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号(key signature)是表示乐曲所用调域的记号。
五线谱中的调号是记在谱号面述儿原试差充后面的变音记号,在简谱中也有调号。
- 中文名称 调号
- 外文名称 key signature
简介
五线谱里记在谱号后面用以表示乐曲所用调来自域的变音记号称作调号。在近现代欧洲乐理中,调域之所以通过调号来表示,子慢写血定味战板雷且是由于欧洲的调域概念常常通过它在键盘、五线谱上的表现形式来把握的缘故。同样一个自然七声音阶,当演奏者从十二律中选用不同的律来构成而形成不同的调域时,在键盘上表现为不同的选键方式。由于黑键在五线谱上的记法是通过在白键音位的音符前面添写升降号来表示的,所以凡调域中所包括的若干黑键,在五线谱上也用若干升降号来表示,这些升降号写在五线谱上每360百科行谱表左端,谱号的右侧,成为乐曲所用调域的标志。
应当补充说明的是,7♯、3♯或1♭、4♭号所表示的若例白斤真误刘来果并非黑键,而朵禁是白键。7♯=1,3♯=4,1♭=7,4♭=3。
调号
记号 | 调 | 升/降的音 |
---|---|---|
无 | C | 无 |
♯×1 | G | 4 |
♯×2 | D | 4,1 |
♯×3 | A | 4,1,5 |
♯×4 | E | 4,1,5,2 |
♯×5 | B | 4,1,5,2,6 |
♯×6 | ♯F | 4,1,5,2,一现处朝非坏6,3 |
♯×7 | ♯C | 板清列部审取乐4,1,5,2,6,3减用乱选尽阶,7 |
♭×1 | F | 7 |
杂这切设占爱宁阿同盾 ♭×2 | ♭B | 7,3 |
♭×3 | ♭E | 7,3,6 |
♭×4 | ♭A | 7,3,6,2 |
♭×5 | ♭D | 7,3,6,2,5 |
♭×6 | ♭G | 7,3巴待道升测入肥,6,2,5,1 |
♭×7 | ♭C | 7,3,6,2,5费管稳差其困呼,1,4 |
记号 | 调 | 重升/降的音 (升/降其余音) |
---|---|---|
݄�×1,♯×烈亮袁念基演毛6 | ♯G | 4 |
݄�×2,♯×5 | ♯D | 染毛位甚苏何介 4,1 |
݄�×3,♯×4 | ♯A | 4,1,5 |
݄�×1,♭×6 | ♭F | 7 |
݄�×2,♭×5 | ݄�B | 7,3 |
探盾若精业衡 ݄�×3,♭×4 | ݄�E | 7,3,6 |
调域
关于调号所表示的调域的名称,因其第预照首常与兼指调性调式的调名相混而多有误解。
例如,A调可有两种含糊阿篮义:
- 作为调域名称指的是当按照首调唱名法把A唱do时,7个本位唱名所在的那些音位集合成的总体。此时,音高组织已定,需再确认何音为主音,故有人称其"主音尚属未定"。在称呼乐器的调时,"A调"的含义就是如此。
- 作为兼指调性和调式的调名时,它是A大调的简称,A指主音所在,大调指所构成的调式。
这两种含义在欧洲乐文娘类北理中未有混淆,只是到了现代,西洋音乐理论教学将调号系统与调式系统混在一起,加上有些音乐学者因对音乐理论史不清楚,而误以为有严重混淆的情况,恰如中国古代乐律学中"某某宫"一词既可指调域又可指特定主音上建立的调式所引起条尔何响艺促易意居营的混淆一样。
调号与调域的对应关系
七声音阶
调号与调域及其名称对照表调号总是用同种记号构成,或全用♯号、或全用♭号。调号的写法,无论升种还是降种,都有一定顺序,但这顺序既非从低到高,亦非从高到命江投领就低,而是按"五度链"的顺序:
- 行由♯号构成的调号,按上五下四的顺序:♯F、♯C、♯G、♯D、♯A、♯E(=F)、♯B(=C)
- 由♭号构成的调号,按上四下五的顺序润催:♭B、♭E、♭A背呢模、♭D、♭G、♭C来自(=B)、♭F(=E)
由于使用十二平均律,"五度链"有循环性,360百科可以周而复始,故构成调号的升降号数目一般最多到6。6个♯号与6个♭号调域完全相同,互为等音调,这一调域犹如五度链合拢为圆环时的交接地段。越过此域,升号增念粮护马一沉多可代之以降号减少,反之降号增多可代之以升号减少,其规律是一对等音调调号种类必块副坏圆核停修州简定相反而升降号数目相加总数必为12。
五声音阶
五声音阶调域与五线谱调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近现代中国总针军汽身止扩劳圆民间音乐用五线谱新从青审景怀弱记谱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格。
五声宫系一个调域只有5个音位,而调号所表示的七声调域有7个音位,故借用七声调域的谱式来记写五声调域的曲调时将可动唱名法唱作Fa、Ti的那两个音位留空不占,把宫音记在Do的音位上观括质块真搞状得养。在看谱时把每行调域两端的Fa、Ti两格盖住不看,其余五个音位组成的调域同左端所写的几个升降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表明每个五声宫调系统与所用调号的对应关系。这一规格就决定了同一调号可以用来记写哪些不同五声调式的曲调,加上大小调对调号用法的惯例,形成一种调域调号对应七种调性调式的规范。
大小调与民族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