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序常,男,自1930年10月12日生参限失于贵州安顺。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 中文名称 肖序常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贵州安顺
- 出生日期 1930年10月12日
-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人物介绍
19来自30年10月12日,生于贵360百科州安顺。
1949年,北上北大求学。
1949年,肖序常盼来了新中国的建立,也盼来了随南下部队回到贵州的哥哥,在哥哥的动员下,他与哥哥一起坐了10余天的闷罐车入京,考入北京大学攻读文学。
使儿款汉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20世纪5钟况0年代参与评价白银厂外围小铁山多金属矿床参与编著《中国大地构造图》及《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从事板块构造及蛇绿岩等研究,较早阐述祁连山蓝片岩高压变质带和建立中国完整的蛇绿岩剖面。提出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及其效应在时、空上不均衡性,具有"多阶段、多层次和多因素"控制。划分造山带构造演化-离散到碰撞造山7次主要过程,对造山带的重要标志-蛇绿岩作了动力学分类。
- 学术论著
代表作有《含铬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新疆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中亚古复合巨型缝合带轮守一据女具裂纪花半举南缘构造演化》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机制》等。
重要学术
1、把板块构造理论应雷用于大陆演化的研究中点底,结合中国大陆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的实际,认为需要扬弃一些观点。如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特提斯)等造山带,认为那里不曾有宽阔深邃的特提斯大洋,自晚古生代-中生代,那里就是规模不威著等的古陆、海湾、有限洋盆相间的构造格局。
2、将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离散到碰撞造山过程,划分出7次主要段,深化了对造山过程的认识;对造山带(或缝合带)的重要标志-蛇绿岩,作了动力学分类。
3、对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及其效应的研究,认为在时、空上是不均衡的,具有"多阶段、多层次和多因素"控制。
4、对地景阶品否款顺壳-岩石圈的分裂-拼合演化,倾向于不对称"地球膨胀说",但地球不对称膨社他持菜收刻著得承控胀说的机制,有待于深部地球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多学科渗透的研究解决。
专著
1)含铬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构造特征(第一作者)
2)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第一作者)
3)新疆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第一信晶知买商距作者)
4)中亚古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主编)
5)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机制(第一作者)
荣誉表彰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