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竹枝词·江畔谁人唱竹枝

2023-02-20 09:30:5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白居易于公元819年所作,叙写听唱《竹枝》歌及其感受。原诗四首,这是最后一首,写听江畔唱《竹枝》。通组息令批造律实李按州司马"词苦"诗中流离迁谪之悲,响彻《竹枝》组歌中的辛酸心声溢于言表。
  • 作品名称 竹枝词·江畔谁人唱竹枝
  • 创作年代 中唐
  • 作品出处 七言绝句
  • 作者 白居易

作品信息

  【名称】《竹枝词·江畔谁人唱竹枝》

  【年代】中唐

否目判衡面临点娘经木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竹枝词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注释译文

  【注来自释】

  竹枝:即《竹枝》歌,流行于巴、渝间的民歌;

  断咽:断续呜咽,使人悲伤;

  迟:此指心识段列款都迟缓凝滞;

  调苦:曲调凄凉悲苦;

  缘:缘于,因为;

  词苦:诗中含寓流离迁谪之悲愤;

  通州司马:指白居易好友、诗人元稹。

  【译文】

  不知何人在江畔唱起那《竹枝》歌;

  一声声断续呜咽,迟缓凝滞;

  奇怪这曲调何以凄凉,却是因歌词满含悲伤;

  所唱的多是通州司马元慎的"词苦"诗。

作品鉴赏

  《竹枝词》原为巴、渝间民歌,唐诗人顾况、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有拟作,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歌咏地方风物习俗及期露男女恋情。

  前两句写不知何人在江畔唱那《竹磁的存众反旧背营作宁天枝》歌,前声曲断咽后声调算财械给间苏少千克迟迟,状写《竹枝》歌法,声360百科口宛然。后两句写诗人始悟曲调凄苦,因所唱多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词苦"诗。通州司移般粮右具露场图马,指白居易好友、诗人元稹(字微之)。元稹任监察御史时,因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江陵士曹参军,后迁通州司马,遭遇类似白居易。他在通州心情甚悲愤,(白居易曾有《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安慰他)因而可能亦曾拟《竹枝》抒离础卫山来总其"沉愁"(白诗缺治语),因而,此诗虽语言通俗流畅,却防蛋四往孩还医述她帮节并不失于率直,而颇得蕴藉之神。

作者简介

  白居易

  (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商马绝口林合为时而著,诗歌不设迅航希月赵天重酸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鸡照马规义争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文流传极为广泛,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2800牛试装友没即西本叶关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最多八哪鱼希神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