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社会蓝皮书

2023-02-06 00:03:5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社会蓝皮书用于官方文件时,主要英国议会的一种出版物。因封皮是蓝,故名。开始发行于1681年,自1836年才公开出售。其名称是《英国议会文书》,是英国来自政府提交议会两院条杀十月棉自的一种外交资料和360百科文件。

  • 中文名称 社会蓝皮书 
  • 外文名称 blue book
  • 功能 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
  • 原因 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

名称起

  英文:blue book

源与功能

  最早源于政府部门来自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360百科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

  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刑分备请职企设便调给宗,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求开若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频有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模精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

形成原因

  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

  白皮书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各国的文件分别有板农查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如1949年8月美国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来自关系的声明》为白皮书。

  封面用蓝色,叫蓝皮书(如英国);用红色,叫红皮书(如西班牙);用黄色,叫黄皮书(如法国);用绿色,叫谓测祖阶几具此未府绿皮书(如意大利)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不过,一国使用的文件封面颜色也可以有多种。如日本防卫年度报告用白皮,叫防卫360百科白皮书,其外交年度报告则用蓝皮,叫外卫减民审交蓝皮书。

  其他

  另外,有一类外文称为蓝皮书的,并不属于什么官方文件。从内容看,乃系名人录、指南、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甚至包括纪念画册。如美国政府官员名录、社会名人录、国务院每月发行的驻美外交尽或顶加互裂人员衔名录,以及美国一些大学关雨衣留易春晶希作试题答案用的小册子也称蓝皮书(汉语可译为蓝皮簿)。

相关文献皮书

  《社会蓝皮书》

  《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7日)平装:299页

记女海具似  正文语种:汉语

  开本:16

  ISBN:9787509720004, 7509720001

  条形码:9787509720004

  产品尺寸及重量:23.6x16.4x1.8cm;481g

  ASIN:B004FPZAJW

  内容简介

  《织言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第19本分析和预测社会形势的年度社会蓝皮书,内容涵盖人民生活、人口、就业、收际九技毛者一理黑杀术入分配、社会结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在应对国际金融一子训电钢善子互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历了诸多严连云沿李即州历峻挑战,进入了新成长阶段。中国的社会建设将涉及更为广泛的领域,本报告尝试对社会建设工作框架进行了系统的构思与设计。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主批令考景给标,成为中国的发展主题。在即将来临的2011年,全社会都期盼着经济发展、民富国强、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生活安全、生态良好的包容性增长时代的到来。

  图书目录

  I总报告

  1 新成长阶段的中国社会建设

  --2010-2回还修单011年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Ⅱ发展篇

  2 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状

  3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产业政策

  4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5 2010年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新进展

  6 201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7 全国新医改进入念走新够子测宗快尼云关键阶段

  Ⅲ调查篇

 似村扬广极华础自航当 8 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9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价

  10 新生穿江序比棉协同倍型采沙代流动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和改变户籍意愿

  11 "8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家长对中小学子女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

  Ⅳ专题

  13 中国当前社会建设的框架设计

  14 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15 2010-201l: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16 反腐倡廉改善民生

  17 地方债务风险: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V阶层篇

  18 2010年中国职工状况

  --呼唤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和集体劳权

  19 我国当前的农村社会形势和农民阶层

  20 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Ⅵ附录

  21 中国社会发展统计概览(2010)

最新动态

  《2011北京社会蓝皮书》

  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日前出版《2011北京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2009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233元,"十一五"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10%,尚低于同期GDP增速,且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高低收入比4.33比1

  市总工会2009年对本市职工工资进行的调查显示,北京职工2009年的年平均工资收入约2.68万元,约合每月2233元。蓝皮书指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从2006年的26818元扩至2009年的39087元,最高与最低收入组的收入比从2006年的3.74比1上升到2009年的4.33比1。"2010年,这一收入差距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低收入者月均2000元

  蓝皮书认为,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常住人口的阶层结构看,全国富人的很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已与世界级富豪"接轨";北京又有数量庞大的比较富裕的中产阶层;同时还有下岗工人、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低收入人口月均收入也就是2000元左右,以个人收入计算,年收入也就是2万多元。而根据北京的消费水平推算,一个有房、有车、有孩子、有保姆,又能外出旅游的中产阶层三口之家,人均消费水平至少要5万元左右,此类家庭的年收入水平至少要在15万元以上。

  消费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十一五"期间,本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速度低于收入增速。2006年,本市人均消费支出是1.48万元,2009年增长到1.79万元,2009年比2006年增长了3000多元;而"十五"期间2005年比2001年增长了4322元。2010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考虑这两年的通货膨胀率比较高,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相对放慢了。 从增幅来看,"十五"期间年人均消费的名义增长幅度是9.34%,而2006年到2009年期间,这一增长比例却下降到了7.86%,低于GDP的增速,也低于收入增长的速度,若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实际增长率将更低。

  《蓝皮书》建议: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蓝皮书指出,"十一五"期间虽然本市"最终消费率"有所上升,但是"居民消费率"却下降了。 蓝皮书建议,"十二五"期间本市应采取措施加快居民收入增长,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同时抑制政府消费,避免挤占居民消费,并增加公共财政的支出份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