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氰酸甲酯,是一种无色有刺鼻臭味、催泪瓦斯味的液体,常作为有机合成原料,用作农药西维因的中间体。
- 中文名 异氰酸甲酯
- 英文名 Methyl isocyanate
- 化学式 C2H3NO
- 分子量 57.0513
- CAS登录号 624-83-9
化学名称
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
注意:异氰酸甲酯为易燃性之剧毒性液体,当发生紧急事件时,易燃、易爆性(受热来自之容器易起剧烈之反应)、音禁水性与毒性(本身剧毒且会产生剧毒的氢氰酸气体及其他刺激性及毒性气体)将为救灾之主要考量因素。
辨识表
项目 内容
同义名词 Isocyanatemethane、MIC、Methylcarbylamine、Isocyanic Acid Methyl Ester
化学式CH3 NCO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 624-83-9
联合国编号(UN Number) 360百科2480
危害物质分类 毒性站光阻既响增加析耐么物质、易燃液体
灾害资料
说明
异氰酸甲酯为易燃、易爆且具挥发性之剧毒性液体,重要之特性如下:
物性表
城义从据异帮克 项目 物性资料
气味 刺鼻臭味、催泪瓦斯味
比重 0.960 (25℃)
蒸气压 348mmH可宁持青g (20℃),1399mmHg (55℃)
蒸气密度 1.97 (空气=1, 20℃)
化性表
项目 化来自性资料
腐蚀性 ⑴腐蚀铁、铜、钢、锌、锡类制品及其360百科合金制品。⑵可由PE航最命棉阳海孔酒马秋材质中溢出,与大多数化学品起作夫错亮七补用。⑶氟化物树脂对它有效准假话案养候达方持抵抗力。
危害性聚合 会产生危害性之聚合反应:⑴通常加有抑制剂防止聚合。⑵未抑制处理之蒸气单体于储槽或密闭之罐中会形成聚合物。
反应性与 不兼容性 ⑴与水会起激烈之失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及甲胺气体。⑵与酸、碱及氨否类接触,会起反应,伯切旧谈教却兵力根此减放出二氧化碳及甲胺气体。⑶会煤与胺类、铁、锡、铜及其盐类作用。
分解性 燃烧时会产生氰化氢与氮氧化物等刺激性与毒性气体。
灾害资料
项目 灾害资料
妒却务青罪 自燃温度534℃
爆炸极限 5.3~26%
健康危害
项目 健康灾害资料
容许浓度 0.02ppm,0.05mg/m
威米清分 动物半致死剂量(LD50) 51.5mg/换快穿架食害停毫刻圆将kg (大鼠、吞食)
动物半致死浓度(LC50) 6.1ppm (6小时,大鼠、吸入)
立即危史客动室使止天谁资害浓度(IDLH) 3ppm
致癌性分类 无
防灾设备
异氰酸甲酯之救灾需针对人住赶变员防护、火灾爆炸预防及泄漏控制等方面选用适当防灾器材设静燃凯消纪切脸厂课项破备:
个人类
使用范围 设备规格
气体创动领亲浓度3ppm以上之区域或字女叶硫易两印依未知浓度之状况 A级防护衣具,包括:⑴气密式连身防护衣 ⑵正压全面式自携式空气呼吸器(置于防护衣内) ⑶防护手套(聚乙烯醇、铁氟龙材质) ⑷防护鞋(靴)
气体浓度3ppm以下之区域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19.5%者。C级防补压护衣具,包括:⑴非气密式封连身防护衣 ⑵全面式或半面式空气滤清式口罩(适用异氰酸甲酯者) ⑶防护手套(聚乙烯醇、铁氟龙材质) ⑷防护鞋(靴)
警报设备
侦测对象 设备 侦测范围
毒性浓度
可燃性浓度 携带式或固定式可燃性气体侦测器 0~100% LEL
附注:依据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施行细则第18条、第20条及(82)环署毒字第31061号公告事项五~(二)之规定,异氰酸甲酯之运作场所需装设侦测及警报设备。
处理设备
设备名称 功能 规格
吸收体 救漏除污 ⑴撒吸附剂(如木屑、活性碳、砂等) ⑵用通用型吸收棉围堵
灭火器具 灭火冷却 撒水、化学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中毒症状
异氰酸甲酯可经由呼吸、皮肤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与之接触可使皮肤及眼睛灼伤。大量吸入、食入或由皮肤进入都可致命。
吸入性
吸入情况 中毒之症状
低浓度 造成流泪及鼻腔、咽喉部的刺激。
高浓度 造成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分泌物增加等等,甚至肺水肿及有生命危险。
接触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造成气喘发作。
眼睛接触
浓度4ppm时感到刺激并引起流泪,继续暴露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伤害。
食入性
可产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肠胃道症状,严重者会合并躁动不安、混乱、抽搐之神经症状。
急救方式
异氰酸甲酯抢救者需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而急救之重点是将患者迅速搬离现场至通风处,检查患者之中毒症状,判断出中毒路径给予适当之救护(参见图15.1)。
中毒急救
检查项目 急救原则
眼睛 呼吸、心跳 ⑴不管吸入性、接触性或食入性中毒之伤害,均可先给予100%氧气。⑵若意识不清,则将患者置于复苏姿势,不可喂食。⑶若无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予心肺复苏术(CPR)。⑷立即请人帮忙打电话给119求救。⑸立即送医。⑹救护人员到达前,则依下列2,3,4,5项处理。
吸入性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⑴给予100%氧气。⑵立即喊叫或请人帮忙打电话求救。⑶检查呼吸,若呼吸停止,施以人工呼吸(不宜用口对口人工呼吸)。⑷若心跳停止,立即施以体外心脏按摩。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接触性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⑴以肥皂或中性清洁剂及水清洗皮肤。⑵冲洗时以剪刀将污染衣服脱除,同时也将鞋子与袜子脱除。⑶继续用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⑷冲洗结束时,利用干净衣物,覆盖受伤部位。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眼睛接触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⑴立即且持续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至30分钟。⑵隐形眼镜必先除去或用水将它冲出来。⑶用湿润棉棒将眼睛任何可移除之异物移除。⑷不时地将患者上下眼皮拨开冲洗,因病患可能疼痛而无法张眼。⑸冲洗完毕用干净纱布覆盖,并以纸胶布固定。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食入性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⑴若无呼吸,立即施予人工呼吸。⑵若心跳停止,立即施予体外心脏按摩。⑶切勿催吐。⑷若有意识,用水彻底地润洗口腔。⑸食入10分钟内,若患者无意识丧失或呕吐,可给予喝240~300毫升的水或牛奶,以稀释其浓度。⑹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患者向前倾或仰躺时头部侧倾,以减低吸入呕吐物,造成呼吸道阻塞之危险。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应对措施
泄漏
⑴泄漏出时,应紧急封锁隔离泄漏区四周300公尺之范围。
⑵切断引火源(禁止吸烟、火焰、火花)。
⑶保持位于上风处及远离低洼处。
⑷进入危险区域观察前,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
⑸小量泄漏时,由近而远逐一疏散下风处2公里内之居民。
⑹大量泄漏时(大于十吨),紧急封锁距离应扩大至四周450公尺,疏散距离应扩大至5.6公里以上。
⑺视气流状况与气云之扩散速率,疏散距离可扩大至10公里。
⑻更大量之泄漏(百吨以上),疏散距离应再加倍。
火灾
⑴紧急封锁隔离火场四周150公尺范围。
⑵保持位于上风处及远离低洼处。
⑶进入灾区观察前,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
⑷由近而远,逐一疏散四周800公尺与火灾浓烟影响范围内之居民。
⑸大量泄漏所引起之火灾,疏散距离应再加倍。
⑹若有未完全燃烧之异氰酸甲酯残留火场中,封锁隔离与疏散距离应比照泄漏状况。
灾后处理
泄漏救灾
严重度 应对措施
小量 ⑴切断所有引火源,危险区域内禁止生火吸烟。⑵在无火灾情况下,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⑶不要接触或走越泄漏液。⑷以大量水冲洗污染区域。
大量 ⑴切断所有引火源,危险区域内禁止生火吸烟。⑵在无火灾情况下,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⑶不要接触或走越泄漏液。⑷于泄漏液上喷撒覆盖蒸气抑制泡沫,以降低泄漏液之蒸发。⑸在泄漏液之前端筑堤围堵,待继续处理回收。
火灾救灾
严重度 应对措施
小火 ⑴使用干粉、CO2、水雾或泡沫来灭火。⑵保持最大距离来作灭火动作。⑶在火灾热辐射状况下,靠火焰侧之容器壁施以水雾冷却,直至扑灭火灾。⑷不要直接将水喷入容器内。
大火 ⑴使用水雾或泡沫来灭火。⑵保持最大距离来作灭火动作。⑶在火灾热辐射状况下,靠火焰侧之容器壁施以水雾冷却,直至扑灭火灾。⑷若因火灾致使储槽安全阀声响大作或是槽壁变色,立即退出。⑸对于装卸区的大火,应使用自动式摇摆喷塔大量水雾冷却。⑹消防人员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使用水雾、泡沫灭火。
灾后处理
⑴泄漏区域需进行通风换气,再将其气体导入气体燃烧塔。
⑵少量泄漏液以蛭石、细沙、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吸收后之废弃物,小心得移入合适之密封桶中,再将其气体抽出导入气体燃烧塔。
⑶大量泄漏液以合适之帮浦(须防其易燃性),回收处理。
⑷外 物勿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
⑸事后应以清洁剂和水,彻底清洗灾区,产生之废水应导入废水处理场。
泄漏事故
1984年发生在印度博帕尔的毒气泄漏事故,毒气成分即为该气体--异氰酸甲酯!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开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一起严重的毒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给当地造成巨大灾难。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这起事故共造成1.5万多人死亡。印度政府估计,博帕尔地区有近100万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事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费。
新华网孟买2010年6月7日电(记者聂云)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地方法院7日作出裁决,判定8名被告在25年前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中有罪。 ;据印度媒体报道,博帕尔地方法院宣布,8名被告在25年前的毒气泄漏灾难中犯有疏忽导致死亡等罪。在被宣布有罪的8名被告中,包括当时发生毒气泄漏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工厂的董事长马欣德拉和其他几名管理人员。其中1名被告已经死亡。
这印度最惨毒气泄漏案诉讼25年后才宣判,获罪的只有7名印度籍高管,美国老板赔钱了事
时隔25年后,印度一家地方法院对1984年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做出了姗姗来迟的判决,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的7名印度籍高管当天被裁定因玩忽职守导致他人死亡,各自将面临最高两年的有期徒刑。当天,数百名幸存者家属和环保人士聚集在法院周围,抗议法院对这起20世纪最严重工业灾难肇事者的判决太轻太晚。判决太迟太轻惹民愤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异氰酸甲酯的巨毒气体。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灾难。印度中央调查局在灾难发生后曾对12名相关人士提出指控,包括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时任主席沃伦·安德森和公司的8名印度籍高管,以及公司本身和旗下的两家小公司。由于一名遭到起诉的印度高管已经死亡,这家法院7日以玩忽职守致他人死亡判决余下7名印度籍高管有罪,包括当时的印方主席克沙布·马欣德拉,很多人已经是70多岁。按照这项罪名,他们最多将被判处两年监禁。这7名高管只是公司操作层面负责人,更高级别公司管理人员一直逍遥法外。毒气泄漏事件的幸存者和家属以及当地的活动家7日早早聚集到法院周围,举着横幅抗议对肇事者的惩罚太轻太晚。由于做出有罪判决的是印度的一家地方法院,被告还有权向高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估计这一过程又要持续数年时间。"博帕尔毒气泄漏受害者抗争"组织表示这样的判决是对受害者的侮辱,该组织的卡尔尼克无奈地说:"即使最后被判定有罪,2年的监禁又能代表什么,再说他们还可以上诉。" 印度法院7日做出判决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发表声明说:"自从多年前(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的)指控被分成不同的案件后,联合碳化物公司及其官员就与此次判决无关。"美方老板逍遥法外灾难发生后,公司的美国老板安德森曾短时间被捕,但很快就离开印度回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印度法院的审理程序中露面,目前他生活在纽约。去年7月,这家法庭对安德森发出逮捕令,并要求印度中央政府向华盛顿施压要求引渡,但一直没有下文。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该公司在1999年被陶氏化学收购。陶氏化学在2009年博帕尔泄漏事件25周年时曾表示,联合碳化物公司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来帮助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称印度政府有责任向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医疗服务。2009年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在当年爆炸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导致当地很多人生病。因为毒气泄漏失去工作能力或者患上慢性病的受害者当年获得了1000到2000美元不等的赔偿,但是还有很多受害者一分钱都没有拿到。印度总理辛格在泄漏事件25周年纪念活动中称这起悲剧"一直折磨着所有印度人的良心",承诺要继续解决当地饮用水遭污染问题。(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