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蒙古文

2023-02-19 17:01:4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蒙古文字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族通用的回鹘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国主要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传统蒙文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1937年外蒙古开始推广西里尔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成了今天用两种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字形宜话印式。

  • 中文名 蒙古文
  • 含义 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
  • 使用minz 境内蒙古族回鹘式蒙古
  • 字母 5个表示元音,14个表示辅音
  • 创立时间 1204年

由来

  中国蒙古族现在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据中外史乘记述,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以后,蒙古来自族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这种书写系统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现在称作回鹘式蒙古文。其字母读频武清病牛呀混独年革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至今尚未发现直接的文献记载。据后人对这种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出19个字母。其中,5个表示元音,14个表示辅音。每个字母视其出现在词书族社烈层沙际夫入里的位置不同,写法略有变化,分词首、词中、词末3种变体。拼写时一般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但是,有时一个词也可分作两段书写。拼写规则不严密,重文别体较常见。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到右。标点符号有单点(相当于逗号)、双点(相当于句号)和四点(用于段落末尾)3种。现存用回鹘式蒙古文写成的文献中,最早的是《也松格碑》(1225)。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颁行“蒙360百科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今通称“八思巴文”)后,回鹘式蒙古文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元代后期,回鹘式蒙古文又逐渐通行。到17世纪时,回鹘式蒙古文发展成为两支,一支是通行于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使用的托忒文。

历史

  据中外史乘记述,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以后,蒙古族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这种书写系统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现在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其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至今尚未发现直接的文献记载。据后人对这种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出19个字母。其达言要歌激品料效边中,5个表示元音,1准三4个表示辅音。每个字母视轮求止棉威执以望进植其出现在词里的位通坐土置不同,写法略有变化,分词首、词中、词末3种变体。拼写时一般以词为单位,上本细脱县总阳区毛烟球下连书。但是,有时一个词也可分作两段书写。拼写规则不严居令肉密,重文别体较常见。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到右。标点符号有单点(相当于逗号)、双点(相当于句号)和四点景认引凯机迫响想早快(用于段落末尾)3种。现存用回鹘式蒙古文写成的文献中,最早的是《也松格碑》(1225)。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颁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今通称“八思巴文”)后,印培径准类谁依回鹘式蒙古文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元代父子笔千后期,回鹘式蒙古文又逐渐通根裂果福蛋活东加光绿行。到17世纪时,回鹘式蒙古文发展成为两支,一支是通行于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使用的托忒文。

特点

  一些字母的形状有了改进,更便于连写;一些字母的写法发生分化,分来自别表示不同的读音360百科;补充了拼写借词时使用的一些字母;拼写规则趋于严密,一个词不再分写成两段。到了比较晚近的阶段,有些词和附加成分的规范写法改成接近现代口语的形式,并增加了新式标点符号。现行蒙古文字母表包括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圆唇元音o、u和、ū分别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多数情况下在词首是一种写法,在词中音节首是另一种写法;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

文化

  蒙古文在蒙古族胶罪控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语文工具书以及译成蒙古文的汉文典籍、佛教经典,据中国有关方面统计(1979),近150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用蒙古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文学等方面的图书,其中包括中外名著的译本,并发行了多种报刊

构成

  在近代论及回鹘式蒙古文的著述中开列的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都是根据对回鹘式蒙古文文献的分析山分岁后印拟订出来的。一般认为有1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14个。大部分字母有词首,词中、词末3种变体。个别字母不出现在词首,只有词中、词末两种

  变体。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在笔划上结合得很紧,多数情况是连在一起的。拼写一般以词为单位,但是,有时一个词也可以分作两段书写。字序从上误使到下,行序从左到右。标点符号有单点(相当于逗号)、双点(相当于句号)、四点(用于段落末尾)3种。回鹘式蒙古文到17世纪时发展成为两支。一支是通行于蒙古族大怀坏它的力民煤染取陆互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使用的托忒了导额构家杆否困官安明文。

语法

  行蒙古文与回鹘式推毛副衡玉乙免思审急曾蒙古文相比,有下述特点:一些字母的形状有了改进,更便于连写;一些字母的写法发生分化,分别表示不同皮了步吧婷虽核事的语音;补充了拼写借词时秋映命宜及养带使用的字母;一个词元民阶基烧厚分写成两段的现象消失了;增加了新式标点符号。现行蒙古文字母表包括29个字母。目视师今席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圆唇元刻妈仅喜策承朝植音o、u共用一个字母,?、ü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在词首使用一种字母变体,在词中有元音前和元音后两种字母变体,在词末使用另一种变体,ɡ、k在阴性词知背设体止考里写法一样。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用蒙古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图书,其中包括本民族的创作和中外名著的译斤使故社三田本,并发行了多种报刊演李

蒙古文

  托忒文是1648年卫拉特高僧札亚·班智达(那木海札木苏)在蒙古文基础上改制的。它比

  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族转用了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俗称“新蒙文”或“基里尔字母蒙古文”。这种文字的字母表比俄文多Θ、Y两个元音字母。长元音用双写字母表示。较准确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音系统。托忒文字母表包括31个字母。其中,表示元义轮队针英土乡前混低钱音的7个,表示辅音的24个。字母的形状和读音与现行蒙古文有些不同。用4个不确少同的字母分别表示某钢候存江翻微东4个舌位不同的圆唇元音。辅音k和ɡ,t和d也分别用不同的字母区分开。设置了表示长元音的附加符号,并且规定了表示长元音的双写形式。

  1990年代,蒙古过载义补误急玉致国决定恢复旧蒙文的使用,与新蒙文同样是正式文字,在学校里同时教旧蒙文。

优点

  一些字母的形状有了改进,更便于连写;一些字母的写法发生分化,分别表示不同的语音;补充了拼写借词时使用的字母;一个词分写成两段的现象消失了;增加了新式标点符号。现行蒙古文字母表包括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圆唇元音o、u共用一个字母,、ü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在词首使用一种字母变体,在词中有元音前和元音后两种字母变体,在词末使用另一种变体,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用蒙古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图书,其中包括本民族的创作和中外名著的译本,并发行了多种报刊。托忒文是1648年卫拉特高僧札亚·班智达(那木海札木苏)在蒙古文基础上改制的。它比较准确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音系统。托忒文字母表包括31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7个,表示辅音的24个。字母的形状和读音与现行蒙古文有些不同。用4个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4个舌位不同的圆唇元音。辅音k和ɡ,t和d也分别用不同的字母区分开。设置了表示长元音的附加符号,并且规定了表示长元音的双写形式。

  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族转用了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俗称“新蒙文”或“基里尔字母蒙古文”。这种文字的字母表比俄文多嫴,Y两个元音字母。长元音用双写字母表示。

回鹘体

  回鹘体蒙古文是改良自回鹘文字的传统蒙古文字,属拼音文字类型,脱胎自粟特—回鹘字母系统,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成为13世纪至16世纪末期的传统蒙古文字。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造新体蒙古文—八思巴蒙古文,作为元朝法定文字。16世纪—17世纪回鹘体蒙古文经过改革,形成近代蒙古文,成为今天通行的蒙古文直接前身。我国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31个字母,表示元音的7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据了解,传统蒙文文献保存丰富,现存最早的回鹘体蒙古文,见于约刻于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的成吉思汗石碑。在鄂托克旗的阿尔寨石窟寺内至今还保留有大量的回鹘体蒙古文榜题,而回鹘体蒙古文“岩文”的发现,尚属首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