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等高线地图

2023-01-26 11:27:1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来自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同齐无显手板但叠现像,若地表出现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培晚万保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 中文名称 等高线地图
  • 外文名称 Contourmap
  • 地图要素 比例尺、图号等
  • 绘制步骤数目 4步

地图要素

来自比例尺(又称缩尺)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360百科图距离(公分)1:25,0001,00市误041:50,0001,00021:100北笔宣比右,0001,0001。

图号

  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偏角度

  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础聚板乱耐口尽记力哪钢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

  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详细信息

等高线的种类

  细观等高线地图会发现绘制地图的线条有粗细两种线条,号排友促缺含终德费歌文这是方便使用者阅读而设计,粗线条称计曲线并标示海拔高度,而计曲线之间距既率离单位为0.2公分,细曲线称首曲线,它是介于计曲线之间,具方便拿觉满载第心晚用分析地形之功能,每两条计曲线之间有四条首曲线,如此每条线之间距液万们离单位为0.04公分,地图的等高线之间隔实际距离单位等高线实际距离比例尺计曲线首曲线1:50,000100公尺20公尺1:25,00050公尺10公尺1:10,00025公尺5公尺

等高线的盲点

  比例尺愈高的地图,精密度愈差,原因是等正交肥战迫神松高线之间实际距离太宽造成此空间的地形无法明确分辨而出现盲点.以五万送绝眼终查保确执针分之一的地图为例,每曲线之间距的实际距离为20公尺(相当于建筑物七层楼的高度)。

坡度

  坡度是等高线地图最易辨识地形特征之一,我们粗略的观察地图就弦非前能了解各山峰的坡度,例:曲线之间距愈窄,坡度愈陡,曲线间距广愈宽,坡度愈缓2.山峰之曲线间距均匀表示该皇感地段为等坡,若上方的间距小于下方间距,表示该地段为凹行坡,反之则为凸形。

  凹形坡凸形坡

  坡度的计算是根据三角函数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tan-1(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角度以五万分之一地图为例:其坡度,实际距离与曲线间距的关系。(坡度)θ=tan-1n/m、坡度、坡医向些什两香连换表打面状况与步行程度坡度坡面状况步行程度1°~5°平缓山坡车行容易5°~15°缓山坡步行容易15°~25°半急山坡能步行25°~30°急山坡能攀登35°~45°峻急山坡能攀登45°~90°峭壁、断崖须借助器材攀登表三、以五万分之一地图表示坡度、实际距离与地图的关望种缩布医审系坡度实际垂直距离(公尺)地图显示距离(公厘)5°204.610°202.215°201.520投陈°201.130°200.745°200.4

绘制

须知

  当我们使用等高线地图必须来自看清楚是否完全含括360百科我们预定活动区域,通常会准皮红冷古步害察遇到必须购买并拼凑两张到四张地图,通常我们不会将原版地图微在天虽举呼析谈口告携带至野外,我们

  (一)优先将预定活动区域的伤布困曲地图影印并重新拼贴,

  (二)详阅地图分辨主、支棱线(即两座山峰相连之线)、溪流、坡度、悬崖、崩壁等地形特征,

  (三)利用不同片阿成颜色莹光笔绘出主棱线、溪流、与标示预定路线和宿营地,

  (四)利用透明胶城婷部带将地图与活动预定行程之计划书完全黏合密季乐着金害号纸河振鲁封,如此携带方便且有防水功能。

脚儿  一般的简易指南针只能判别大概方向,很多人也比较熟悉,下面介绍的是在应用心田正氢广泛的指北针。

指北针

  指北针是野外辨别方向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地球磁场作用,指示北方方毛挥袁语季刑命位,它必须配合地图寻求相对染木优纸末这理位置才能明了自己身处的位置。

  指北针式样繁多,本文依据最广泛使用的透明底板指北针简称森林指北针叙述如何运用指北针定向的方法。指北针归零作业

  指北针归零作业是使用森林指北针相当重要的前置作业,它的步骤是一、将指北针水平放置。二、将环外的北方零刻度与环内的指针指示北方的位置重叠,如此完成步骤即是完成指北针归零作业。

方位角

  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后用指北针的红色进行线斗践类改亲厚攻聚方相式对准目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消续家特调固这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附判苏她头参始罗随即为目标方位角。实地定位

  运用地图与指北势标务目示时针的主要目地就是使用者要了解自己与目的地之间的相关位置与地形变化并能标示於地含细怎率蛋项陆图。

  定向线交会法

  异防工稳松论判析县居头此种方法是利用两个地图之已知点各自测量另一个地图之未知点的目标方位角,此两目标方位角之延伸线必交会於此未知点。

 述构景 例一、当我们看到远处一纪证紧操些这群孔座不知名的山峰且欲了解山峰确切位置,我们就可以利用此方法。

  1.我们优先在地图标示自己身处的位置点(A点)同时测量此未知峰(C点)的目标方位角。

  2.当我们行进一段路程到达另一处可标示于地图的已知点(B点)并测量此未知峰的目标方位角。

  3.我们将两条目标方位角的延伸线绘制於地图就可以划出两线交会点即是未知峰(C点)。

  例二、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欲知自己於地图位置点(C点),我们先环视周遭地形山峰,选择两个能明确标示於地图的目标点(A、B点),如此我们就可以测量已知点(A、B点)的目标方位角,同时此两方位角延伸线的交会点就是我们的位置点(C点)。

其他方法

简介

  野外作业必须学会辨别方向,我们都知道指北针的指向功能,下面介绍其他的野外辨向方法:

等高线

  将地理海拔高度相同、相近的点,用线条人为的连接起来的线条,就是等高线。一般等高线的高度差都是相等的,视地图的比例大小而定,一般在50-200米之间。通过察看等高线的分布及密疏等可以想象出大致的地形。等高线的色块是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出现颜色的变化,海拔上升以浅棕色,深棕色到深褐色不断变化,有常年积雪的即出现白色(边有虚线)而海拔下降到一定程度常用绿色标注,不要以为那是树林或绿洲。如果是封闭并成一圈一圈的等高线,说明这是山峰或是洼地、漏斗地貌;如果等高线变密并合并在一起,即是陡崖、绝壁;如果等高线疏缓,说明地形是缓坡或平地;如果等高线出现丫字形就是山涧水沟。

地图方向

  绝大多数地区的地图其方向都是图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认清这点很重要,这是计划活动行程所需要弄清的问题。

图例

  所有的地图都有一些符号、线条等来表达某种地理地形的类型。如公路、湖泊、草原、河流、村镇、山峰等等。一般的地图上都有图例的说明。

观察天象

  观察天象最为常见的就是观察北极星,夜晚,在月暗星明的夜空下,我们总会找到形似勺子的北斗星座,在那勺端七倍距离处有一颗明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它的正下方就是正北方,顺时针即是东,南,西方。

太阳与月亮

  太阳东起西落,观察日出日落一般可以看出一个大致的方向。也可以用以下办法测定:在一平地上竖一根直棍(高1米以上),先在直棍影子的顶端作一个标记(如放一块石头),直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10-60分钟后,在棍子影子的顶端又作一标记,在两个标记间划一条直线,并在直线的中间垂直的划一条线,这个十字就是一个方向标,将第二个标记点标注上东,而后,顺时针依次标上南、西、北方。

利用地物

  当野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尤其是天色阴暗,大雾迷蒙荒郊野外,有些人往往会头晕转向,辨不清东西南北,这样会对野外作业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发生危险。此时,如果无定位的专门仪器,可借助地物来判定方向:

  1.独立的大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北面树叶稀疏,树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盛,北面较潮湿,长有青苔。

  2.建筑物和土堆等,北面积雪多融化慢,而土坑等凹陷地方则相反。

  3.我国北方较大的庙宇、宝塔的正门和农村独立房屋的门窗多向南开。

  4.森林中空地的北部边缘,青草较茂密。

  5.树桩断面的年轮纹,一般是南面间隔大,北面间隔小。

  6.在我国北方草原、沙漠地区刮西北风多,在草原附近常形成许多雪龙、沙龙,其头部大尾部小,头部所指的方向是西北。

  7.草原上蒙古包的门多向东南开。

  此外还有很多方法可判定方向。

常见地形

  一、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二、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后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分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分.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