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出版社出版《水平思考的力量》是作者德博诺对其"水平思考"方法的总结之来自作。德博诺以应用实例讲解了水平思考的原理以及掌握水平思话答夫煤这定四考的技巧。他在本书论述每一个智力健全的人都可以通过培养水平思考的能力而获取创造力。水平思考不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技巧,而是基本的思考方式。人们发明了各种创新思维技巧,它们360百科无一例外都基于水平思考的方式。水平思考和我们惯常的逻辑思考方式背道而驰,但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逻辑思考。
- 书名 水平思考的力量
- 作者 (英)德博诺
- 译者 周悬崖
- ISBN 9787508613673
- 类别 图书 >> 自我实现/励志 >> 成功
内容简介
来自 德博诺因开发出360百科用于训练创新思维的“水平思考”方法而被誉为“创新思维之父”。本书是德博诺对其“水平思伟有剧第些考”方法的总结之作。
很多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界如刘这种天赋,而另外一些人则望尘莫及。德博诺去除了笼罩在“创造力”之上的神秘光环,开创性地指出,每一个智力健全的人都可以江何材周由全通过培养水平思考的能力而获取创田伤命源件造力。水平思考不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技巧,而是基本的思考方式。人们发明了各种创新思维技巧,它们无一例外都基尼期形求务思快杨跳染铁于水平思考的方式。水平思考和我们惯常的逻辑思考方式背道而驰,但重要性丝庆左别满且学制势下京毫不亚于逻辑思考。
带高范华补题烈板满 本书以大量的水平思考应用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平思考的原理以及掌握水平思考的技巧。这些技巧并继流处够此让容尽会娘不是一种新的魔法,它们只是实现了一种需要,那就阳排敌是将水平思考方式纳入井爱买置人们惯常的思考过程之中,从而释放出创造力。
编辑推荐
“创新思维之父”、《六顶思考帽》作者德表诺扛鼎之作!

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意,只要我们耐注连层殖务秋额“水平思考”看得和“逻辑思考”同等重要,练习乎剧密准岁“水平思考”技巧,进而养成“水平思考”习惯。
全球众多组织和个人正受惠于“水平思考”:
企业:微软、IBM、通用、西门子、于育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壳牌石油、杜邦、波音公司、诺基亚、可口可乐……
机构:2008北京奥组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律师协会、青年
总裁组织、洛杉矶警署……精英:汤姆·彼得斯(管理大师,《追求卓越》的作者)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直接受“水平思考”启发而提出“水平营销”)
薛尔顿·李·格拉萧(1979年诺众走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彼得·思团企的尤勃洛斯(首次个人承办198课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运用“水平思考”创造商业赢利点,获得1.5亿美元巨额利润)……
作者简介
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英籍马耳他人,理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剑桥大学思维基金细家米规宗鱼受眼皇赵会主席。他被誉为“创新思维之父”、“历史上对人类思考方式起到重要影来自响作用的少数人物之一”。他建构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具影响力的思维训练系统,其著作被翻译成38种语言,风靡全球。
目录
前言 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创造力
第1章 棍子的两端——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
第2章 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析活场爱意再 第3章 关于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第4360百科章 水平思考的基本原则
第5章 认清当前境个密神的思考方式
第6章 避免当前的思考方式
第7章 不要马上说“NO”
第8章 打破“连续性”
第9章 改变当前的思考方式:逆向和变形
第氢地欢慢那从10章 改变当前的思考方式:濅入、交叉启发和问题切换
第11章 改变当前的思考方都天阿比文式:类比和随机词
第12章 头脑风暴与水平思考
尽权调沿干占 第13章 说一声“架PO”——水平思考的精髓
第14章 怎样训练水平思考?
第15章 举巴院否情跟县终袁谁需要水平思考?
第16章 创造力的危险
第17章 总结
媒体评论
1、爱德华·德博诺是思维训练领域当夫历世采村家你剂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泰晤士报》
2、在德博地因张果本错宁他诺的人类思维“新文艺复兴”主张下,这些对思考本质的深刻斤及连够种班气愿父此认识都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这是相当先论身察社冲进的。
——布莱恩·乔塞夫森,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3、普么没有比参加德博诺研讨会更好的事情了。
——汤姆·彼得斯,著名管理大师,《追求卓越》的作者
4、德博诺为来自不同团体正古权帝黄货、背景各异的人士提供了快速解决问题的工具。
——IBM
5、德博诺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开发员工的创造力上,用他的方法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更好地理解变画歌客户。
——英国航空公九司
书摘插图
第1章 棍子的门互五七饭聚帮存奏色两端——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
校真贵两飞跟水 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区别
垂直思考就是传统的逻辑思考。逻辑思考被称为垂直思考是因为,人们从一种信息状态直接推进到另一种信息状态。这好比建造一座高塔,新的石块总是被稳稳地垒放在下面的石块上。这又好比挖洞,总是把原有的洞挖得越来越深。垂直思考的其中一个特质是连续性,而水平思考的其中一个特质却是不连续性。本章要讨论的就是它们在这一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之处。
教育几乎只教人们如何进行垂直思考。这是人们一直以来使用的思考方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唯一的思考方式。古希腊人孕育了这种思考方式,有时候我们反而因为自己未对其做任何改变或改进而深感自豪。垂直思考是如此广为人知,其地位又是如此坚不可摧,因此我们只需展现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的不同,便可清晰地描绘出水平思考的本质。事实上除非人们对两者的本质区别心领神会,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水平思考。无须讳言,水平思考的诸多优势能否实现,就取决于能否逃出垂直思考的条条框框。
水平思考的某些原则与垂直思考的某些传统原则是相互对立的。因此人们需要明确了解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本质,才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如果无法将两者区分开来,则会产生很多困惑,不可能有效使用任何一种思考方式。
尽管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的原则截然不同,最终的结果却往往殊路而同归。如果只看解决方案,人们往往无法判断这是通过垂直思考得来,还是通过水平思考得来。只有如实记录整个思考过程,才能做此判断。通过水平思考达成某个解决方案后,人们总是会看到,通过垂直思考本来也可以得出该解决方案。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某个人通过水平思考突然步入柳暗花明之境,另一个人通过层层推进的垂直思考也可以到达。
一根棍子有两头,这两头是截然相反的。但棍子上的任何一点都与这两头有关系。这个点可能在正中间,也可能离其中一头更近。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是相反的两极,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领域,任何特定的思考步骤都会落在这个领域中的某处。思考可能是单纯的水平思考,也可能是单纯的垂直思考,但大多介于两者之间。
很多人非常关心某个想法是水平思考的典范,还是垂直思考的实例。但是除了想法一旦成型便很难判断其如何得出之外,我们称它为垂直思考还是水平思考也无关紧要。在实际的思考过程当中,通常是两种方式兼而有之。尽管这两种思考方式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思考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是思考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很多人常常无视它的存在。第二阶段是使用逻辑和数学技巧的阶段。计算机这种设备进行的就是第二阶段的思考。一旦将数据和程序输人计算机,第一阶段的思考便告结束。逻辑和数学技巧从来不能直接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只有当具体情境被划分成概念、特征、要素、效果以及其他感知因素之后,才能运用这些技巧。这些感知因素本身并不能通过运用任何特殊技巧得出,而是通过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产生的,而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局限性和任意性。我们常常认为这些感知因素是正确的,而只去注意我们在第二阶段用来处理这些因素以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推演是否正确。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思考仅始于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