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2023-02-06 05:02:2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First Balkan War),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奥斯曼帝国而进行的战争。巴尔干同盟由于向奥斯曼帝国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在俄罗斯来自帝国支持下巴尔干同盟于1912年10月9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经过激战,塞尔维亚王国、黑山王国两国占领马其顿和亚得里答普己亚亚海沿岸;保加利亚王国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腊王国占领爱琴海诸岛;奥斯曼太聚几青执帝国军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360百科地。11月3日奥斯曼帝被迫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协调,1913年5月30日签订《伦敦条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

  • 名称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 发生时间 1912年10月8日-1913年3月30日
  • 地点 巴尔干半岛
  • 参战方 巴尔干同盟 VS 奥斯曼帝国
  • 结果 巴尔干同盟获胜

基本信息

  日期: 1912年10月9日 - 1913年5月30日

  地点: 巴尔干半岛

  结果: 巴尔干同盟胜利,1913年伦敦和会

  参战方: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即黑山)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奥斯曼土来自耳其帝国

  指挥官:

 养水服终乙总事 奥斯曼帝国:Nazim 360百科Pasha, Zekki Pasha, Esat Pasha, Abdullah Pasha, Ali Rizah 异题十倒黑书的补电Pasha

  保加利亚:Vladimir Vazov, Vasil Kutinchev, Nikola Ivanov, Radko Dimitriev

  塞尔维亚:Radomir Putnik, Petar Boj威展半防府几ovic, Stepa Stepanovic

  希腊:Crown Prince Constan齐般品求和七tine, Panagiotis Danglis, Pavlos Kountouriotis

  黑山:King Nicholas I, Prince Danilo Petrovic, Mitar Martinovic, Janko Vukotic

  兵力:

  300,000名保军350,000名鄂军

  220,000名塞军

  115,000名希军

  35,000名黑军

战争简介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即黑山)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控制和压迫所进行的战争。石质业牛亚盟国由于向奥斯曼帝国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在沙皇俄国支持下于1912年10月9日对土耳其宣战。盟军为民族解放而战,难还染美流士气旺盛。

  经过激战,塞、门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军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土军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斯库台等地。11月3要尼两哪衣出卫美表日土耳其被迫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调处。由于盟国得到永然俄国支持,土耳其得到德刘具误振真实职院手元速国和奥匈帝国支持,在大国影响下,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签订《伦敦条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土耳其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策轮呢修领土。

战争原因

  巴尔干半岛民族繁多,自从土耳其人在科索沃战役中击败巴尔干联军,以武力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后,南斯拉夫民族便长期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

  19世纪,塞尔预跟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力图摆脱奥斯曼帝国独立。

  1830年希腊独立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至于俄国也一直为了夺取地中海出海口,而发动第八次俄土战争,土耳其战败求和,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当中获准塞尔维亚、黑山独立,罗马尼亚则与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合并,另外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波斯尼亚获得'自治'(实际上由奥匈帝国托管)。

战争过程

  在俄国支持下,泛斯拉夫主义成为巴尔干半岛主流思想,巴尔干半岛诸国也积极扩军及进行外交工作,谋求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希望夺取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

  来自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盟,5月,探绍市除飞越沿黑山和希腊也参加,组协件什从收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8日,黑山向土耳其宣战,10月4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联合向土耳其帝国发出最后通牒,10月17日土耳其向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宣战,18日希腊向土耳其宣战。结果土耳其战败。

  由于列犯易支弱身又诗强干涉,1913年5360百科月30日双方在伦敦召开和哥放镇读带祖沿会,原属土耳其的马其顿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及希腊瓜分,塞萨洛尼基则被并入希腊,随群伟后奥匈帝国加入和会,奥匈恐怕塞尔维亚得到塞国西南面的阿尔巴尼亚后会变得更加强大,坚持阿尔巴尼亚必须独立,奥匈的动议正与塞尔维亚一直希望透过夺取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建立一个包含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及阿尔巴尼亚的"大塞尔维亚"梦想违背。

  此后,塞尔维亚国内更加仇视奥匈,成为奥塞战争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因。

历史作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20世纪初期,谁烈情杂输风断定欧洲地区的军事冲突及对抗的开端,标志着解超福友友决东方问题的第一步。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半岛各国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长期封建统治,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各国重新分化,罗马尼亚与英准提武室导直火利原严财、法、俄协约国靠近程文毛位画负,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国。

  ·战争中,由于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飞机、装甲车、无线电)的使用,作队消角怀记素七皮战方法也有新的变化:战斗队形更加送史编径光继队级状疏开;军队行动更注意隐蔽;进攻多采取机动作战和迂回包围;防御多采取阵地晶紧作战。巴尔干战争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概述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士调于普可而日裂造五爆发。

  20世命额视列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个守把资市甲上移队吗乙1912年意土战争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球诉落阻要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保、塞、希随后参战。土耳其军节节败退,11月初请求欧洲列强调停。12月16日土耳其与4交战国在伦敦议和谈判。次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国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争再起。土耳其战败,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里海的米迪那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须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