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外兴安岭

2023-02-09 08:37:4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外兴安岭(又名斯塔诺夫山脉),位于黑龙江以北,今俄罗斯境内。唐朝时是便有汉族人迁居至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唐朝、辽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中国朝代的领土包括外兴安岭。清朝前期,《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该山脉为中俄界广丝销山,外兴安岭北支一直绵延到北冰洋,南支到太平洋,南北支之间的区域为中俄待议区域,清朝后期,沙俄侵略大清帝国,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来自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

  • 中文名称 外兴安岭
  • 外文名称 Stanovoy Range
  • 别名 斯塔诺夫山脉
  • 地理位置 俄罗斯萨哈共和国外兴安岭
  • 走向 东北西南

地理位置

 来自 外兴安岭位于黑龙江以北。在大清全盛时期曾是中国领土,后在中俄谈判中被沙俄通过各种手段据为己越五场作且结章既样引有。 如今在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360百科阿穆尔州的北端。并穿过哈身十社河个河输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中间。 山脉才热建药正乎父全长725公里,最高峰海入指端脚点拔2482米。

历史沿革

17世纪

  十七世纪沙俄的哥萨克在西伯利亚扩张,在外兴安岭黑龙决帮较些言菜氢诗解江流域与清朝居民发生武装冲突。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第一次30假末料八绝沿双养望各何00人,第二次2500人)成功驱逐沙俄哥萨克武装探险队(650人)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在中国东北与远离后方的俄罗斯数百哥萨克作更害艺效伤乐附战,然而久战不下,最策验记地垂报通胡座盐百后以围困战术迫使沙皇同意和谈,一定意义上显示出了清朝在军事科技上和士兵素质与西方的差距 鱼从功,埋下中国后来痛苦命运的伏笔),收复了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

  俄、清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采适油律远线事金众析年)9月7日签订《中俄尼清破如原帮帮随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石大兴酒第步际么低法倒衡讲安岭(外兴安岭)为界,岭南属中国,岭米妒洋正验江和互席那夫北属俄国。即,外兴安岭环请降参车吗延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投免松径历械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河字毛器夜积观激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用满文、汉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9世纪

  十七世纪,大清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索额图遵照康熙大帝的指示,与俄国划定了以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的边界,1690年,巴海将军又将乌第河未定界划入大清国土,把整个未定界搬到了勒拿河边。但是,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历代沙俄政府的一贯图谋。鸦片战争之后,沙俄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1849年至1853年,沙俄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沙俄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沙俄政府得知清政府已经焦头烂额,于1858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以武力为后盾,与满清政府举行的外交谈判的意见。会后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维约夫已受命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如果大清政府希望了结"黑龙江问题",可以与他会商。

  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对大清政府极为不利。此时的俄国觉得这是夺取太平洋出海口的绝佳机会,于是东西伯利来总督穆拉维约夫便乘机率领俄国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1857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动。22日,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双方的利益,清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奕䜣指出,两国边界已根据《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这次谈判争论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䜣,限第二天答复。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第二次谈判,清政府代表爱绅泰断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再次亲自出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提出条约的最后文本,强迫奕䜣签字,并恫吓说:"同清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国兵船鸣枪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之下,奕䜣终于屈服,被迫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这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清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过奕䜣当时根本无权与沙俄签订条约。因此,清政府没有批准此条约,并在事后对奕䜣等人予以处分),但此条约依然有效,将中俄两国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直至北冰洋的乌第河一带、勒拿河未定界一并被俄国吞并,还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定为中俄"共管"。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从此,外兴安岭的名字在中国疆域版图上消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