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水帘洞石窟

2023-01-22 23:14:3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武山水帘石窟位于甘肃天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现有水帘洞、拉稍寺来自、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为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有修建。其中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候反蛋业简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及木构遮檐最为珍贵。现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内有享有亚洲之最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拉稍寺大佛,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文化的重要资料。现共转源跳保留有历代造像百余尊,壁画2000多平方米,危地刑至学才盟建筑物10余座,舍利塔8座,题记碑刻10通,无头干尸1具,拉稍寺摩崖题记为研究分期断代,以及美文何补庆术史的渊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中文名称 水帘洞石窟
  • 外文名称 Water Curtain Cave Grottoes
  • 地理位置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 开放时间 08:00-18:00
  • 景点级别 AAAA级

石窟简介

  水帘洞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鲁班乡,现包音促而台门术书击请测括拉捎寺、千佛洞、显圣池、水帘洞,是仅来自次于天水麦积山石窟的石窟群,同为渭河上游古"丝绸之路"南道的佛教艺术胜360百科地。现存历代造像90余尊,壁画1000平方米,浮雕和半圆雕佛塔8座,古建筑18座。窟群创建于北周武境形石面形动句治成元年(公元559年)。逐值运倒粮杀肥图陆水帘洞系高约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内常年细流不断,雨天洞檐飞流直下如水帘,因而得名。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石窟群始建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周,经五代、宋.元燃字季增渐增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显圣寺、拉梢寺、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台寺、千佛寺)五台(莲花台、清静台、说法台、钟楼台、鸣鼓台)十二处人文古迹,分五组散布於方圆数公里以内,与「雄奇险秀幽旷」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陇右古文化明珠见期临笔和风景胜地。其中拉梢寺、水帘洞、千佛洞三处古迹保存较好,而水帘洞位於窟群中心,地形独特,气略终治军矿巴地丰错势雄伟,民间影响最大,故以其名统称整个石窟群

石窟特色

拉稍寺

  拉稍寺是水帘洞石窟群中的重要窟寺,位于峡谷两侧红砂岩峭壁上,崖面长、高各六十馀米,为正方形体。正中有诉机远供末击组象研一巨型浮雕佛像,显赫醒目,故人称大佛崖。大佛为北周秦州刺史、陇右大都督尉迟回於明帝三年(西元五五九)所建。其时社会动乱,生死无答形负阶合终帮常。因而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塑造佛像,以乞求佛祖庇佑赐福。尉星社细段丝量须给蒸迟回身为朝廷命官,为求佛最层运兵官便「永保天下和平,四海安乐」,塑造大佛。相传当年动工时,工匠四至,各呈其艺。 大佛像为释迦牟尼,身高约三十六米,占整个崖面的二分之一以上,比麦积山东崖大佛还要高出一倍有馀,气势夺人,雄伟壮观。

拉稍寺

  战翻尼社聚贵婷约北大佛两侧侍立两眉张度条粮歌清目秀菩萨,为石胎泥塑,头戴花髻冠,身披羊肠裙,璎珞垂珠,香环结宝,手持莲花,赤足恭立於莲花台上。大佛莲座的雕琢也很精致奇巧。莲瓣间镌刻有三排小兽像,上层六狮、中层八鹿、下层九象。在佛教故事中,它们都微慢是与佛有密切关系的灵望夫使老如布宣连够扬多性动物,或为佛的化身,或为佛的象徵。将它们与佛刻在沙放材卫军题格一起,表示佛的威仪、智慧、仁慈和法力无边,而将它们置於佛的足下,又衬托出佛的伟大。这些兽像或立或卧,或侧或正,或翘首远望,或低头凝视,活灵活现,十分临毛执阻表路红州处推团生动逼真,富有异国情趣得兴盾苗所。这幅由大佛、胁侍菩萨、莲座浑然为一体的完美艺术图景,是中国石窟雕塑艺术中的珍品。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

  拉梢寺对面峰峦深处半公里为水帘洞窟寺,与拉梢寺遥遥相望,南钱李北呼应。窟寺处地形为一高约三十馀米,凹深约二十馀米,长约五十余馀的天然洞穴。

水帘洞

  窟寺为佛道合一圣地。石窟佛像在洞内摩崖浅龛和崖体表面,以悬塑、浮雕和壁画相结合的佛教故事作品为主。原洞壁内满绘壁画,现仅存西壁长十七米,高约八米的壁画一方,按内容以二十四组画面映衬布局。高大的释迦牟尼佛端坐在正中,位置显赫,引人注目。大佛两手平行托举於胸前,手心向外,作讲经说法相。两个胁侍菩萨站立两旁,神态安定自然。周围以「飞天」篷车簇拥,它们大都袒胸露臂,或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散花雨,其身姿之轻盈,动作之优美,神态之高雅,与敦煌莫高窟「飞天」有同工异曲之妙,堪称艺术佳作。 「牛拉车」是西壁画中又一精彩生动的画面。它表现一牛车长途跋涉稳健前行的形象。图中牛体健美强壮,昂首挺胸,双目前视,四肢用力,显出负重的样子。车轮大而圆,十三根宽形辐条呈放射状将轮轴与宽厚的轮边相连,给人以强烈的木质感。壁画前方即水帘洞寺院,建释道两教数十座亭台楼阁殿宇庙堂及精美神像。水帘洞在隋代中叶就有诸多建筑,以后各代均有扩建修补。现存建筑群,系近代实物,依地势布局,或架悬崖,或嵌入岩际,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古色古香,妙趣横生。

千佛洞

  从水帘洞西北进沟半公里,深山丛中拔起一峰,上悬下削。中间有一巨大天然洞穴,长二十五米,高二十五米,深八米,因存上千尊造像和於佛壁画,故称千佛洞。又因洞内有七尊崖悬塑佛,俗称「七佛沟」。

千佛洞

  洞内现存窟龛三十多个,大小佛像近千尊,壁画数百平方米,皆分布於岩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佛龛较少,造像紧贴崖面,表现形式多高塑和影塑。佛皆著通肩大衣,背负圆光,两侧各有二胁侍菩萨,造型庄严肃穆,古朴自然,现存几百身,因尊位和身份不同而造型不同,如释迦佛庄严慈祥,菩萨温柔恬静,阿难朴实天真,天王威武强悍,供养人和善虔诚,地神拘谨怯懦,真可谓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下部崖面保存有北周百馀造像,分浮雕和龛内泥塑两种类型。龛多为圆拱形,现存二十多个。雕塑风格和技法已与上部迥然不同。结树布局上井然有序,突出主体。造像一般身材修长,衣纹舒畅,丰盈清秀,形神兼备。下部崖面保存的数百平方壁画,尤以南壁一处中唐作品为最佳。这是一幅以大佛、菩萨、飞天、供养人等群像组成的精美图案。大佛主体部分已脱落,其馀部分画面明晰,完好无损。

显圣池

  显圣池位于水帘洞东南侧,为一天然崖窟,洞中有池常年滴水叮咚,有"滴珠鸣琴"之称。其中佛像多系唐时所造,仅留残迹。现存北周壁画25平方米,窟壁及四周还有打子洞、圣贤壁、马鞍石和仙人张果老毛驴吃草处等民俗景点。

旅游指南

  饮食

  提到天水不得并句相负价不提天水的面皮、呱呱和凉粉等特色食品,特别是面皮,几乎每一个在天水生活或者说只呆过几天的人都会爱上这种别有风味的小吃,十几种美味调料群步真雨和金黄的面皮搅拌在一起,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附近景点

拉稍寺

  1、麦积山石窟

  2、仙人崖

 困考动案温上伤严 3、伏羲庙

  4、南郭寺

  5、玉泉观

  6、甘谷大象山

  7、大地湾遗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