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曾因来自主演《农家女》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好莱坞三十四年代的明星,因患卵巢癌于当地时间2000年8月12日去世,终年87岁树。她是第一个拍电视的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除了获得过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奥斯卡奖外,她还曾因在NBC电视台主吗九收切月冲持播放了8年之久的个人秀节目《洛丽泰·扬》而获得过三次电视艾美奖。在26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曾拍过88部电影,几乎与同时期的所有著名男星合作过,如克拉克·盖博、斯宾360百科塞·屈赛、加利·格兰特等,主要作品有《主教之妻》等。
- 中文名称 洛丽泰·扬
- 外文名称 Loretta Young
- 国籍 美国
- 出生地 美国盐湖城
- 出生日期 1913年01月06日
简介
洛丽泰·扬是好莱坞第一批成功由电影向电视剧转型的女来自演员。改变发生在1953年,洛丽泰出现在"致洛丽泰的信"中(后来该杂拼连续剧被称作"洛员慢映小出养丽泰·扬秀")。杂拼剧是上世纪50年代电视节目的主打,通过不同的角色展示不同的故事,并且周周拍摄。洛丽360百科泰主持并制作了这部连个续剧,并出演了一半以上的剧目。借助影星形象的魅力,洛丽泰风格同样成为她的电视标志。按条拿硫行屋认景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刺激了其他类似的电视剧,但是洛丽泰是最成功的。和露西尔·鲍尔一样,她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功完成自己的电视剧的女性、第一个在电视广播网上推出自己的电视杂拼剧的女性、第一个同时获得奥斯负只卡和电视艾美奖的女性。
个人风格
洛丽泰·扬的表演风格清丽纯美,戏路甚广。一共拍了近百部影片,演过孤女、工人、女强人等角色。从五十年代起,她活跃在荧屏上,曾拍有六十部电视演出片《洛丽泰·扬表演集锦》。
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有富于曲线美的性感体形、一双蓝灰色的眼睛、经典雕塑式的五官和一副招牌式的高颧骨。她擅长扮演意志力坚强的女性。她是好莱坞昔日辉煌的见证,从1928年到1953年,她总共演出了88部影片,和所有最大牌的男明星都合作过。她的去世,是好莱坞旧梦的一个终结。
生平
生于美国盐湖城,3岁时因父母离异而被母亲带到好莱坞。4岁时便得以有机会在银幕来自露面。曾先后为福斯公司以及哥伦比亚和派拉蒙拍过多部影片。1947年,她以在《农家女》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第二十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49360百科年她以《到马厩去场》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53年她退出影坛,转而在电视界发展,完庆并获得极大成功。她主持"洛丽泰·杨剧场"长达8年之久,在电视界享有很高荣誉。此外她还参加电视剧演出,并三获艾美奖。晚年的她则热衷于从事天主教慈善活动。1990年,她仍然在世的时候,她的"养女"朱迪远开倍士材宜烧省权爆出惊天秘密:她实际上是母亲和克拉克·盖博的私生女儿。
明责的无右酸迫吸星生涯
1928年,天生丽质的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刚胶满15岁就演出了她平生第一部电影《笑,小丑,笑》(Laugh,Clown,La至助源建内ugh),一鸣惊人,从此步入巨续罪局地太乎陆星行列。从1929年到1930年,她一口气参加妈为轻结了15部电影的拍财吗方厂棉全摄,其中包括和格兰特·威瑟斯(Grant Withers)共同主演的影片《破碎的诉减黄议碟子》(Broken Dishes)。威瑟斯酗酒成性但颇具魅力,深得洛丽泰·扬(Lor着钢时破诉叶急称住外范etta Young)的欢心,17岁那年,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决定和威瑟斯私奔,但这段注定失败的婚烟仅维持了8个月即宣告破裂。对这一段感情,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始终守口如瓶,在自传中也只字未提,人们只知道在那8个月期间,一直都是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在负担两人的开销红裂翻带让响增毛。
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的事业在30年代到达了巅峰,其间她先后与华纳兄弟和20世纪福克斯等大制片公司签约。1934年,她共主演了10部影片,包括《天齐材城滑内识怕取船对简生就坏》(Born to Be Bad)、《罗斯柴德之家》(The House o很条系观要服殖王意范指f Rothschild)、《偿付魔鬼》(The Devil to Pay强甚玉)、《大篷车》(Caravan)、《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上海》(Shan力否消玉g hai)及塞西尔·B.迪米莱斯的名作《十字军》(降日罪木可怀免月The Crusades)。
40年代,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的演技日臻成熟,组正罗下袁科轮晚病米粉形象也越发光彩夺目,这段时期的代表作为:《亚力山大格莱罕姆贝尔的故事》(The Story of Alexander Graham Bell)、《医生娶妻》(The Doctor Takes a Wife)、《床上故事》(Bedtime Story)、《夏安族来的女人》(The Lady from Cheyenne)、《中国》(China)、《琼斯也来了》(Along Came Jones)、《陌生人》(The Stranger)。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 | 剧名 | 扮演角色 | 导演 | 合作演员 |
---|---|---|---|---|
2003 | 复杂的女性 | ---- | Hugh Munro Neely | 简·方达、弗朗西丝·迪伊 |
2000 | Lon Chaney: A Thousand Faces | ---- | 凯文·布朗洛 | 肯尼思·布拉纳 |
1995 | 美国电影的第一个百年 | ---- | 查克·沃克曼 | 彼德·考约特、罗斯科·阿巴克尔 |
1994 | Life Along the Mississippi | ---- | - | - |
1989 | 奇女子 | ---- | 彼得·勒文 | 布鲁斯·戴维森 |
1986 | 圣诞前夜 | ---- | 斯图亚特·库柏 | 阿瑟·希尔 |
1969 | The 4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 ---- | Gower Champion | 杰克·艾伯森、艾伦·阿金 |
1962 | The New Loretta Young Show | ---- | Tay Garnett | - |
1953 | 恩爱夫妻 | ---- | Joseph Pevney | John Forsythe |
1952 | 飘鸾红泪 | ---- | 约瑟夫·佩夫尼 | 杰夫·钱德勒 |
1952 | Paula | ---- | 鲁道夫·马特 | 肯特·史密斯 |
1951 | Cause for Alarm! | ---- | 泰·加尼特 | 巴瑞·萨里万 |
1951 | 半夜风流 | ---- | Richard Sale | - |
1950 | 城市的钥匙 | ---- | 乔治·西德尼 | 克拉克·盖博 |
1949 | Mother Is a Freshman | ---- | 劳埃德·培根 | 范·强生 |
1949 | 到马厩去 | ---- | 亨利·柯斯特 | 西莱斯特·霍姆 |
1949 | 暴劫 | ---- | 威廉·迪亚特尔 | 罗伯特·卡明斯 |
1948 | 陌生情人 | ---- | - | 威廉·霍尔登 |
1947 | 主教之妻 | ---- | 亨利·柯斯特 | 加里·格兰特 |
1947 | 农家女 | ---- | - | 约瑟夫·科顿 |
1947 | 完美婚姻 | ---- | 刘易斯·艾伦 | 大卫·尼文 |
1946 | 陌生人 | ---- | 奥逊·威尔斯 | 爱德华·罗宾逊 |
1945 | 绿林豪侠 | ---- | 史都华·海斯勒 | 加里·库柏 |
1944 | Ladies Courageous | ---- | John Rawlins | 杰拉丁·菲茨杰拉德 |
1944 | 姊妹争夫 | ---- | Irving Pichel | Alan Ladd |
1943 | 中国 | ---- | 约翰·法罗 | 艾伦·拉德 |
1942 | 十三号怪屋 | ---- | 理查德·华莱士 | 布赖恩·艾亨 |
1941 | 闺中艳事 | ---- | Alexander Hall | 弗雷德里克·马奇 |
1941 | The Men in Her Life | ---- | 格雷戈里·拉图弗 | 康拉德·维德 |
1941 | The Lady from Cheyenne | ---- | Frank Lloyd | Robert Preston |
1940 | 香阁藏春 | ---- | Alexander Hall | 雷·米兰德 |
1940 | 香闺春暖 | ---- | Alexander Hall | Melvyn Douglas |
1939 | 电话之父贝尔的故事 | ---- | 埃文·坎明斯 | 唐·阿米契 |
1939 | Eternally Yours | ---- | 泰·加尼特 | 大卫·尼文 |
1939 | 初解风情 | ---- | Gregory Ratoff | Cesar Romero |
1938 | 苏伊士运河 | ---- | 艾伦 | 泰隆·鲍华 |
1938 | 四个男人和一个祈祷 | ---- | 约翰·福特 | 理查德·格林尼 |
1938 | Kentucky | ---- | 大卫·巴特勒 | 理查德·格林尼 |
1938 | 选择金龟婿 | ---- | William A. Seiter | David Niven |
1937 | Café Metropole | ---- | Edward H. Griffith | 泰隆·鲍华 |
1937 | 二度蜜月 | ---- | 沃尔特·朗 | 泰隆·鲍华 |
1937 | 不法之恋 | ---- | George Marshall | 唐·阿米契 |
1937 | 左拥右抱 | ---- | Walter Lang | - |
1936 | Private Number | ---- | 罗伊·德尔·鲁斯 | 罗伯特·泰勒 |
1936 | 恋爱中的女人 | ---- | - | 珍妮·盖诺 |
1936 | 拉蒙纳 | ---- | 亨利·金 | 唐·阿米契 |
1935 | 十字军东征 | ---- | 塞西尔·B·戴米尔 | 亨利·威尔克松 |
1935 | Clive of India | ---- | 理查德·波列拉夫斯基 | 罗纳德·考尔曼 |
1935 | 野性的呼唤 | ---- | 威廉·A·韦尔曼 | 克拉克·盖博 |
1934 | Bulldog Drummond Strikes Back | ---- | 罗伊·德尔·鲁斯 | 罗纳德·考尔曼 |
1934 | Caravan | ---- | - | 查尔斯·博耶 |
1934 | 天生反骨 | ---- | 洛威·舍曼 | 加里·格兰特 |
1934 |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 ---- | - | 乔治·亚理斯 |
1934 | The White Parade | ---- | 埃文·坎明斯 | 约翰·博尔斯 |
1933 | Heroes for Sale | ---- | 威廉·A·韦尔曼 | 理查德·巴塞尔梅斯 |
1933 | Employees' Entrance | ---- | 罗伊·德尔·鲁斯 | 华伦·威廉 |
1933 | 午夜玛丽 | ---- | 威廉·A·韦尔曼 | 里卡多·柯兹 |
1933 | 布达佩斯动物园 | ---- | - | - |
1932 | Life Begins | ---- | - | 艾瑞克·林登 |
1932 | 他们称之为罪 | ---- | Thornton Freeland | - |
1931 | Beau Ideal | ---- | 赫伯特·布列努 | 拉尔夫·福布斯 |
1931 | Platinum Blonde | ---- | 弗兰克·卡普拉 | - |
1930 | 好莱坞跳舞女郎 | ---- | 梅尔文·勒罗伊 | 爱丽斯·怀特 |
1921 | 沙漠情酋 | ---- | George Melford | 鲁道夫·瓦伦蒂诺 |
1028 | 笑,小丑,笑 | ---- | 赫伯特·布列努 | 朗·钱尼 |
1937 | 绯闻头条 | ---- | Tay Garnett | Don Ameche |
1936 | Private Number | ---- | Roy Del Ruth | Robert Taylor |
1936 | 失防时刻 | ---- | Sam Wood | Franchot Tone |
1935 | 上海 | ---- | James Flood | Charles Boyer |
1933 | 男人的城堡 | ---- | 弗兰克·鲍沙其 | 斯宾塞·屈塞 |
1933 | The Devil's in Love | ---- | William Dieterle | Victor Jory |
1933 | 她不得不说是 | ---- | Busby Berkeley | Hugh Herbert |
1933 | 吉米.道兰 | ---- | Archie Mayo | Douglas Fairbanks Jr. |
1933 | 大满贯 | ---- | William Dieterle | Paul Lukas |
1932 | Week-end Marriage | ---- | Thornton Freeland | Norman Foster |
1932 | 花花公主 | ---- | Ray Enright | Winnie Lightner |
1932 | 诚实的黄先生 | ---- | 威廉·A·韦尔曼 | 爱德华·罗宾逊 |
1932 | 的士风云 | ---- | Roy Del Ruth | James Cagney |
1931 | The Ruling Voice | ---- | Rowland V. Lee | Walter Huston |
1931 | I Like Your Nerve | ---- | William C. McGann | Douglas Fairbanks Jr. |
1931 | Big Business Girl | ---- | William A. Seiter | Ricardo Cortez |
1931 | Three Girls Lost | ---- | Sidney Lanfield | Joyce Compton |
1931 | The Right of Way | ---- | 弗朗西斯·爱德华·法拉格 | Conrad Nagel |
1931 | Too Young to Marry | ---- | Mervyn LeRoy | Grant Withers |
1930 | 魔鬼支付 | ---- | 乔治·菲兹莫里斯 | 罗纳德·考尔曼 |
1930 | 战地护士 | ---- | Edgar Selwyn | Anita Page |
1930 | The Truth About Youth | ---- | - | Myrna Loy |
1930 | 命运 | ---- | John Francis Dillon | Otis Skinner |
1930 | 天堂之路 | ---- | William Beaudine | Jack Mulhall |
1930 | The Second Floor Mystery | ---- | 罗伊·德尔·鲁斯 | 格兰特·威瑟斯 |
1930 | The Man from Blankley's | ---- | Alfred E. Green | John Barrymore |
1930 | 嬉戏姻缘 | ---- | Ted Wilde | Douglas Fairbanks Jr. |
1929 | Fast Life | ---- | John Francis Dillon | Douglas Fairbanks Jr. |
1929 | 秀中秀 | ---- | 约翰·G·阿道菲 | 约翰·巴里摩尔 |
1929 | The Careless Age | ---- | John Griffith Wray | 小道格拉斯·范朋克 |
1929 | The Girl in the Glass Cage | ---- | 拉尔夫·道森 | 卡洛尔·奈 |
1929 | 飓风 | ---- | Alexander Korda | Richard Tucker |
1929 | 走向撒旦的七步 | ---- | Benjamin Christensen | 塞尔玛·托德 |
1929 | The Forward Pass | ---- | Edward F. Cline | Douglas Fairbanks Jr. |
1928 | 猩红海洋 | ---- | John Francis Dillon | Richard Barthelmess |
1928 | The Head Man | ---- | Edward F. Cline | Charles Murray |
1928 | The Magnificent Flirt | ---- | Harry d'Abbadie d'Arrast | Florence Vidor |
1928 | The Whip Woman | ---- | Joseph C. Boyle | Estelle Taylor |
1927 | Her Wild Oat | ---- | Marshall Neilan | Larry Kent |
1927 | 淘气但很好 | ---- | Millard Webb | Colleen Moore |
1921 | White and Unmarried | ---- | Tom Forman | Thomas Meighan |
1919 | The Only Way | ---- | - | 西奥多·罗伯茨 |
1917 | Sirens of the Sea | ---- | 艾伦·霍鲁巴 | 杰克·茂豪尔 |
1917 | The Primrose Ring | ---- | 罗伯特·Z·伦纳德 | 温特·霍尔 |
1987 | Happy 100th Birthday, Hollywood | ---- | Jeff Margolis | - |
1943 | 二战期间的美国娱乐界 | ---- | Louis De Rochemont | 卡洛·朗白 |
1931 | 光滑的珍珠 | ---- | 威廉·C·麦根 | 华莱士·比里 |
1930 | An Intimate Dinner in Celebration of Warner Bros. Silver Jubilee | ---- | 约翰·G·阿道菲 | - |
参演电视剧
首播时间 | 剧名 | 扮演角色 | 导演 | 合作演员 |
---|---|---|---|---|
1953 | Letter to Loretta | ---- | Tay Garnett、John Newland | Rosalind Russell |
参考资料
婚姻生活
洛丽泰·扬是美国早期著名的影视红星。她皓齿红唇,身材优美,而且极富艺术天分和表演才华。4岁即从影,一生主演过《大富之家》(1934)、《二度蜜月》(1937)、《主教之妻》(1947)、《雷切尔与陌生人》(1948)、《到马厩去》(1949,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和《引起警觉》(1951)等近100部影片,并于1947年因《农家女》而荣登奥斯卡影后的宝座。
银幕下的洛丽泰·扬不爱张扬,行事低调,公众对于其私生活知之甚少。但是,在1994年,有关扬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被公布于众,好莱坞一个保守时间最长的秘密终被世人所知晓……
1935年,扬在拍摄电影《野性的呼唤》时结识了男主角克拉克·盖博,随后俩人坠入爱河而不能自拔。同年11月6日,扬和盖博的女儿降临人世,并被悄悄地送往旧金山的圣·伊丽莎白孤儿院。30年代的好莱坞充满了清规戒律,盖博是个有妇之夫,扬也是个天主教徒。他们明白,在人言可畏的社会上,这种关系势必自毁前程,而私生女的曝光将是一特大丑闻,于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
一年多以后,扬去了孤儿院"收养"了自己的女儿并把她带回洛杉矶,还请求《流言》杂志专栏作家代她宣布:"影星洛丽泰·扬领养一孤女,现在她是一位母亲了……"1939年,扬与商人汤姆·路易斯结婚,女儿改姓为朱迪·路易斯。童年时代,小路易斯就不停地问扬谁是她的生身父母,但是得到的回答始终是:"你是我的养女。"带着几分疑惑,路易斯已大概猜出扬即是其生母,至于生父是谁则一直无法弄清。
随着年龄的增长,路易斯的麻烦事来了,原因是她长有一双盖博式的大耳朵。为此,扬给她买了一顶特大的帽子,或每天梳头时尽量用头发遮住,但是这一切都很难奏效,那双大耳朵总是外露于人。不经意中,路易斯总感到人们在背地里暗自窃笑说:"她长着盖博的耳朵!"此时,扬便命令路易斯:"遮住你的耳朵!"最令路易斯忍受不住的是,她的耳朵经常被伙伴戏谑为动画片小飞象的双耳。于是,扬带着路易斯来到外科医生那里,对她的双耳进行了酷刑般的整形手术。
盖博从《一夜风流》中的滑稽记者到《啼笑皆非》中的顽皮牛仔,在他传奇般的从影生涯中先后结过5次婚。路易斯只亲眼见过他一次,当时她只有15岁。一天下午,盖博突然来到她家并且和她聊天长达几个小时,问了她很多问题。"简直不可思议,克拉克·盖博对我这么感兴趣,而自己当时竟一无所知。"自那以后,盖博的形象就反复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在她的记忆中,盖博态度非常温和,长有一双大手,面颊有酒窝,仅此而已。
当事情发展到再也无法掩盖时,路易斯坐下来耐心地开导扬,要求她把过去的一切全部托出。扬终于把往事一骨脑儿都讲了出来,并说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嫁给盖博。尽管盖博于1960年便辞别人世,但他一直是自己生活中的精神支柱。路易斯如释重负,她终于知道谁是自己的生父,尽管这一切来得太晚了些。不过,路易斯憎恨扬欺瞒了她那么多年,"她要我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终生保守这秘密的谎言。"路易斯没有这样做,从此母女俩的裂痕难以弥合。
1994年,路易斯出版了一本名为《身世传奇》的回忆录,向人们道出了上述的一切。
个人语录
"我喜欢当明星,有名气、有钱、有豪宅、有朋友,生活一点儿不沉闷。" ---洛丽泰·扬
从1953年到1963年,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进入电视圈,在电视上主持了近300集的《洛丽泰·扬个人秀》(The Loretta Young Show),这个集剧为她赢得了7个艾美奖提名和3个奖项。在1973年的访问中,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对自己的电视生涯作了这样的总结:"只有在这个电视节目里,我才能演出那么多各种各样的角色:中国人、日本人、瑞典人、印度人、老的、少的、丑的、漂亮的……对于一个渴望演戏的演员来说,这是多么令人愉快啊。 "
1963年,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退出《洛丽泰·扬个人秀》这个电视节目,把精力放在一些为罗马天主教筹款等慈善事业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品牌的经营上。她后来也曾回到电视上偶尔客串,比如1986年的《圣诞夜》(Christmas Eve)等。她的最后一个电视形象是在1989年的电视剧《角落里的女人》(Lady in a Corner)。
个人评价
凡看过美国四十年代名片《农家女》的观众,一定对女主角凯特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凯特莉是个农村姑娘,热情纯朴,不畏强暴,庄重自爱,热情为人。她见主人竞选失败,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毅然投入政治角逐,终于当上议员。凯特莉的扮演者洛丽泰·扬为此荣获1947年度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洛丽泰·扬1927年正式从影。由于洛丽泰·扬明眸皓齿红唇,身材优美,华纳兄弟公司曾打算把她捧成象珍妮·哈罗那样的性感明星;但她讲究演技,不断开拓戏路。后转入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很快成为最卖座的台柱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