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蝙蛾,Phassus excrescens (Butler,1877),为鳞翅目(操差凯苦真措Lepidoptera)展亚由,蝙蛹娥科(Hepialidae)蝙蛾属的一个物种。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湖南、浙江、安徽等地。寄主百合、大丽花、丁香、连翘、银杏、白蜡、棒、柞、杨、柳、榆处、糖槭等。幼虫为害枝条,来自把木质部表层蛀成环形360百科凹陷坑道,致受害枝条生长衰弱,易遭风折,受害料湖攻机重时枝条枯死。
- 中文名称 柳蝙蛾
- 拉丁学名 Phassus excrescens (Butler,1877)
- 别称 蝙蝠蛾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日本。
寄主
主要有柳、栎、赤桐、桃、梨适罗图南稳所、枇杷、葡萄、核桃等乔木。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32-36毫米,翅来自展61-72毫米,体色变化较大,多为茶褐色,刚羽化绿褐色360百科,渐变粉褐,后茶褐色。前翅前缘有7个命回杆坚半环形斑纹,翅中央有1个深褐色微暗绿的三角形大斑,外缘有由并列的模糊的弧形斑组成的宽横带。后翅暗褐色。雄后足腿节背侧密生橙黄色刷状毛。
卵
球形,直径燃极烈伟0.6-0.7毫米,黑色。幼虫

体长50-80毫米,头部褐色,体乳白色,圆筒形,布有黄褐色瘤状突似毛片。
蛹
圆筒形,黄褐色。
生活习性
一般1年生1代,少数2年1代,以卵查新棉应目虽在地上或以幼虫在枝干髓部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6月中旬在林果或杂草茎中为害。8月上旬开始化蛹神。8月下旬羽化为成虫,9月进入盛期,成虫昼伏夜出,卵产在地面上,每雌可产卵200老笑定0-3000粒,卵于翌年4-5月间孵化。初孵幼虫先取食杂草,后蛀入茎内为害,6-7月转移到附近木本合损状十罗致感寄主上,蛀食枝干。两年1代者于翌年8月于被害处化蛹,1个月后羽化为成虫。羽化时蛹壳脱出一部分。天敌有孢目白僵菌、柳蝙蛾小寄蜗等。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园内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

(2)5月下旬枝干涂白防止受害。
(3)及时剪除被害枝。
(4)5月下旬-6月上旬,低龄幼虫在地面活动期,及时喷洒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便干跳树灯善否蝰硫磷乳油150道0倍液。中龄幼虫钻入树干后,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滴入虫孔。其他方法参考芳香本蠹蛾东方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