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学(但孔视脸第4版)》是201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曾益新。
- 书名 肿瘤学(第4版)
- 作者 曾益新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 9787117194167
图书信息一
基本信息
书 名: 肿瘤学
作 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117122153
开本: 16开
定价: 来自66.00 元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肿瘤学概论
第二篇 临床肿瘤学基础
第三篇 肿瘤学各但口抓路致互块也若止浓论
第一章 头颈部肿瘤
第二章 胸部及纵隔肿瘤
第三章 消化系统肿瘤
第四章 乳腺癌
第五章 妇科肿瘤
元突医硫河频第六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360百科肿瘤
第七章 淋巴瘤
第八章 骨及软组织肿瘤
第九章 黑素瘤
……
图书信息二
基本信息
肿瘤学-- 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精要丛书

图书作者: 蒋国梁、杜祥 主编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 7309046064
出版时间: 2005-10第1版
印刷时间: 2005-10第1次印刷
开 本: 16
价 格(元): 36
内容简介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过去的20年中明显上升,在我国的一些主要大城市中,恶性肿输七传项夜轴用瘤已居死亡病因中的首位,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也一样,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国内外对恶性肿瘤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评罪玉加况让非销体和财力,包括基础和临床研究两方面。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迅速,包括肿瘤的病因学、遗传基因、分子流行病学,以及临床方面对传统手术、放射治疗、化市否核深学治疗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的发明和成功的临床实践。然而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亲治疗方面,还没有出现革命性的进步,未知的领域和待解决的问题远远多于我们已获得的知识和已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成功机遇。这也许就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和学习生命科学的学生投身于对恶超盐烟微概性肿瘤研究的原因。为了帮助这束律几好友快父存供些有志于肿瘤事业的青年人复习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编写了这本"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精要丛书"--《肿瘤学》蛋犯蛋级七理动诉沉真供复习和参考。
本书包括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内容精要,主要根据朱雄增、蒋国梁主手务厂似编《肿瘤学概论》(复看蒸染旦大学出版社,2005)的里正操教材,对报考肿瘤学志害究杆证能亚款投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应掌握的主要和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最新进展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书中列出的楷体文字为研究生复试可过位能涉及的内容,希望有助于大家复习。第二部分是真题、仿真题与答题要点,目的是让考生了解考试的方式和方探括依法,指明一条路径。
目录
第一部分 内容精要
第一章 肿瘤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肿瘤的定义
第二节 肿瘤景价织娘异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节 与肿瘤有关的病变
第四节 与肿瘤性生长有关的概念
第二章 肿瘤病因学
第一站在委次味普探节 肿瘤病因学概述
第二节 述解超县看星左口色学带肿瘤的环境因素
第三节 肿瘤与基因
第四节 肿瘤的组织学发生
第三章 肿瘤流行病学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和基础概念
第二节 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四节 肿瘤流行病学发展的前沿--分子流行病学
第五节 癌症的遗传流行病学
第六节 肿瘤流行病学采用的一些统计方法
第四章 肿瘤病理学
第一节 肿瘤的大体形态
第二节 肿瘤的组织形态特点
第三节 非肿瘤性增生和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第四节 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五节 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分期
第六节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第七节 肿瘤病理诊断的应用技术
第五章 肿瘤的播散
第一节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第三节 血管形成与肿瘤转移
第四节 淋巴管形成与肿瘤转移
第五节 肿瘤侵袭转移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六章 循证医学与肿瘤学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概念
第二节 最佳证据
第三节 系统综述
第四节 临床实践指南
第五节 循证医学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第七章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
第一节 肿瘤治疗方法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肿瘤多学科治疗的概念
第三节 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原则
第四节 肿瘤多学科治疗的模式
第五节 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第八章 肿瘤外科治疗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各论
第九章 肿瘤药物治疗
第一节 化学治疗简史
第二节 制定合理的化学治疗方案
第三节 化学治疗癌症的水平
第四节 细胞增殖动力学概念
第五节 抗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分类
第六节 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第七节 肿瘤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第八节 联合化学治疗原则
第九节 剂量强度
第十节 剂量调整
第十一节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第十二节 化学治疗的适应证
第十三节 化学治疗的禁忌证
第十四节 辅助化学治疗
第十五节 新辅助化学治疗
第十六节 腔内化学治疗
第十七节 化学治疗药物应用中一些特殊注意点
第十八节 肿瘤化学治疗的辅助药物
第十九节 常见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
第二十节 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第二十一节 恶性肿瘤并发症的处理
第二十二节 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
第十章 肿瘤放射治疗
第一节 肿瘤放射治疗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现代肿瘤放射治疗科医师的知识结构
第三节 现代肿瘤放射治疗的流程
第四节 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放射治疗的物理学基础
第六节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第七节 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第八节 放射治疗的新技术
第九节 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第十节 提高放射治疗疗效的途径
第十一节 放射治疗和其他疗法的综合治疗
第十二节 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放射治疗学
第十一章 肿瘤免疫治疗学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肿瘤抗原的处理、加工和递呈
第三节 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
第十二章 妇科恶性肿瘤
第一节 子宫颈癌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第三节 卵巢恶性肿瘤
第十三章 肿瘤分子生物学
第一节 肿瘤的生长生物学
第二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第三节 肿瘤的播散
第四节 肿瘤与宿主
第五节 肿瘤基因治疗
第十四章 肿瘤遗传及遗传性肿瘤
第一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学基础
第二节 肿瘤遗传易感性
第三节 遗传性肿瘤的特征
第四节 常见的遗传性肿瘤
第二部分 真题、仿真题与答题要点
真题1 复旦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肿瘤学试题与答题要点
仿真题1
仿真题2
仿真题3
仿真题4
仿真题5
图书信息三
基本信息
书名:肿瘤学 图书编号:1233262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400.0
ISBN:753081986
苦英剧无作者:张天泽徐光炜
出版日期:1998-01-01
版次:1
开本:260×188×50毫米
内容简介
由于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而日益受到人们儿代战石铁京然婷阳棉的关注,世界各国均对该类疾病的防治与研究进行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由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及世界卫生组织防治肿瘤战略--三个"1/3"的具体实施,有关肿瘤基础、临床各方面研究的新成就浩如翰海,犯谁干析还月钢阿呀气大有"一日不学,落后千里"之势,昔日的不治之症,正逐渐成为可防可治之疾病,癌症的被来自攻克将为期不远。
图书目录
上册
第一篇癌的流行病学
第二篇癌的病因学
第三篇癌的预防
第360百科四篇癌的分子细胞生物学
牛行居 第五篇癌症的诊断
第六篇肿瘤的治疗
中册
第七篇头颈部肿瘤
第八篇胸部肿瘤
第九篇胃肠道肿瘤
第十篇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下册
第十一济应结五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第长提车互十二篇软组织肿瘤
第十三篇骨肿瘤
第十四篇皮肤癌
第十五掉质权素扬条亮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第始略按住律置船革缺用药十六篇儿童肿瘤
第十七篇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第十八篇造血组织恶性疾患白血病
第十九篇其它类
第二十巴印量补篇转移瘤的治疗
第二十一篇肿瘤急症
半图构凯已以儿 第二十二篇癌症患者的支持治疗
第二十三篇癌症患者的康复
图书信息
书 名: 肿瘤学

作 者:郝希山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
ISBN: 9787117131209
开本: 16开
定价: 字煤增美章白群开于43.00元
内容简介
《肿瘤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强调启发性以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第二版教材的另一大特色。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成为自己头脑的主人,批判地看待事物,辩证地对待知识。创绍足即企好排凯可给座造性地预见未来。同时,这版教材也特别注重与五年制教材、研究生教材、专科医师培训教材以及参考书的区别与联系。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肿瘤学简史
第二节 肿瘤学范畴
第三节 我国肿瘤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第一篇 肿瘤流南屋行病学
第一章 概述
报色刑景怀同兵开附评击第一节 肿瘤流行病学定义
第二节 肿瘤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肿瘤流行病学原理及应用
第四节 肿瘤流造包输液记题行特征及趋势
第五节 展望
第二章 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第一节 环境因素
第二节 遗传因素
第三章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描述流行病学
第二节 分析流行病学
第三节 实验流行病学
第四章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土重煤序排洋担二节 致癌物暴露的检测
第三节 分子标志物的筛选
第四节 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
第五章 肿瘤预防
第一节 肿瘤的三级预防
第二节 肿瘤的化学干预
第三节 肿瘤预防与控制策略
第二篇 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一章 化学、放射致癌
第一节 化坐房学致癌
第二节 放射致癌
执制单助杂两排称 第二章 DNA的损伤值复与肿瘤
第一节 DNA损伤的诱发因素及其机制
第二节 DNA损伤修复
第三节 DNA损伤修复与肿瘤
第三章 病毒与肿瘤
第一节 人类致瘤病毒
第二节 致瘤病毒的类型
第三节 致瘤病毒的致病机制
第四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一节 癌基因
第二节 抑癌基因
第五章 细胞信号通路与肿瘤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信号转导通路的基本组成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
第四节 信号转导异常与肿瘤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六章 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
第一节 肿瘤的生长方式
第二节 肿瘤生长的动力学
第三节 肿瘤细胞生长调控机制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生长
第七章 细胞死亡
第一节 细胞死亡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凋亡
第三节 坏死性细胞死亡
第四节 自噬性细胞死亡
第五节 其他细胞死亡方式
第八章 血管生成
第一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细胞分子机制
第二节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第三节 问题和展望
第九章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第一节 肿瘤侵袭与转移的主要过程及微环境
第二节 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针对肿瘤侵袭与转移的治疗策略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第十章 肿瘤与免疫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三篇 肿瘤诊断
第一章 肿瘤病理学诊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第三节 肿瘤的细胞病理学诊断
第四节 肿瘤病理学诊断的特殊技术
第二章 肿瘤标志物分子诊断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概论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 影像诊断
第一节 影像学概论
第二节 各论
第四篇 肿瘤治疗
第一章 多学科综合治疗
第一节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各种治疗方法的发展与评价
第四节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第五节 多学科综合治疗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二章 肿瘤治疗的药理学基础与原则
第一节 肿瘤化学治疗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的药理学基础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内科治疗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肿瘤内科治疗的原则和地位
第四节 肿瘤化疗的基础理论
第五节 肿瘤的耐药
第六节 常见的抗肿瘤药物相关毒性
第七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八节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第九节 肿瘤内科治疗的局限性与发展
第四章 肿瘤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肿瘤外科的历史
第二节 肿瘤外科的概念
第三节 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第四节 肿瘤外科的手术分类及应用
第五节 肿瘤外科的展望
第五章 放射治疗
第一节 放射物理学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
第三节 临床放射治疗学
第六章 肿瘤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概述
……
第七章 生物治疗
第八章 基因治疗
第九章 肿瘤姑息治疗
第十章 中医药治疗
第十一章 肿瘤急病治疗
中英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