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6日,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体育馆隆重开幕。沐浴着建国六十来自周年的喜庆祥360百科和,迎着五四运动90周年的激情荣光,融回读移汇着高校莘莘学子的青春和游梦想,2009年华夏电影和青年人的第一场盛会如期而至双真委宣师棉指、热烈上演。北京大学生电水政表员殖势族女措影节创建于199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称祖界传媒学院、电影练为倍游草了终频道节目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报社、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团市息述态专委、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北京电影家协会(筹)、北京市学生联合会联合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执行承办。
- 中文名称 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届数 第十六届
- 开幕时间 2009年4月6日
- 举办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体育馆
开幕


以来自下是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详情。
最佳影片奖 《梅兰芳》
最佳导演奖 章家瑞《红河》
评委会大奖 《非诚勿扰》
组委会大奖 《超强台风》《邓稼先》《喊过岭的故事》
最佳男演员奖 甄子丹《叶问》
最佳女演员奖 周迅《李米的猜想》
最佳观赏效果奖 《画皮》
最佳处女作奖 刘江《即日启程》
城室美 最佳新人奖 余少群《梅兰芳》
艺术探索奖 《秘密访问》
军事题材创作奖 《霓虹灯下新哨兵》
动画片特别奖 《风云诀》

教育题材创作奖 《新生万喜》《夏天有风吹过》
最受欢迎导演 叶伟信《叶问》
最受欢迎男演员 范伟《即日启程》
最受欢迎女演员 张静初《红河》
最佳电视传说艺雨电影女演员奖 张丹妮
最佳电视电影男演员奖 李心敏
最佳电视电影导演奖 李灌洪《走四方》
最佳电视电影奖 离士巴双担样换第弦《谁动了我的幸福》
相关介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于1993年,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360百科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层境语够千正换解帮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一、悉心筹备,精心组样发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每年度国内的第一个电影节,于4-5月举办。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组委会秘知活书处由本院的年轻老师和二十多位研究生志愿者组成。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支持中国电影为已任,每年都会展映优秀的国产影片。参赛影片由组委会发邀请函到各电影弱厂家宣发处,厂家推荐去年三月份到本年度三月份之间通过电影审查的优秀国产电影例贵建。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与厂家联系拷贝在各高校进志给都行展映。
"大学生评"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一大特色,电影节设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处女作奖、最佳观赏效果奖、艺术创新特别奖、中国电影杰出贡献奖等奖项,第九届增设电视电影展播与评奖,所有奖项由大学生和专家组成状今球干思破的评委会评定。评委由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构成,其中专家第液延降评委占总人数的1/4左右,学生评委占总人数的3/4。学生评委来自大学生电影节各主、分会场的高校,由组委会秘书处向各高校团委发出邀请,选送有一定影视专业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担任,学生评委的选送需经所在高校批准同意。此外,作为大学生电影节最具特色的奖项,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导演、各村造日第路纪升课男演员、女演员奖三个奖项由广大高校学生直接投票产生,这也是大学生电影节特有的奖项。按照网络投票数占30%,大学硫到磁即教数日各生观影现场选票占70径满达免控%的原则综合产生这握章通家适裂编良对情留三个人气大奖。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在各投票网站上采取了适面于迫谓抓附有力的措施以防止网络作弊,并在剔除无效选票激使观象令测装真眼后最终评选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项大奖。各奖项在闭幕颁奖晚会现场隆重颁出。
二、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积极开拓新载体。电影节除了对每年度的国产新片进行评奖之外,还举办专题影展、学术研讨、专题讲座、导演研究和问卷调查等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们欢聚一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联手国内众多高校,共同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高校,第十届主分会场共计37所,第十一届分会场数目达50所,第十二届达到100所,第十三届电影节分会场数目则达到150所。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三大著名高校同时举办开幕式,而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又将开幕式会场增加到了四个,除了北京的主会场外,还在天津的天津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和南京的东南大学设置了三个分会场,《泥鳅也是鱼》、《一轮明月》、《网络少年》和《天狗》分别作为四个会场的开幕影片进行了展映,四部影片的剧组主创人员也分赴现场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十几年来,广大高校积极合作、热情参与,数千万的大学生参与投票,直接观影人数超过五百万人次,吸引参赛影片近300部。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参赛、参展影片几乎囊括所有最新优秀国产影片。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中国电影界的"第一声春雷",组织开展了"向中国电影致敬--中国电影百年百校系列活动"。近两千万人参与了此活动的网上投票,由此揭开了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序幕。这也是中国国内第一个为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起的大型活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与国内一百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同庆中国电影的百年华诞。而且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历时三个多月,创下了电影节的"历时之最",许多丰富的活动得以在此期间展开。
2006年是中国电影辉煌百年后的新纪元,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又成为中国电影新百年的第一个电影节,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关注中国电影新百年"的总主题下,展开了"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推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发展"的大型主题活动,组委会精选了《鲁迅》、《天狗》、《我们俩》等八部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影片,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六所高校进行展映,同时,剧组主创人员还与大学生观众们在现场就影片和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电影节还举行了为时两天的大型研讨会,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中国电影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拍"也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一项特色。自2000年举办首届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以来,大学生电影节一直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作,同时,许多国际上的大学生电影节也密切关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并表示愿意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此外,组委会还在第十一届电影节中推出动画短片大赛,第十三届又推出新型的手机短片大赛,以与时俱进的姿态积极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通过提供大学生们与民族电影,与中国影人交流的这样一个平台,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影视基础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创作能力,同时还成为了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的一块阵地, 树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三、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平台
大学生电影节也成为锻炼学生们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组委会秘书处由本院的年轻老师和二十多位研究生志愿者组成。二十多位研究生分置于外联部、宣传部、学术部、短片部和办公室五个部门,负责与片方、高校、媒体、专家学者、参赛选手的一切联系与协调合作。在大学生电影节历时几个月的筹备与举办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们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
- 上一篇: 柴河
- 下一篇: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