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田紫草

2023-03-01 17:45:4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田紫(拉丁学名:Lithospermum arvense L.)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

一年生草本。根稍含紫色物质儿具。茎通常单一,高1丝粮术元过七举5-35厘米,自基部或仅上部分枝有短糙伏毛。叶无柄,倒披针形至线形,长2-4厘米,宽3-7毫米,先端急尖,两面均有短糙伏毛。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及新疆。生丘陵、低山草坡或田边。朝鲜、日本、欧洲也也协有。

  • 中文名 田紫草
  • 学名 Lithospermum arvense 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来自一年生草本。根稍含紫色物质。茎通常单一,高15-35厘米,自基部或仅上部分枝有短糙伏毛。

  叶无柄,倒披针形至线形,长2-4厘米,宽3-7毫米,先端急尖,两面均才吸龙岩害阶坏快坏香另有短糙伏毛。

  聚轴总怀举绍导伞花序生枝上部,长可达10厘米,苞片与叶同形而较小;花序排列稀疏,有短花梗;花萼裂片360百科线形,长4-5.5毫米群局状沿头抗气措有,通常直立,两面均有短伏毛,果期长可达11毫米且基部稍硬化;花冠高脚碟状,白色,有时蓝色或十格顺议淡蓝色,筒部长约4毫米,外面稍有毛,檐部长约为筒部的一半,裂片卵形或长圆形,直立或稍开展,长约1.5毫米,稍不等大,喉部无附属物,但有5条延伸到筒部的毛带;雄蕊着生花冠筒下部,花药长约1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柱免促组清座著蒸你头头状。小坚果三角状卵球形,长约3毫米,灰褐色,有疣状突起。花果期4-8月。

生长环境

  生丘陵、低山草坡或田边。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来自林、辽宁、河北、山东、山深电统方准顶田运概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及新疆。朝鲜、日本、欧洲也有。

繁殖执松千方法

  用种子繁殖,分秋播和春播。秋播从种子采收后到11月上旬地上冻为止,秋播第二年4月初开始萌发,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全苗。春播3月至4月上旬进行,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苗。春播种子必须进行低温处理,让胚发育成熟,如果将种多干播,当年不出苗。 

  1、育苗360百科法:4月上旬播种,先在苗床浇水则粮并妈场尽适随传,待水渗下后撒播激法异坐级太直敌委积井种子,覆土1cm余,经常保持潮湿,15-22天出苗。苗高6-10cm时,移植于大田,岩渐孩行距30cm,株距10-15cm,稍压后浇水。 

  2、直播法:清明前后播种,条播,按行距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播后进行镇压。苗高6cm左右时间苗,株距10-15cm。

栽培技术

  1、中养最火践诗脱可程试收耕除草:移栽或直播出苗后,当苗高5厘米时要及时中耕除草,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一般每年进行3~4次,做到田间无杂草,最后一次要进行培土防止倒伏,并有利于越冬防寒。

  2、间苗、定苗: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按株距5厘米,去弱留强;苗高15厘米时进行定苗,株距8~10厘米。

  3、灌水排水:遇员呼余她春旱时应及时浇水保苗,成株尽药触很抗旱能力强可少浇或不浇水,7~8月雨季时要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害。

  4、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苗期应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第钱少一次每667米2追施人尿1500千克,饼肥50千克历喜洲攻衣朝船春级曾亲。当苗高30厘米时,每667米2追施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第二、三年施肥量要稍有增加。

  5、已明工继蒸里等觉呼摘蕾:当成株抽出花蕾时,应尽步民感油早摘除花蕾,使养分集中于根系,提高根的产量与质量。

病虫防治

根腐病

  高温或多雨季节发生。根部腐烂,地上茎叶枯萎。

  防治方法:

  ① 雨后及时排水。

  ② 清除病株并烧毁,用石灰粉对病穴进行消毒。

  ③ 用1%硫酸亚铁浇灌病穴况场斯进行消毒。

叶斑病

  危害叶片,叶上形成不规则病斑。

  防治方法:

  ① 及时拔除品除优病株。

  ② 用1:1:100倍收办优费年列万或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

  紫草的虫害有蛴螬、蝼蛄、地老虎、象鼻虫,可人工捕杀或用毒饵诱杀。 

  防治方法:

  ① 及时拔除病株。

  ② 用1:1:100倍波尔多液防治。

主要价值

  凉血,活血,简同在烟行识小互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②《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

  ③《药性论》:治恶疮、瘑癣。

  ④《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⑤《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⑥《医林纂要》:补心,舒肝,散瘀,活血。

  ⑦《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⑧《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