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泉镜花

2023-01-29 20:25:0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泉镜花(いずみ きょうか,Izumi Ky犯众审互皇洲ouka,1873年11月4日-1939年9月7日),日本小说家。原名镜太郎。 主要作品有《夜间巡警》《外科室》《妇系图》《歌行灯》等。

1873年,出生于金泽市下新町二十三番地,从小受到来自传统艺术的熏陶,曾在教会学校北陆英和学校受教360百科育。青年时期证担向职打山请由于爱好文学,拜在作家尾崎红叶门下。1893年,发表处女作《冠弥左卫门》。1895年,发表《夜间巡警》和《外科室》,受到好评,被视为"观念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妇等顾期种景额形行类系图》(1907)、《歌行灯》(1910),是他的代表性作品。1909年,参加后藤宙外等人组织实洲风村土维底是的文艺革新会,标榜反自然主义文学。大正年代发表了《天守物语》、《棠棣花》和《战国新茶渍》等剧本,被称为唯美主义戏剧的杰作。他以追求美的观念和浪漫主义灯卫迫浓广果丰富了日本文学。1937年,成为帝国艺术院院士。在1939年7月发表了绝笔之作《缕红新草》,9月即去世,终年六十六岁。

  • 中文名称 镜太郎
  • 外文名称 泉镜花(いずみ きょうか,Izumi Kyouka)
  • 别名 泉镜花(笔名)
  • 国籍 日本
  • 民族 大和

人物履历

  1873年(明治六年)11月4日,作为家中长子生于金泽市下新町二十三番地,父亲是雕金和象牙工艺师。1880年(明治十三年)4月,进入浅野川对岸的来自东马场养成小学学习(现金泽市立马场小学);日常乐衷于临摹草双纸上的图案。

  1884年(明治十七年)4月,升入金泽区高等小学;6月,随父亲参拜石川郡松任(今石川县松任市)的行善寺,拜接积双议乐供改效加谒摩耶夫人像,后来摩耶夫人也成了泉镜花终生的信仰;同年,转入美国人创办的传教学校真爱学校(后更名为北陆英360百科和学校)。

泉镜花

  1887年(明治二十年)5月,从北陆英和学校退学,备考第四高等中学。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考试落榜。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4月,在友人租住的公寓初次读到尾相围崎红叶的《二人比丘尼货旧门香价蛋为色忏悔》,受到感动。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兰钱朝时的理)夏,读到红叶在《读卖新闻》上连载的《夏瘦》,坚定了成为小说家的志向;11月,立特含境核志拜入红尾崎红叶下,奔赴东友息皮临板跳束京,但是找不到门路,过了将近一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尝了下层人民的痛苦。

  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得到了亲戚的引荐信,得以拜入尾崎红叶门下。亲周也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10月,在京都《日出新闻》上连载处女作《冠弥左卫门》;12月,因老家被烧毁,暂时回乡罗上先经批站图封亲非;同年,得到尾崎红叶亲赠笔名"镜花"。

  1893年(明治二十六年两冲规左少底句东除山)8月,因患脚气而回乡疗养;10月,赴京都游玩,遇到同在当地旅行的红叶,获得旅费资助而返回东京。1894年(明缺原村音易银吧治二十七年)1月,父亲病逝,回乡,见家中一贫如洗,几度想到自杀;同年,将习作《义血侠》《钟声夜半录》《贫民俱乐部》等寄送给红叶,获赠评论并得到激励;9月,上京;11月,经过尾崎红叶批改的小说《义血侠血》连载发表。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12月,《义血侠血》经川上音二郎改编成话剧《泷白丝》,在浅草驹形剧场首次公演。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2月,从红叶家搬至位于小石川户崎町的大桥乙羽的寓所,担任博文馆的编辑工作;4月,于《文艺俱乐部》发表《夜间巡警》,第一部作品集《某》由春阳堂出版;5月,在《太阳》上发表合而斗矿评论《爱情与婚姻》;6月,于《文艺俱乐部》卷首刊载《外科室》,受到田冈岭云赞赏,并被岛村抱月称为"观念小说",由此作为新晋小说家,一举闯入文坛;7月,于《北海道新闻》连载《贫民俱乐部》。

  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吧述船送宁起双厂)1月,在《国民之友》发表《琵琶传》,于《太刘能溶掌阳》上刊登《海城发电》;2月,发表《化银杏》,然而,对于这三部作品当时负面评价多;5月,搬到小石川区大冢町五十七番地,并从老家接来祖母、弟弟同住,并开始连续在《文艺俱乐部》上发表《一之卷》至《誓之卷》等六部自传小说;11月,开始于《读卖新闻》上连载《照叶狂言》。

  1897年(明治三十年)12月,于《文艺俱乐部》发表《髯题目》,备受瞩目。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1月,户籍移入东京。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月,于《活文坛》上发表《名媛记》,与小栗风叶等人一道成为春阳堂正社员,担任《新小说》编辑一职;2月,于《新小说》上发表《高野圣僧》;8月至9月,于《大阪每日新闻》上连载《三枚续》;11月,在《新小说》上发表《葛饰砂子》。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4月,于《新小说》发表怪谈小说的代表作《记事簿》。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1月,单行本《三枚续》由春阳堂出版,插图为画家镝木清方所做,此后泉镜花著作的插图多由镝木清方所绘;8月至9月上旬,因胃病转入逗子樱山疗养。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10月30日,尾崎红叶因胃癌离世,泉镜花作为弟子代表出席葬礼,并致悼词。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5月至10月,在《国民新闻》上连载《续风流线》;9月,《高野圣僧》在本乡座首演。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在《大阪朝日新闻》上连载《三枚续》的续篇《式部小路》;7月,因肠胃病恶化,搬到逗子田越疗养,超出计划地停留了3年之久;11月、12月分别于《新小说》上发表《春昼》与《春昼后刻》,逗子疗养期间,沉迷于李长吉的诗作。1907年(明治四十年)1月至4月,在《大和新闻》上连载《妇系图》;7月,《风流线》在本乡座首演;10月18日,出席西园寺首相的文人招待会。

  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1月,《草迷宫》由春阳堂出版;2月,返回东京,搬到曲町土手三番町;4月,于《早稻田文学》发表《黄昏之味》,在《新潮》上发表《罗曼蒂克与自然主义》,表明了反自然主义的立场;6月20日,举办第一届镜花会,该会是以喜爱泉镜花的读者为中心的畅谈会,至1911年期间共举办过八次;9月,《妇系图》在新座首演。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4月,出席由笹川临风、中岛孤岛等人结成的反自然主义文艺革新会;10月,经由夏目漱石的斡旋,开始在《东京朝日新闻》上连载《白鹭》,至12月完结。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1月,在《新小说》上发表《歌行灯》;5月,搬至曲町区下六番町;10月,《三味线渠》在永井荷风主编的《三田文学》上发表。

  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10月,应歌舞伎大师喜多村绿郎之邀,前往大阪。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1月,以大阪之行为素材创作《南地中心》,在《新小说》上发表。1913年(大正二年)1至3月,在《演艺俱乐部》发表戏剧《夜叉池》;6月,在俳句杂志《杜鹃》主办的能乐欣赏会上结识久保田万太郎。1914年(大正三年)9月,单行本《日本桥》由千章馆刊发;10月,剧作《汤岛境内》(《妇系图》补遗)在《新小说》发表。

  1915年(大正四年)1月,于《新小说》发表《樱花殉情》;4月,在《文艺俱乐部》上发表《新通夜物语》;5月至12月,于《女性世界》上连载《星之歌舞伎》;10月,《游里集》由春阳堂出版。

泉镜花

  1916年(大正五年)7月,《夜叉池》首次在本乡座上演;11月,与水上泷太郎结识。1917年(大正六年)9月,于《新小说》上发表剧作《天守物语》,该作品被称为泉镜花剧作的最高峰。1920年(大正九年)5月,在《人间》上发表《卖色鸭南蛮》;6月,因《葛饰砂子》影视改编一事,与谷崎润一郎会面;同年,与芥川龙之介相识。

  1921年(大正十年)2月,《蜻蛉集》由国文堂书店出版。1923年(大正十二年)9月,遭遇关东大地震,为躲避火灾,连续两天两夜露宿街头,避难中,开始创作《露宿》并于10月发表在《女性》上。1924年(大正十三年)1月、2月,分别在《女性》上发表《小春之狐》与《汤豆腐》。

  1925年(大正十四年)5月,《新小说》临时增刊号上刊登了特辑《天才泉镜花》;7月,春阳堂版《镜花全集》共十五卷开始编订出版,历时一年。1926年(大正十五年)1月,在《女性》上发表剧作《战国新茶渍》;11月,赴金泽旅行,时隔25年再次见到妹妹八重。1927年(昭和二年)7月,芥川龙之介自杀,镜花出席葬礼并致追悼辞,失去这位忘年知己,对镜花打击颇深。

  1928年(昭和三年)1月,于《Sunday每日》上发表《啄木鸟》,于《电影时代》发表与梅村容子的对谈《一问一答》;3月,患肺炎;5月23日,在日本桥藤村举办第一届以泉镜花为中心的恳亲会"九立九会",会名源于九元九十九钱的会费,该会每月23日举办,一直延续到泉镜花去世当年的八月;11月,赴修善寺温泉游玩,宿新井旅馆,此后,常去热海及修善寺疗养。

  1929年(昭和四年)5月,到能登和仓温泉游玩,夫人及目细照同行;7月至11月,于《时事新报》上连载《山海评判记》。1930年(昭和五年)1月,出席热海市的尾崎红叶祭;3月,出席"复兴大东京座谈会";9月,于《文艺春秋》上发表《木之子说法》。1931年(昭和六年)11月,赴金泽旅行,宿金泽市柿木畠藤屋。

  1933年(昭和八年)3月,弟弟斜汀在德田秋声经营的公寓去世,此事使泉镜花与秋声间长年的不和有所缓解。1937年(昭和十二年)1月至3月,于《东京日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上连载《薄红梅》;6月,当选日本帝国艺术院(现日本艺术院)会员;12月,于《中央公论》上发表《雪柳》。1938年(昭和十三年)4月,到热海水口园游玩;11月初,咳痰且带有少量血丝。

  1939年(昭和十四年)4月,为佐藤春夫的外甥竹田龙儿与谷崎润一郎的长女鲇子的婚姻做媒;7月,强忍病痛创作《缕红新草》发表于《中央公论》;8月,被诊断出肺肿瘤;9月7日,与世长辞;10日正午出殡,午后3点在芝青松寺举办葬礼,后葬入杂司之谷墓地,戒名"幽幻院镜花日彩居士",由佐藤春夫撰写。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泉镜花出生于石川县金沢市下新町二十三番地。 父亲泉清次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雕金师。泉镜花的祖父在官府里当差,祖母家开有制售针器的老字号店铺。母亲铃是江户葛野流一个鼓乐艺人世家--中田氏的女儿。 他的外祖父中田万三郎在加贺县担当"手役"(能乐鼓师的一种)。泉镜花的舅舅松本金太郎是宝生流有名的能乐师, 舅舅的儿子长也是能乐界的名人,长子たかし作为夜莺派徘人之一也在俳坛小有名气。 泉镜花从小请母亲讲解《草双纸》的插图,听邻居的女孩儿讲述在金泽留传的口碑传说。这些对其后年的文学创作影响颇大。

  1882年(明治十五年)12月24日,母亲铃生下妹妹八重后,便撇下一家五口离开了人世。丧母之痛改变了泉镜花的一生。母亲铃去世时年仅二十八岁。当时,大妹妹加贺只有五岁,弟弟丰春也还不到三岁。日子渐渐过得愈来愈艰难,不得已,父亲便把刚出生的妹妹八重送去了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哺养。1884年(明治十七年),也就在泉镜花十三岁的时候,大妹妹加贺也被人收做养女。少年的泉镜花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成长了起来。

泉镜花《汤岛之恋》

  婚恋

  1899年1月,泉镜花在砚友社的新年宴会上邂逅神乐坂的艺伎桃太郎(本名伊藤铃)。关于这一天,仅在年谱上简单写下一句"与伊藤铃相识"。与母亲同名的伊藤铃,无疑对他来说是意义非凡的。12月,《汤岛之恋》由春阳堂刊发,主人公蝶吉的原型便是伊藤铃。

  1903年3月,泉镜花搬到牛人神乐坂二丁目二十二番地,得到好友资助为铃赎身,二人开始同居生活。4月,尚在病中的尾崎红叶得知泉镜花与艺伎同居后大怒,唤来泉镜花与斜汀训斥至深夜。泉镜花只得暂时与铃分开,直到尾崎红叶去世后才成婚。

个人作品

  泉镜花共有300余篇作品 ,下表为他的主要作品:

  年份

  名称

  体裁

  年份

  名称

  体裁

  1893

  《冠弥左卫门》

  小

  1906

  吗手史去《春昼后刻》

  小说

  1894

  《义血侠血》

  小说

  1907

  《妇系图》

  小说

  《乱菊》

  小说

  1908

  《草迷宫》

  小

  《黑壁》

  小说

  《黄昏之味》

  小说

  1895

  《夜间巡警》

 来自 小说

  《罗曼蒂克与自然主义》


  《外科室》

  小说

  1909

  《白鹭》

  小说

  《秘妾传》

  小说

  1910

  《歌行灯》

  小说

 直垂安 《钟声夜半录》

  小说

  《三味线渠》

  小说

  《贫民俱乐部》

  小说

  1911

  《朱红360百科日记》

  小说

  《妖怪年代记》

  小说

  1912

  《南地中心》

  小说

  《爱与婚姻》

  评论

  1913

  《夜叉池》

  剧本

  1896

  《琵琶传》

  小说

  井场镇印介备《海神别墅》

  剧本

  《海城发电》

  小说

存确孙减希是组了  1914

  《日本桥训换常兰础

  单行本

  《照叶狂言》

  小说

  《汤样老粉观村任酒岛境内》

  小说

  《蓑谷》

  小说

  1915

  《樱花殉情》

  小说

  《一之卷》

  传记

  《新草赵著角晚通夜物语》

  小志变路分脚殖九室最

  《誓之卷》

  传记

 耐春 《星之歌舞伎》

  小说

  《龙潭谭》

  小说

  1917

  《天守物语倒配轴迅草控香象苗

  剧本

  《化银杏》

  小说

  《卖色鸭南蛮》

  小说

  189尼帝双呀海础条过型上7

  《髯题目》

  小说

 错长曾聚清同报马加 1919

  《因缘之女》

  小说

  《化鸟》

  小说

  1920

丝总  《瓜之泪》

  小说

  《清心庵》

  小说

  检代1923

  《露宿盟送围级促语编

  小说

  1898

  《莺花径》

  小说

  1924

  《小春之狐》

  小说

  《嗜蛇》

  小说

  《汤豆腐》

  小说

  《五棵松》

  小说

  《眉隐灵》

  小说

  1899

  《汤岛之恋》

  小说

  1926

  《战国新茶渍》

  剧本

  《黑百合》

  小说

  1927

  《山海评判记》

  小说

  1900

  《名媛记》

  小名著

  《河神的千金》

  小说

  《高野圣僧》

  小说

  《手枪的使用万错考开剂方法》


  《三枚续》

  小说

  1928

  《飞剑幻影》

  小说

  《葛饰砂子》

  剧本

  《啄木鸟》

  小说

  1901

  《记事簿》

  小说

  1930

  《木之子说法》

  小说

  1902

  《离别河(女仙后记)》

  小说

  1931

  《贝壳中的河童》

  小说

  《妖僧记》

  小说

  1932

  《竞菊》

  小说

  1904

  《风流线》

  小说

  1934

  《斧琴菊》

  小说

  《续风流线》

  小说

  1937

  《薄红梅》

  小说

  1906

  《式部小路》

  小说

  《雪柳》

  小说

  《春昼》

  小说

  1939

  《缕红新草》

  小说

  以上资料整理自  

创作特色

主题思想

  浪漫主义

  泉镜花的作品,既带有传奇性的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还具有日本古典文学雅致的用语风格,并融入了欧洲风格的写作技巧,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的特殊表现。他的文学的基调是:古典而浪漫、追求永恒的女性之美。

  这种文学特征主要是源于他的生长环境及家庭背景。泉镜花父亲为雕金和象牙工艺师。镜花从小受到日本传统艺术的熏陶,母亲的家族则多出大鼓师、能乐师之辈。镜花九岁时,母亲病世。这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为此,他的多部作品都无不流露出一种对亡母的热爱和思慕之情。

  爱情至上

泉镜花雕像

  在对待爱情问题上,泉镜花一味追求爱情至上。这在封建道德观念的残余仍十分顽固的明治社会里,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叛逆。他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美丽善良的下层妇女的典型人物形象。表现了她们对爱情和自由的强烈渴求。镜花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真实的,同时也是悲剧性的。她们的结局或者是惨死,或者是被折磨成狂人。这些被明治社会埋葬了美好理想的人物形象,也体现了作者镜花本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抗拒世俗

  中日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由此,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副产品的劳资问题所引发的矛盾日益加剧,社会动荡开始浮出水面。 资本主义带来的动荡不安、压迫与贫苦,封建陋习的束缚与限制,使人民大众只能被迫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一出出的社会悲剧与罪恶令每一个清醒的文学青年忍无可忍。 被视为观念小说代表作品《夜行巡查》便是泉镜花的发指之作。他将真实的感触熔入字里行间,白描地、纪实地刻画了世间百态。

艺术特色

  叙事视角

  在泉镜花长达47年的文学创作中,其小说的叙事视角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过程。泉镜花的小说从上帝式的全知叙事视角起步,不久即与之背离,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取而代之。之后,他曾一度向全知叙事视角回归,但最终还是第三人称限制叙事视角"异军突起",势拔头筹。泉镜花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内涵"丰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视角"颠覆"了现代小说的叙事规则。决定其叙事人称更迭的潜因是日本文学大潮的影响、作品风格以及泉镜花自身审美取向的转变。

  音乐语言

  泉镜花的小说充满音乐般的流动感和节奏感。延旋排叠的韵律,化作情绪性的叙述语言,震荡着读者的听觉神经,拨弄着读者的心弦。泉镜花文体的节奏感、韵律感不单单来自于"谣曲"文,而且也受到了包括评书、单口相声、"净琉璃"等许多以"说"为主的说唱艺术的影响。泉镜花小说的语言自成一体,代表了日本近代文坛文学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其文体深刻地影响了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等日本文坛巨匠。其语言浓缩了音乐般流动的韵律、纷至沓来的意象、句与句的跳跃等诗歌特有的风格,具有诗的韵味。

镜花父子像

  口碑传说

  泉镜花的幻想世界是与民俗世界紧密相联的。泉镜花300余篇作品中,近一半出现过妖怪或幽灵,真可谓民俗世界的大花园。不言而喻,幽灵或鬼怪作为幻象出现的背后隐藏着民间传说的影子。泉镜花对于口碑传说的接受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童年时从邻居的姐姐们处听到的口碑传说。这类传说的大部分是在金泽传承的,也包括在能登、白山一带流传的部分传说;一是成人后获取的有关口碑传说的信息,以及通过阅读《远野物语》等有关民间传说的书籍获得的知识。其中也有泉镜花年轻时旅游,特别是在几次往返家乡和东京途中听到的。这类传说以石川、福井、岐阜为中心,流布在白山山脉周边地区。

  梦幻世界

  泉镜花的妙处所在是他能把梦幻描写得像现实发生,而把现实营造得如梦幻一般,人妖混杂、生死交融、人世冥界通行自由,完全是一种出神人化的境地。在他的作品里总是弥漫着一种潮湿的半梦半醒的气氛,让读者心中原有的界线丧失殆尽,但却看不出有什么制造的痕迹,那绝对是自然的流露。这源于镜花自身的信仰,他深信冥冥之中的某种神秘力量在支配着这个世界。

人物影响

  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手法虽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众多的作家,但被赞誉和推崇的只是创作艺术,在思想性方面却一向被指责为落后于时代。镜花文学被视为"异端文学"始终被排斥于主流文学之外。在泉镜花辞世三十几年之后,日本文学界又掀起了重新评价泉镜花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的运动,随之,日本文学界充分肯定了泉镜花以独特的浪漫主义文学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卓越贡献,并确认其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超越了时代的天才的杰出作家"的地位。

人物评价

  为明治大正文艺开辟了浪漫主义大道,浓艳胜似巫山雨意,壮烈赛过易水风光。(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评)

  可以说,泉镜花一生都是在偏见与误解中度过的,其生前不曾有过真正了解他和他的艺术价值的人。(日本当代小说家三岛由纪夫评)

  日本到处都是花的名胜,镜花的作品则是情趣的名胜。(日本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评)

  泉镜花与谷崎润一郎这两位作家的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的文学创作,从立意、手法、以至文体等方面都达到了公认的他人无法效仿的高超境地。不仅如此,他们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在瞬息万变的文艺思潮中,几度将被吞没。而他们那独特的创作文风、精湛的艺术手法却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一事实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奇迹。(日本学者、泉镜花研究家松村定孝评)

后世纪念

  纪念馆

泉镜花纪念馆

  位于下新町2番3号的"泉镜花纪念馆"是镜花旧居,后经扩建翻修,成了一座两层楼高的、具有江户风情的建筑,对外开放。

  纪念奖项

  泉镜花的故乡金泽市为了弘扬泉镜花一生杰出的艺术成就,于1973年在泉镜花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专门创设了泉镜花文学奖。每年在全国范围评选,奖励在文学上有特殊贡献的作家和作品。

  • 特殊参考资料张晓宁.论泉镜花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日本学论坛,2006,(第1期). 高乎宇宙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