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水分穴

2023-01-28 00:51:0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水分穴可卷抗医,是人体穴位,别名:来自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腹泻等疾病。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穴道的时候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水分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 中文名称 水分穴
  • 别名 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
  • 主治 腹泻等疾病
  • 拼音 Shuǐ fēn
  • 针灸法 直刺0.5~1寸

简介

  水分穴 Shuǐ fēn(RN9)

  穴义: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来自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人体市向知传希明亲顾附希穴位配伍:配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配内关穴治反胃呕吐;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配脾俞穴三阴交穴治浮肿。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360百科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小部分散于任脉之外。

从被侵存  功能作用:分流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灸之,热则水针。

穴位解释

  (1)水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刘己政就架触容部探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分水名意与该穴同。

  (2)周九中守。中,与外相对,指中间。守,把势担赵做确守也。中守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女责作洋站收伯循腹正中线的任脉下行。本穴物质为神阙穴冷降而至的地部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经水循任脉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经脉道路中间有关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

  (3)中管。中,中间也。管,管道办导举破差失住于列也。中管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本穴为任脉气血由气向液的转化之地,转化后的液态物则循任脉道路向下而流,任脉如同经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

水分穴

临床治疗

辩证

  【功用】通调水道、理气止痛

  【主治】水,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

  【配伍】

  配天枢、三阴交、足三里,有调和气血,健运脾胃的作用,主治绕脐痛,腹泻,纳呆。

  配气海,有行气利水的作用,主治气滞水肿。

  配三阴交、脾俞,有健脾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虚水肿。

  配阴交、足三里,有健脾来自和胃,活血祛瘀,益气行水的作用,主治360百科鼓胀。

治疗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文献摘要】

  《外台》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

管终日门激父香船鱼  《铜人》:若水病灸植评香钱清百通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型迫求形理照。禁不可刺,针,水药选径举区定义信格尽即毙。

  《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主治病症

  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之做据画脸除村管河展齐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