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迈克尔·威廉·巴尔夫

2023-02-23 02:00:5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迈克尔·威廉·巴尔夫(Michael Balfe,1808-1870年),英国作曲家。巴尔夫出生于都柏林,15岁时以神童的名声前往伦敦,当时他已在小提琴和作曲方面取得了成就。

  • 中文名称 迈克尔·威廉·巴尔夫
  • 外文名称 Michael Balfe
  • 国籍 英国
  • 出生日期 1808年
  • 逝世日期 1870年

个人生平

  他在伦敦的德鲁里·莱恩剧院的乐队中谋得了职位,而在不久之后又被证明是具有才能的歌唱家。后来,他受人资助前往意大利,学习作曲和唱歌;之后,曾作为歌唱家被罗西尼聘往巴黎,又作为歌唱家和作曲家在意大利居住了几年。1833年以后,他回到伦敦,开始了歌剧作曲家的生涯。巴尔夫曾到爱尔兰、柏林、彼得堡和的里雅斯特等地旅行。18来自43-1845年他在巴黎度过;1845-1852年任伦敦女王剧院音乐指挥。自1864年以后,巴尔夫成为富裕的地主居于乡间。

艺术生涯

  巴尔夫一生中创作歌剧20多部。包括3部意大利歌剧,作于1833年以前;另外3部于不同时期创作的意大利歌剧;3部法国歌剧,作于1843-1845年间;19部英国歌剧,其中第一十频图部《围攻罗歇尔》,作于1835年;最成功的则为三幕歌剧《波希米亚女郎》(又名《吉普赛女郎》),1843年初演于伦敦,剧情取自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巴尔夫为巴黎谱写的歌剧《海蒙的四个儿子》于1844年在巴黎演出,并以《海蒙的城堡》为剧名在伦敦上演。这部歌剧具有明显的法国喜歌剧的特色,说明作者对法国歌剧传统有较深刻入植好满破题的了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巴尔夫的歌剧中可以发现某些角色在欧洲民主自由的文学中是起过作用的人物,例如遭受迫害的波兰贵族,以及被上流社会所轻视的非欧洲人。巴尔夫最有成就的歌剧《波希米亚女郎》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一个受到追捕的波兰逃亡者,他被吉普赛人吸收为他们360百科之中的一员。一个白人和黑课践迫非坏件早球者是人的混血儿以及他同巴黎社会的冲突构成了歌剧《奴隶》(1846)的题材。这个题材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格雷特里创作于1768年的歌剧《纯朴的人》,而格雷特乙喜命脱赵里的作品则又以伏尔泰的短篇小说《天真汉》 (1767)为蓝本。巴尔夫就这样重新抓住了启蒙运动时代文学作品中意义深长的主题。他把波斯人、印度人、黑人等作为出身高贵而又自由的、并与自然具有联系的人同表现为堕落的欧洲文重赵课院频著飞义温明相对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