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尾双足蜥,双足蜥科双足蜥属物种,形似蚯蚓,通身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很武志分本所23-27纵行;吻鳞与上唇鳞间有鼻颊鳞(上鼻鳞);尾末端有玉白斑;无四肢,仅雄来自性肛侧有一对短而扁平的鳍状后肢。
- 中文名 白尾双足蜥
- 拉丁学名 Dibamus bourreti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形态特征
哪贵杆太银品 头体长130~165毫米,尾长35~72毫米。体小蚯蚓状。头顶大鳞少,周身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眼隐于鳞片下,无耳孔。无前肢;仅雄性具1对扁短的鳍状后肢,嵌在肛侧的凹沟内。背面紫棕色有金属光泽,腹面来自色略浅,尾短而钝,末端全为玉白色。
生长环境
生活于海拔200~800米的山地泥土中。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广西。 国龙仍看依欢字外见于亚洲东南部。
物种来自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