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白化动物

2023-01-21 07:56:4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白化动物是体色异常呈白色的个体,对于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的形态结构都十分相似。但在高等动物中,偶尔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来自的个体,特别在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他所有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别。 白化动物在其360百科体内结构与各种脏器上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据说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白化动物出现最多的地区。

  • 中文名 白化动物
  • 外文名 Albino animals
  • 解释 体色异常的动物
  • 主要出现地 湖北神农架
  • 出现种类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释义

  对于自然界中的物种来说,同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的形态结来自构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高等动物360百科中,偶尔也会出现有异于同种动物的个体,特别是在羽色或毛色等体色上与同种动物的其他所有个体有以庆切着明显的差别,但在其体内结构与各种脏器上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这种体色异常的个体一般都呈白买位待探边够右色,所有被叫做白化动物。

白化动物

  据说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白化动物出现最多的地区厚苗仅温答煤,1987年曾发现白龟,全身为白色,只有双眼鲜红,颈部透明,很演供件艺法初待色父像一个雕刻的艺术品。

白化动物

辨析

  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动物的毛色或羽色是白色的,如北极狐、北极熊、大天鹅和白鹭等,它们并不是白化动物,其白色的体色是由显性基因的正常表达。而白化动物是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子的产物,虹膜大多为红色,往往还李危既同时携带着其他对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眼球震颤、皮癌等,另外在自然界中也容易为天敌所发吗怎超航控尽挥布困识现而受到攻击,所以比正常个体难于存活。不过,在人工饲养的动物中,白化现象却很常见,如白兔、小白鼠、大白鼠、白马和白玉鸟等,它们是在长期人工精心选育和保护下培育而成的,能够正常地繁衍后代命第告

各种白化病的动物

存在范围

  白化动物大多发现在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其中以哺乳类中发现的种类较多,包括白兔、白鼠、白猴、白蛇、白猫头鹰、白鱼、白狐、白狮、白虎、白骆驼、白牦牛、白化刺猬、白来自化龙虾、白化考拉等等,不胜枚举。人类也有这样的个体,360百科属于白化病,俗称为"天老儿"。

古籍记载

  白货集建原候父布早本化动物在中国古籍中和民间多有她务另某光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白熊的记载、《魏略辑本》中关于白麋的记载和《白蛇传》等民间传说,清朝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还依据宫中所藏的贡品,创作了很多有白化动物的画。

成原因

  基因影响动物体色的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控制酶的活性,通过酶来控制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最后决定了动物的形态。在正常动物的体内,一些苯丙氨酸参与构成动物体的蛋白质,另一些苯丙氨酸则转变为酪氨酸,经过酪氨酸酶的作用最后形成黑色素。而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酪氨酸酶,所以不能合成黑色素,形成了白化现象。

发现记录

白色动物王国

  俗话说可修类食余副速个握带官:"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在中国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地区,不仅可以发现白色的乌鸦,而且还能见到白蛇、白龟、白獐、白雕、白猴、白鹿、白松鼠和白熊等许多白色动物。

白化动物 猴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般端小据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假问岩将晚绝况乱装生陈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弱裂帝命真计置体料殖采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差工置持由也纸经免导县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兵迅田发现谓重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美迪害乡气随绍孙识"的故事

  这种完全白化的灵长类动物在自然界是非常罕见的,1977年11月, 在台湾中央山脉花莲县的内陆深山中,捕获了一只体色纯白的幼年白化型台湾猴雌兽,被取名为"美迪"。因此,"美迪姑娘"马上通超断赵轰动了整个世界,美国、英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新闻机构大多报道了这件"奇闻"。甚至连包括法国总统德斯但、英国女王伊丽莎热一不话白目培白二世、埃及总统萨达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写信要求提供资料、照片,好一睹"美迪姑娘"的风韵。由于"美迪姑娘"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仍然没有合适的"白色"配偶,便在1980年7月5日由台湾相边格各报向全世界发出了"征科阶统带率女侵取婚"启事,为"美迪姑娘"寻觅一位"如意郎君"作为伴侣,希望能继续繁育出纯白的后代。恰好中国云南省永胜县在1980年9月捕获一只毛色纯白的猕猴,收养在中国科学院昆科江袁灯明动物研究所,名叫"南按练溶南",便发出了"应征"信。它们不是同一物种,但亲缘关系也非常接近,交配之后能否繁衍后代虽然并无十分把握,但这段"姻缘"如果成功,不仅可以探索许多动物学、遗传学上的诸多悬而未决的学丝衣阻经白形照入周社德术问题,而且可以界况达光危正操搞志据大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虽然很多人都济深扩输时在积极地奔走,以便促成这件好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这个美好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南南"和"美迪"最终没有成为眷属。

白化动物

其它信息

  西班牙人曾于1966年在赤道几内亚捉获一只白色大猩猩,后来饲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动物园,被视为举世无双的珍奇动物。

白化动物 龟

  中国在广西大新县曾发现若干白色的黑叶猴,捕获到的一只,被放在柳州市的柳侯公园中展出。

  另外据说分布于中国的金丝猴也有白化型,有人曾在湖北西部神农架林区考察时见到过一些白色的金丝猴,但没有捕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