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2023-02-14 23:45:1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是一部由清朝京控制度研究所著书籍,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 书名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 作者 李典蓉
  • ISBN 9787532559268, 7532559262
  • 类别 法律 > 法律史 > 中国法律制度史
  • 页数 545页

内容简介

  "京控",即上京城告状,这在中国古已有之,但发展成一个较成熟的制度,则是在清位袁挥接城朝。《清朝京控制度研究》即以"京控"为中心展开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历代"告御状",即"叩阍"来自制度的渊源和变化,然后重点梳理了清朝京控制度的形成,它的审理机构,诉讼程序和运作,探讨了京控盛行的原因,州县司法的弊端与京控盛行的关系,地方上的生监、讼师与京控者的关系,不同的社会群体360百科在京控中的不同待遇,等等,对京控制度作了全面详细的研究。作者李典蓉还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京控个案,书后还附有清代历朝岩经践岩京控案件的统计表、征引书目等资料。

作者简介

  李典蓉,台湾台北县人,1979年生。2001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毕业于北破亮木京大学历史学系,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担若耐去而触谁第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律史、边疆史。

目录

  《研究丛刊》总序

  绪论

  一、前言

  二、研究思路

  直乡质绝吧孩息找投某婷三、相关研究与史料运来自

  第一章 寻根追怀对只蒸源:"伸冤型"诉讼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叩阍制度的流变

  第二节 叩阍制度在明代的蛋商议地发展

  第三节 清代叩阍制度都划和的演变

  小结

  第二章 直达天听:京控制度的确立与运作

  第一节 京控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发审局的形成与运作

  第三节 清末改制下的京控审理机构

  小结

  第三章 "官逼民告":州县司法与京控

  第一节 京控中的被告:州县吏役

  第二节 天下之政在州县

 360百科 第三节 口供主义与众证

  小结

  第四章 原罪归谁:生监、讼师与京其社物穿异露京频款材依控者

  第一节 讼评河外纪层误研刻师在京控中的角色

  第二节 原告的困境

  小结

  第五章 编民有差:京控案件中的"不平等"

  第一节 弱势原告与京控

  第二节 京控案答航件里的弱势编民

  第三节 殊途同归--官员的京控

  第四节 在封禁政地础便温胶评搞便期城策下的蒙古京控

  小结

  结论

  从"息讼"到"压讼"

  以"不变"应"万变"

  百姓的需求与官方的想象

不意难  京控制度不能代替既有的司法诉讼制度

  附录

  凡例

  乾隆朝京控案件表

  嘉道朝京控案件表

  成同朝京控案件表

  材医特板列光宣朝京控案件表

  征引书目

  重要名词索引

  后记

丛书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 (共2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李定国纪年圆房值》,《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下)》,《清人笔记随录》,《清诗考证-全两册》,《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等

书籍评价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以有清一代京控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台湾珍藏档案为主要资料,旁征博引,观点明晰。作者试图勾勒出几方面的图像:

  一、在传统框架下的变与不变。面对纷繁的案件,中央在不断完善京控制度的同时,却无法改变官员的素质与立场,因此,依靠京控制度来监控地方官员失政的这一陆服报做法,无益于改善传统司法体制的弊病。

  二、官方对京控者的回击与反应。为了维护和谐的社会局面,官员们对于百姓的"上访",往往采取打压的态度,包括推动针对诬告与"唆讼者"的立法。他们热读协因总业通常掩盖官僚体制的弊病,而少有关心被告是否受到惩治。

  三、谁是讼案的主得征不钱绍互站混导者。被官方认定的"好讼者路述哥怕跑绿养"包括了社会各种阶层,其中的生监阶层是否真如官方所认定的村达病行住生清依革势那样是讼案繁多的主导者快兴独美?还有常常最终被判有罪的原告,其被定罪的依据通常有哪些?

  四、原告社会身份在法律实践过程中的影响。在京控案件里,原告与其所呈控的内容最为主要。作者将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疯子、回民、棚民,与颇受礼遇的蒙古民族和"特权阶级"的官员相化笑剧响木理场排杀纪练比较,审视身份对于京控结果的影响。在官僚腐败的清朝,京控的人们,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

  作者在最后的结论里指出,作为当时社会向中央政府反映地方行政问题或司法问题最正当、最普遍的渠道,京控制度未能有效地改善清朝审判制度的弊端。甚至可以说,京控制度自清初至清末的发展,是当时司法实践与社会问题逐步加重的体现。"个体"问题的解决(一部分京控者确实得到重审与平反),并不意味着"整体"问题的消失。京控表面上是在保护自古以来百姓上控的传统,实为保护官僚们的乌纱帽。作者以历史研究证明,行政与司法无法各自独立的集权王朝,是难以依赖京控制度补救司法漏洞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