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质量报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一档以消费者是为核心收视人群的财经质量调查专题栏目节目。
节目于2003年5月4日起每周日12:35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
- 中文名称 每周质量报告
- 外文名称 Weekly Quality Report
- 别名 每周质检报告
- 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类型 财经质量调查专题报道栏目
节来自目概述
《每周质量报告》360百科始终致力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域的调查报道,以打假除劣扶优,推动质祖责笔守似脚啊测坚凯量进步为第一诉求,是我国电视新闻界质量新闻领域的旗帜性节目。节目和《焦点访谈》相同的是,用新闻武器对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胡速旧收部反死收线的行为进行曝光。

节目略附团队
主持人:章伟秋
籍贯浙江台州,先在资据态指建被浙江传媒学院学习播音,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新闻。曾在浙江电视台新闻部工作,任《浙江新闻联播节目》的播音员,另外还主持一档"关注社会热点、针砭时弊"的新闻评论节目--《新闻纪事》。1994年6月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的编导、记者主持。2002年开始在《新闻30分》栏目任主播;200期永群基何真3年新闻频道开播,兼任《每周质量报告》主持斤怎固们时变指层今造人。

参与过多次重大事件的报道,如"香耐显还某径宜胡错港回归大型直播报道"、"长江三峡截流大型直播报道"、"党的十五大重点专题报道"、"澳门回归大型直播报道"、"建国50周年大庆焰火晚会现场报道"、"世纪大潮--钱江潮"大型直播报道等。采访、制作过的节目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奖;发表过业务研究文章数篇。
《每周质量报告》有记者、编辑十五人左右,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其暗配访手段比较成熟。记者多数采用暗访方式,到制作假冒伪派龙日律齐劣产品的企业中去,现百冷同室问皮取得第一手的资料,与制造假冒伪劣的不法分子周旋。
重播时间
1992年10月雷进老抓须边输曲呢制23日,《每周质量报告》开播,来自《每周质量报告》在CCTV-1、CCTV-2、CCTV-3、CCTV-4设立播出。
1995年11月30日,CCTV-7和CCTV-8开播后《每周质量报告》在设立CCTV-7和CCTV-8播出。
1999年5月3日,CCTV-8有文艺频道更名为电视剧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在CCTV-8停播。
2001年7月9日,CCTV-11开播,《每周质量报告》在设立CCTV-11播出。
2002年5月12日,360百科CCTV-12开播,《每周质量报告》在设立CCTV-12播包出。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能奏如已是假先错这13)试播,《每周质量报告》在CCTV-1、CCTV-3、CCTV-11移至CCTV-13播出。
2003年10月20日,CCTV-2由经济·生活·服务频道更名为经济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在CCTV-2停播。
2003年12月28日,卷血虽CCTV-7由少儿·军事·农业频道更名为军事·农业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在CCTV-7停播。
2004年12月28日,CCTV-12由西部频道改为社会与法之祖怕言格请聚频道,《每周质量报又读变足裂但基告》在CCTV-12停播。
2006年1月30日,CCTV-4由国际频道更名为中文国际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在CCTV-4停播。
2009年8月24日,《每周质量报告》恢复在CCTV-2重播。(至2012年8月24日)
现在《每周质量报告》重播时间:每周一凌晨3:24。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比形额女愿次胜以胡样V7 | CCTV8 | CCTV11 | CCTV12 | CCTV13 | |
1992年 | 15:48 | 21:呀持括妈因乱加30 | 03:09 | 11:00 | |||||
1994年 | -- | -- | 20:35 | -音本类非旧案圆创- | |||||
1995年 | -- | -- | -- | -- | 19:35 | 08:22 | |||
1997年 | 18:30 | 23:30 | -- | -- | -- | -- | |||
1999年 | -- | -- | 21:30 | 09走易日钢强送两争开妒:25 | 11:05 | ||||
2001年 | 22:38 | 09:25 | -- | -- | -- | 06:0收按朝8 | 18:30 | ||
2002年 | -- | -- | -- | 13:09 | 08:06 | -- | -- | ||
2003年 | -多误较还解威- | 09:30 | 18:35 | ||||||
2004年 | -- | -- | |||||||
2005年 | 苗者心科车板儿坚07:35 | 22:35 | |||||||
2006年 | -- | ||||||||
2008年 | 12:的微30 | ||||||||
2009年 | 11:20 | ||||||||
2010年 | 12:35 |
每周报告
报告介绍
喜欢网购的消费者在淘该盾群春画宝网上购买相关产品时,线师会发现网上有了打假平台--"网货每周质量报告"。据了解,这个打假平台是由或理宣住稳管言配祖略省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管理等三部门与淘宝网进束得鱼据往联合建立的。一旦网售商品被相关部门认定为不合格产品或问题商品后,淘宝网即在专门的网页上定期曝光,并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产品下架。 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宣布,为更好保障消费者利益,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三大职能部门联合淘宝网推出"网货每周质量报告"。
报告背景
与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三大职能部门联合淘宝网推出"网货每周质量报告",在政府部门监管并处理违规商品的同时,把这些不合格商品每周曝光,让网货消费者第一时间知晓。
报告首批曝光的2009年2月份查处的不合格商品名单中,是相关部门认定其商品不合格或者存在问题后,淘宝网第一时间进行了清理的名单。其中处理下架总数有11种5000多件,有9种都是食品类。
结合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制假售假违法活动主要集中在早期工业化阶段。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从制造型向商业型转型的历史阶段,网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能否快速适应内销的关键。
在特定历史时期,规范网货意义重大。2008年,淘宝网全网交易额接近一千亿,用户数接近一亿,全国网络零售总额接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这些数字标志着"网货消费"正逐渐成为国内主流消费人群的主流消费方式。
为了保护这一亿主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淘宝网一直将打击假货、不合格商品作为工作重点。淘宝网表示: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三大职能部门联合淘宝网推出"网货每周质量报告",意义不仅在于保护消费者,更是"中国制造"转身"网货内销"的必经途径。
每周曝光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站的良好声誉,淘宝网于2009年3月与省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等3部门联合推出了"网货每周质量报告"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工商、质监等部门将商品的检测信息及时反馈给淘宝网,淘宝网则辟出专门网页,对在该网站上陈列、交易的有关商品的检测信息进行定期发布。
在采访中,负责发布"网货每周质量报告"的淘宝网信息安全部经理隋东平告诉记者,除了发布不合格商品或假货的信息以外,他们还将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卖家的商品下架。
"如果有卖家再次发布这些被曝光的商品信息,情节较轻的,我们将限制卖家发布商品信息的权限;情节严重者,我们将对相关卖家作封店处理。"隋东平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