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达信

2023-02-12 00:24:3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达信(Taksin,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汉名郑信,又被称为郑昭(泰语中"昭"有从另总百科货王之义) 、披耶达信。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开国君来自主(1767年12月28日-1782年4360百科月7日在位)。

达信父为华侨,母为泰顶些神矿人。幼年被阿瑜陀耶王朝财政大臣拍耶节悉收为义子,稍长便任正随率绝职宫中,曾任达城、甘烹碧城城主定铁果部机。缅甸军攻灭阿瑜陀耶王朝告克布时,达信率领五百余人证注这两站自任滑突围,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击退缅军。在他的指挥和激励下,泰国军队不到半年就收复故都。1767年,他登基为王,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王朝-吞武里王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并用三年时间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泰国。1782年在内部纷争中被部下所杀。

达信在位娘板那青微15年,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被誉为18世纪泰国的民族英雄,有吞武里大帝、达信大帝之称 。1951年,泰国政府规定每心权极宜法候怎绝细年的12月28日为"郑皇" 。泰国还建有"郑皇达信纪念碑"、郑王庙等建筑,以示纪念 。

  • 本名 达信(Taksin)
  • 别名 郑信、郑昭、披耶达信、郑皇
  • 所处时代 18世纪
  • 出生地 阿瑜陀耶
  • 出生日期 1734年4月17日

人物生

官位晋升

  达信父为华侨,母为泰人。达信自幼被阿瑜陀耶王朝财政大臣拍耶节悉收为义子,取院协迎泰名信。

  达信13岁完成了全部课程,由义父拍耶节悉大臣为之举行"剃顶髻"(男孩留一发髻于头顶,将发髻剃去后,即表示已成年;同中国古代"束发"的意义相似)。剃顶髻仪式完成后,就落发为沙弥,并前往阿瑜陀耶城(即大城)外地去的三枣炼柜殿寺(W来自ATSAMVIHAN)继续研习佛典与巴利经文。还俗之后,义父就将达信送入内廷充当国王侍卫。

  毋隆葛国王对达信爱护有加,除令其再研习泰文与巴利文之外,还学习汉文、印度文和缅文。

  达信21岁时,义父拍耶节悉大臣再为他举行落发为比丘仪式,拜葛沙瓦寺通理高僧为师;出家为僧,共计三夏,然后还俗,仍任内廷官职。

  年轻的达信,不但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多,而且勤勉好学,所以后来登上王位后,能够自己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此外,他还360百科精通律志和兵法,骑术高明伟别热挥呢殖款势办,能操多种武器。

  达信在毋隆葛王时代曾先后出任以下官职:

  1、任巡抚官,代表国王到泰北各城巡察,判决有关案件,为民伸冤除害,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2、出任达城副官,协助城主处理有关法律事件;自此时开始,不再是内廷官员。

  3、原来的达城城主去世后,即出任城主之职;任职期间,全心全力从事发展工作假自宁,使达城成为当年一个繁荣的城市。

  后获封爵为披耶,晋升达城军政长官,故泰国史书称之为达信或披耶达。

临危受命

  毋隆葛什他地热欢顾风王驾崩后,亿卡塔王继位,招达信回京师,赐任甘烹碧城城主(甘烹碧为当年一重要国城)。尚拉审区说速三械述吸未上任,突然传来缅甸大军入侵,围攻阿瑜陀耶;亿卡塔王于是令达信留京师,协助御敌。1764年,缅王孟驳乘虚而入,进占泰国北部,发动全面进攻。

  暂留京师的达信,多次领兵与敌军交战,但是士无斗气,军备巩境、武殃拜承犁器不限适原植留态威子武能接应。达信见大势已去,决定率领五百士兵,于1766年1月3日突围而出,向东海岸地区前进,途经纳空那祖交械星少觉压育、巴真、北柳、春武里,冲当映后欢提著白举客然后到达罗勇城,并据之为基地。

  再说,自从缅军包围阿瑜陀耶城以来,一些未被缅军征服的城镇,皆拥兵自重,宣布独立,造成了割据的局面。缅军围城共十四个月,终于在1767年4月间攻陷阿瑜陀耶城,掠走大批居民及财物,并将该城付之一炬,出情宜顺检采征更掉暹罗王遇难,阿瑜陀耶王朝几近覆灭。阿瑜陀耶沦陷后,达信分析当时局势,认为要光复国土,当说型续派以扩大基地为先,于是率领精兵,攻占尖城(即今之尖竹汶府)。时为1767年6月。在此期间,集合暹罗军民和华人,造船扩军,以图再起。

  1767年10月,达认副具求职批精提换信乘缅军回师北撤之机,率领船队沿海道进入昭披耶河,直逼代缅军镇守京城的蒙人将领苏基部队,破其营寨并收复阿瑜陀耶京城。

  因遭缅军协心受台验密末各该洗劫,人口和财物损失甚重,王宫寺院也被焚烧殆尽,达信漏剃骗在湄南河岸的吞显川收觉势聚识省武里建立新都,开创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达信被拥立为王,同年12月28日加冕,华人称之为郑王(即郑昭)。

光复大城

  达信以尖城为复国基地,在1767年的雨季期间,制造军舰,召集泰、中壮男,入伍为兵。

  达信分析当年割据局势,认为有志统一国家,南面皮与让称王者,必须先驱逐外寇。

  于是雨季才过,达信即率领士兵五千,战舰百艘签奔遥晚,自尖城出发,是年11月间,军至湄南河河口,先收复吞武里城,然后逆流而上,直捣阿瑜陀耶城缅军扎营重地-三菩提树营;缅军不能对抗排行端青校,雄欠兆大败而归。缅军占领阿瑜陀耶,前后共七个月。

  达信完成驱逐外寇,光复国土大业时,年仅34岁。

建设国家

  达信驱逐缅军后,认为缅军对阿瑜陀耶地理形势了若指掌,且阿瑜陀耶远离海口,对外通商贸易并不方便。而吞武里城(今泰国曼谷)面积虽小,却有"威猜巴硕堡"为屏障,都城条件,符合当时形势,且接近海口,对外贸易,比较有利;如遇强敌入侵,不能对抗,可退回尖城。于是,达信遂下决定定都吞武里的计划。

  在重建国家的过程中,达信定了以下重要措施:

  一是召集臣民。召集在战乱中散居各地的臣民,汇合吞府,共商建都大计;食粮缺乏时,向外来商船购买米粮,解决民生问题。

  二是完成统一。达信认为割据局势对国家不利,一旦地军入侵,各自拥兵自重,必定不能拒敌;于是北征南讨,历时三年,终于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三是加强国防。由于阿瑜陀耶沦陷,生民涂炭的惨痛经验,且当年的缅甸国势尚强,军队比泰国壮大;为了拒敌,达信一朝,先后还得同缅军交战多达十次。因此,加强国防,是达信重建家园中的一个重要策划。

  四是开拓国土。完成国家统一后,1771年间,达信亲自率兵占领了柬埔寨,任效忠他的柬国大臣主治国事;柬埔寨遂成为泰国藩属一直至1778年。此外,1774年间,又先后征服了喃奔、帕、难、兰那、老挝等城。因此,达信一朝的国土,北边拥有老挝境内的万象、銮巴茫;南边统领甲兰单、单卡奴、沛武里;东边拥有老挝、高棉湄公河地区,窥望越南边境;西边国土远达缅甸的毛达玛、塔威马力、禾脑悉。

  五是维护佛教。达信在位十五年间,对继承文化艺术,尤其是维护佛教的事,仍不遗余力;如令谕自各地搜集大藏经文,建造佛寺和重新组织僧迦律制等措施。

遇害身亡

  达信在位后期,忽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又沉迷于佛教。

  1782年,国内故都阿瑜陀耶城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封建主斗争,王朝中以昭披耶却克里为首的上层人物指责他理政失当而给予治罪,达信被迫逊位,昭披耶却克里自立为王,并迁都至湄南河东岸的曼谷,建立了曼谷王朝,延续至今。同年佛历4月6日,趁机用檀香木将他打死,时年48岁。

为政举措

军事

  达信即位后,征服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恢复了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并于1774年-1775年击退缅军的再次进犯。

外交

  致力于发展与清朝的经贸关系,1768年7月,派一华商到中国,请求清政府敕封。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泰国)使节到清廷朝贡。1781年,达信派出一个庞大的使团,分乘11艘大船满载货物前来中国访问,并进行贸易。

事典故

  广东潮汕澄海乡间流传一个"十八缸咸菜"的传说。

  相传达信建没拿杨首生制良国称王的时候,家乡专门派人前往泰国相贺。乡人临走时,达信赠送了18缸礼物,叮嘱乡人回去后分赠父老乡亲。众人回到船上急欲知道郑皇所赠的是来自何物,打开缸盖只见缸缸都装满咸菜,众人一气之下把这些陶缸扔到了海里,只带回其中一缸。

  回到家乡,大家都来看郑皇的礼物,把缸中之物倒出,只见上面是一层咸菜,下面全是闪闪发亮的金银珠宝。原来郑皇怕乡人路上遇到海盗,便在缸口盖上咸菜以掩人耳360百科目。乡人见状懊悔不迭。

  这最后一离批视安论宣算武侵课片个咸菜缸还保存在郑氏钢间统划若族人的家中,族人当它是传家之宝,轻易不拿出示人。这是一个大肚小口的棕色大陶缸,缸身布满螺旋样凸起的花纹,与常见的咸菜缸不同。

人际关系

  父亲:郑镛,清朝广东澄海县华富村人,青年时到泰国定居。

  母亲:泰女洛央。

后世纪念

泰国

  为纪念其功绩,在今吞武里府大罗斗圈的生个力银希意培广场中心至今耸立着达信的骑马铜像。

  1951年,泰国政府以达信登位的12月28日定为纪念日(即"郑皇节"),并建培哪志场试毫衡己立郑信铸像。 1954年4月17日,泰国政府正式为达信铜像举行落成朝祭大典,并有两日连宵文娱活动,曼谷王朝第粮等细日氢九世王普密蓬·阿杜德亲临主持铜像揭幕与朝祭仪式。同年的12月28日,为达信登基纪念日,普密蓬·阿民重包秋医位杜德国王再次亲临主持献花圈朝祭仪式。自此以后,泰国政府就定于每年的12月2明校能改外构另哥告8日举行达信朝祭大得团乎天苗典,并循例在铜像地区,举行两天两夜的文娱活动。

  此外,泰国政府在泰国湄南河西岸的双子都市吞武里城,建立了郑王庙(Wat Arun),又称为黎明寺(Temple of the Dawn),是达信的寺庙,也是泰国王家寺庙之一。

中国

  故里

  达信的籍贯是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华富村。华富村郑氏宗祠门侧有一副对联:曾与帝王为手足,欣收天子作门生。这座老宅建于清雍正年间,门内两间三合土的房子已经破败,早已无人居住。达信的父亲郑达就出生在这里。而达信的衣冠墓则在村外一个池塘旁,被澄海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泰国诗琳通公主专程来到这里拜谒达信衣冠墓,并将一顶绢制王冠送给当地政府,随同的泰岁第族露称旧资修界坏空国华侨还赠送了一尊达信骑马铜像,仿曼谷吞武里广场上的巨型达信铜像制成。

  墓地

  达比到女突信(郑信)衣冠墓位于广东省汕班破点车头市澄海区北面的上华镇华富村。达信死后,他的亲属把他常穿的泰服、华服各一套,运至故乡安葬,建成郑信衣冠墓。该墓后被毁,于1985年重修,墓碑题"暹罗郑皇优达达信大帝衣冠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