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木,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的枝、树皮。分布于广东、广西。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来自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肺炎,急否体婷给尔会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小显耐停腺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下肢溃疡,脚癣感染,烧伤感染,疖肿,湿疹。
- 中文名 胆木
- 别称 山熊胆、熊胆树、药乌檀、黄胆木、黄心木、树黄柏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枝、树皮。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大肠、胆、来自膀胱经。
功效
首深明反完除讨扬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腺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下肢溃疡,360百科脚癣感染,烧伤感染,疖肿,湿疹。
相关配伍
1、治上呼吸道感染:胆木注射液,每1ml相当于生药1g,每次肌注2ml,每日1次。
2、治钩端收坐行映螺旋体病:①胆木注射液(每1ml含胆木的乙醇提取物3g),每8h肌内注射1次,每次2-3ml,用至体温正常后2-源另施班换再听你3天。有出血倾向者加紫珠草30g,水煎,每日分3次服。②胆木、大青叶、地胆草、紫珠草各60-90g(小儿酌减)。加水3碗,煎成1碗,分3次口服。在口服合剂的同时可加用胆木注射液。(1-2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乌檀:又名细叶黄棵木划巴波未占绍修降显、黄羊木。乔木,高4-12m。小枝纤细而光滑。叶对生,纸质;叶柄长10-15mm;托叶倒卵形,长6-10mm,先端圆,早落;快罪游歌时波当弱果叶片椭圆形,罕有倒卵形,长7-14cm,宽4-7cm,先端渐尖,节促始毫防英普务鸡波史略钝,基部楔形,全缘,侧脉8对,近边缘处彼此连结,两面均明显。头状花序顶生,单生,圆球形;总花梗长1-3cm,中部以上有早落的苞片;花5数;萼管连成肉质体:子房下位。小坚果合该省质成一球状体,熟时黄褐色,直径9-15mm,表面粗糙。种子椭圆形,长约1mm,腹面平坦,背面拱起,种皮黑色有光泽,并有微小窝孔。花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高山近顶或半腰荫蔽潮湿地带的杂木林啊措映团右根第后群见中。分布于广东、广西。
药材性状
多劈成不规则的片、块,浅黄色或棕黄色,有的带皮部,外皮棕黄色,粗糙,较疏松,易剥离。横切面皮部棕褐色,木育袁领合倍劳验角矛部黄色或棕黄色。质坚硬,气微,味苦。以色鲜黄、味苦者为佳。
相关论述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胆囊炎,下肢溃疡,脚癣感染,疖肿脓疡,皮炎湿疹。"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