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磷溪镇

2023-03-09 16:02:5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磷溪镇,隶属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 ,地处湘桥区东南部,东沿七屏山与官塘镇交界,东南接壤汕头市澄海区,西南濒韩江东溪同江东镇对岸相望,西北毗邻湘桥区桥东街道和意溪镇使每变弦药医己江诗,东北山区紧连饶平县樟溪镇和铁铺镇。 行政来自总面积76.4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磷溪镇户籍人口8985360百科7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潮安县第四区。1958年9月,撤第十三区,成立磷溪公社。1983年7月,称磷溪区。1987年3八聚降定种留月,称潮州市磷溪镇。1992年,称潮安县磷溪镇。 201查绝表移验右始既师3年6月28日,撤销潮安县,设立潮们孙名衡超安区,并将原潮安诗呢成总反金察线告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理。 截至到展军处应直认行2020年6月,磷溪镇辖1个社区、3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溪口村。

2建大够女设传019年,磷溪镇有工业企业14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费汽选边质活改吗有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 中文名称 磷溪镇
  • 行政区划代码 445102111000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
  • 地理位置 湘桥区东南部

建置沿革

来自  1949年10月潮安县解放后,全县划分八区,磷溪与官塘、铁铺当时合并为第四区,区址在官塘石湖。

  1952年5月,本镇域从四区划出建第十三区,设区址于溪口"荣裕大厦",辖今全镇的30个村360百科及潮州市桥东办事处的黄金塘、六亩、卧石、社光、涸溪等管区。

  1953年,十三措况英式原区分十三乡。

  1955年5月,十三区改称磷溪区。同年,割出西马桥归意溪镇。

  1956年2月撤区并乡,原磷溪区撤消,十三个乡并为四乡。实列刑句充同年,在四乡中先后成立了3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消有全然老包座你推(简称高级社)。其中,磷溪乡13个。

  1956年12月,磷溪乡、西八乡合并称磷溪乡,福塘乡、旸坑乡合并称福塘乡。

  1957年,划出涸溪归潮州镇。

  1958年9月,磷溪乡、福塘乡合并成立磷溪人民公社。下属设置管区及营连排组织,后编为章福、塘边等33个大队。

  1959年因建岗山水库,岗山村民迁居六亩大队。

  1961年4月,磷溪公社以原二个乡分为磷溪、福塘二个公社。同时,部分大队按资员迫民乙深李训统爱硫村分开自成大队。

  1963年,磷溪、福塘二个公社又并为磷溪公社,辖原41个大队并为24个大队(此后又有部分大队分拆)。

  1979年,割出黄金塘、六亩、卧石、社光四大队归潮州市桥东公社

  1983年7月撤消人民公语范款持采星必加社,恢复区建制,磷溪公社改称磷溪区,原30个大队分别改称为乡。同时,部分乡恢复传统名称。

  1987年3月磷溪区改称为磷溪镇,辖区30个乡分别改为村。

  1990年,塔后村从仙河村分拆出来,磷溪镇辖31个村。

 席供督加款灯应困适达 2013年,磷溪镇划归湘桥区管辖。

镇情介绍

  2002年,磷溪镇党委、政府病断雷积极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引导全镇人民抓住机遇,利用优势,积极探索,拓展磷溪经济发展路子。一是做活做好农字文章。突出城郊区位优势,着力推广名、优、稀无公害果蔬的种植。引导、推广种植绿色蔬菜,全镇已有蔬菜种植基地10多个,其中介菜种植项目还得到省的扶持;引进新加坡杨与清承爱桃、泰国杨桃等优质品种的种植,继续提高杨桃、香蕉、橙等磷溪名牌水果的知名度,同时着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杨桃高位嫁接改良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磷溪优质杨桃的普及率。2002年,全镇优质杨桃普及率达到90%。镇山内片3个村还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利用优质土壤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水果新品种的种植,这3个村的黄皮、早钟六号枇杷、橙、青梅等的种植已初具规模蒸社采利内巴里。2002年全镇水果种植面积6654亩,年产水果11083吨,蔬菜种植面积12810亩,年产26395吨。二是花大力气搞好基础设建设。2002年以来,借省、市加快山区发展战略的东旧兰鲜够聚风,共筹措900多万元用于水利、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00多万帝族出时念能元用于10多公里长的山内路拓宽工程;投入220多万元用于磷溪中学和侨光中学教学楼建设和教学设备的配套更新;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田排灌条件。三是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致力于镇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大语凯权社会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制假造假的非法行为,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外引内联","筑巢引凤"的开放战略,深化"亲商"观念。镇机关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为企业营造了"零干扰"的发展环境。

基础建设

  磷溪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交通方面:汕汾高速公路引道、安澄公路都经过我镇,辖区内镇道基本实现水泥化,配套路灯的公路达4.8公里。用水方面:全镇拥有一座日供水能力5000万吨的自来水厂,可扩容至日产2万吨。通信方面:已装固定电话12500门。近年来还建成文化站、肉菜市场、水果批发市场、杨图毛具银行、邮电等一批公共建筑,全镇交通、供电、供水、管构程由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全镇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二00五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92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0950万元,农业总产值 20条煤换营证迅爱激970 万元,两税收入647万元。人平收入3356元官钢讲兰氢学标露线航著,全年的用电量达到3000万度。

S231线安澄公路磷溪段

区域发展

  磷溪镇发展形势乐观,镇党政班子和当地干部群众上下同心,一心一意抓经济,谋发展,汕汾高速公路延长线贯穿镇域,潮揭高速公路在镇内开设互通路口,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韩江截流形成的磷溪镇反农田的自流灌溉又为当地创造了新的机遇。

磷溪大道

区域优势

  磷溪是潮州市湘桥区的农业大镇,传统农业遐迩闻名。连年来,镇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良种良法,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全镇形成了优质水果、花卉、冬种蔬菜、优质薯四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享有盛名的大果甜杨桃、溪口 香蕉、生柑等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1万亩。

  磷溪区位优势日益凸现,投资环境前景良好。近年来,磷溪镇委镇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科学规划,进一步解放干群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执法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2005年全镇新增工业企业 10 家,其中规模上企业2家,新增个体户42家 。制鞋业初成规模,工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地理位置

  磷溪镇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东南,距市区5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42分,北来自纬23度38分,东为七屏山,与铁铺镇、官塘镇及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交界;西与潮州市桥东街道相连;西南濒韩江东溪,小延与潮安区江东镇相望;东北为青岚山区,与饶平县接壤。全镇360百科行政区域总面积76.4平方千米,西南部是平原,东北部为丘陵,耕地面积22935亩,山地面积蛋态跟过阿烈求全叶36921亩。全镇辖粉黄容3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2005年12月总人口79653人。

面积人口

面积

  磷溪镇人多地广。总面积为76.4平方千米(即110220亩)。其中耕地22977亩,林地38173亩,园地22161亩,水面9406亩。居民点与独立工镇波大妒根游称延妒养广矿用地7077亩,交通用地1062亩,水利用地1718亩。

人口

  磷溪镇居合架超府体民都为汉族,祖籍分别是于南宋、元末清初从福建江西到此移民定居

  全镇人口总数79000多人(居民人数4000多人),现按地域划分为31个行政村,弦干备拿误十章一个居委会。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79263人。

片告啊侵良然停候特点

  (1)雨味孙船额量充沛,但分配不匀。平均年雨量达到16素第移想策二守跟88.3毫米,每年针毛促零细危治4~9月雨量占全年的84剧后械训宽土军略状%,10月至次年3月只占16%。一年中雨量以6月上旬为最高峰。

  (2)气候温暖,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为21.4℃,每年最高温度是7月曾达38.3℃,最低温度1月13.2℃。每年3~12月的月平均气温大于15℃。只有1月、2月的月平均气温小于15℃。

  (3)日照术行仅径兴查临看充足,差异较大。年日照时数平均1996.6小时仍古某早督情粉营放约

  (4)季风盛行,东南季风为主。春、夏、秋三季盛行东南风,夏季更盛,冬季(11月至次年1月)盛行偏北风。

  (5)常见的灾害天气有决还叫法损存排酒高渐低温阴雨、暴雨、台风、低温霜冻和寒露风。也有龙卷风、冰雹和春旱

  气候特征

  磷溪镇地处亚热带,夏长冬短,有三特点:

  ① 、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2℃左右;

  ②、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毫米左右;

  ③、日照光足,日照时数平均1998.9小时;

  全年气候光军哥热英代温和、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及状末城文胡奏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

行政区划

  磷溪镇位于谓席条证飞文低织晶约程潮州市东部毗邻铁铺镇、官塘镇及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西与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相连,西南部濒临韩江东溪,与潮安区江东镇隔江相望,东北部青岚山区接壤饶平县。

  镇域面积76.4平方千米,辖3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磷溪镇人民政府大门

  磷溪镇人民政府驻溪口,距潮州市5公里。溪口,又名磷溪,因地处北溪上游顶溪仔汇流出口处而得名。溪口大桥连结北溪两岸,东接安黄公路,南通安澄公路,是沟通潮州、澄海、饶平、福建的交通要道。相传村东北的麒麟岭石龙伸过北溪贯于村间,又得名"麟溪",后人写成"磷溪"。宋末创乡,初有沈、夏、巫、吴、陈、何、李、方、薛、曾、邱诸姓。南宋末年饶平饶洋镇石井村人刘建阳迁入后,其他姓氏逐渐星散。现以刘姓为主,少数姓方姓陈。解放前夕属东厢乡,现属湘桥区磷溪镇。因人口众多,行政上分设七个村。

区域所辖

  本镇所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31个村民委员会,由70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

磷溪农村风光

  磷溪社区

  溪口一村:辖溪口一村

  溪口二村:辖溪口二村

  溪口三村:辖溪口三、松脚2个自然村

  溪口四村:辖溪口四村

  溪口五村:辖溪口五村

  溪口七村:辖涵头、田厝2个自然村

  溪口八村:辖世德寨、锦巷2个自然村

  仙田一村:辖仙田一村

  仙田二村:辖马上、里忠围2个自然村

  仙田三村:辖陈厝巷、下里2个自然村

  福聚村:辖郭厝沟、谢厝、上深河3个自然村

  塘边村:辖塘边村

  凤美村:辖凤美、村尾、埔仔3个自然村

  埔涵村:辖埔上、涵井、张厝、施厝4个自然村

  窑美村:辖竹(虫习)、周厝、仙埔美3个自然村

  田心村:辖田心、胡厝2个自然村

  顶厝洲村:辖顶厝洲村

  仙河村:辖仙河、新乡、韦厝3个自然村

  塔后村:辖塔后村

  急水村:辖急水坑、溪头、许厝洲、宋厝4个自然村

  饶砂村:辖饶砂村

  后洋堤村:厚洋堤、下埔洲2个自然村

  仙美村:辖仙美村

  北堤村:辖北山、堤头2个自然村

  旸山村:辖寨内、内洋、上溪、鸿沟里3个自然村

  内坑村:辖内坑村

  美堤村:辖仙美仔、古堤、口美3个自然村

  岗湖村:辖岗湖村

  英山村:辖北坑、顶宫、祖厝角、柿园、东厝、林畔、大人家7个自然村

  西坑村:辖张厝角、西坑、乌树埔3个自然村

  芦庄村:辖葫芦、后塘、赤竹坑、苏石溪、小庄5个自然村

文化习俗

  溪口"穿蔗巷"

  磷溪镇溪口村举行独特的传统民俗--游"蔗巷"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溪口七个自然村家家户户都要拿着挂上灯笼的甘蔗,站在村巷两旁形成一条长长的"蔗巷",迎接近千名村民组成的游行队伍从"蔗巷"中穿行而过。一路上,锣鼓喧天、乐曲飞扬,场面十分壮观。穿"蔗巷"是溪口从清朝年间流传至今的传统民俗。当地盛产甘蔗,村民们以甘蔗挂灯笼,寓意生活像甘蔗一样越吃越甜,事业似灯笼一样红红火火。

溪口

  重阳祭韩愈

  磷溪镇山前片八个乡村(美堤村、仙美村、古堤村、后洋堤村、内坑村、急水村、旸山村、饶砂村)历来都有祭拜韩文公的习俗。据民间传闻,清朝年间,磷溪镇山前片八个村庄经常患水灾,导致大片农田受浸失收。后来有一位县官上任后,组织村民在"龙门关"兴修水利,解决了八个村庄的水灾之困。村民准备为县官修建庙宇作为纪念,谁知这位县官淡泊名利,不愿留名,说要纪念就纪念韩文公。从此,八村村民联手在后洋堤村的堤顶(龙门关外)兴建韩文公庙,以纪念治水之事,同时拟定八个村轮值,主持韩文公的祭典。

  这八个村分别是美堤村、仙美村、古堤村、后洋堤村、内坑村、急水村、旸山村、饶砂村,轮到哪个村主持韩文公祭典,哪个村就会喜庆一番,并向后人讲述韩文公的功绩。

教育

  磷溪镇委、镇政府充分意识到,教育创强是推动全镇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为此,迅速行动,组织人力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方案,从校园基础建设、设备设施配置、教师队伍配备、校园文化创设等方面入手,大刀阔斧推进创强工作。

  磷溪镇从2011年开始,重点对各小学的布局进行调整,期间将北山小学撤并入西坑小学,溪口五村小学撤并入溪口四村小学,芦庄小学撤并入溪口三村小学,塔后小学撤并入仙河小学,溪口七村小学撤并入溪口二村小学。经过不懈努力,磷溪镇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镇有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24所,幼儿园18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基础教育布局合理。

  通过政府投入、社会筹资、引导民间资金办学等方式,磷溪镇多方筹集资金投入教育创强建设,重点改造校舍、基础设施,完善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等教学功能室,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完善校园文化设施。目前,全镇学校各项电教设备和功能室全部按照规范化学校配置。各中小学全面装备计算机室,并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中小学大部分学科使用多媒体教学,全镇教育信息化登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全镇实现校舍楼房化。各校的文化长廊、德育长廊、宣传栏、文化标语、校训、教风学风标志等各具特色。教育文化氛围浓厚。全镇校园的美化、净化得到极大改善。

  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磷溪镇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在今后工作中,该镇将继续优先发展教育,打造磷溪教育优质品牌,开创磷溪镇教育新局面。

中学

磷溪镇侨光中学
  • 磷溪中学(高中)
  • 溪口联侨中学(初中)
  • 侨光中学(初中)
  • 金沙中学(初中)

小学

磷溪镇田心学校
  • 溪口二小学
  • 溪口三小学
  • 溪口四小学
  • 凤美小学
  • 田心学校
  • 仙田星光小学
  • 仙河华侨小学
  • 塘边华侨小学
  • 福聚华侨小学
  • 埔涵华侨小学
  • 顶厝洲小学
  • 美堤小学
  • 西坑小学

磷溪特产

溪口卤鹅肉

  溪口卤鹅肉是溪口的民间特产,口味独特,刘氏的祖先大胆创新,突破原先的五香八角的原配料,使用南姜、红蒜、白糖等原料卤制的卤汤,从而使鹅肉变得香甜可口,原配方是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香精,并且刘氏后代根据人们的口味需求,调整原料的比例,使肉质、香味更加独特。

溪口杨桃

  溪口杨桃、香蕉、生柑皆系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杨桃分酸、甜两类。特点是汁多,肉清脆、酸甜可口,兼具有生津解渴、清热解毒的药物效应。(揭阳人用杨桃浸盐水以治感冒)。近年引进"泰国种":大果甜杨桃:果大、甜脆无籽。原老杨桃树均己采用高接换种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全镇大果甜杨桃种植,改良品种共近4000亩。杨桃年产三造(树上有果实时间长达八个月)。单丛最高产一造近十担产量,畅销汕头、澄海、揭阳等地腌制成品,远销上海。

溪口香蕉

  溪口乡由于土地质丛"土格"深厚、土质好。培植出来的蕉果含水份比其它地方少,蕉肉含胺基酸及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其肉细腻、清甜可口而远近驰名。蕉果大条近百近。单丛二年三造。香蕉具备有凉肠、解喉毒之功能。因而销路极广。上海、汕头、澄海及本市内都畅销。

生柑

  磷溪生柑生产主要是溪口乡。俗语"溪口出名香蕉柑、仙田出名松番薯"。溪口土质肥美,生柑比外地香甜可口。收获期长:从冬至至清明,亩产万多斤。新品种"台红"果大粒重约半市斤,耕作技术的提高可使柑果"子母相见"。近年多引销四川、北京等地。

溪口肉丸

  溪口肉丸是潮州三道确认名菜之一。以"兴有" 肉丸店,以购鲜肉起到煮火候,每个环节都特别讲究。远销至泰国、新加坡、澳门、上海、广州。

仙田松番薯

  仙田松番薯白色条形弯曲块茎。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微量矿物质,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等药膳作用是番薯类的上品。熟薯肉质松冇、馨香甘纯、清甜适口,是餐桌上的佳品。传说自明朝由南洋引进。后仙田一村选优质株系进行茎块育苗,大石码下、哈蟆石下、鹭鸶尘等田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及适中的PH值,种植出来的松番薯特别是新品种七里香更是薄皮幼蒂、肉质细腻、白里透黄,色味香俱全。现种植面积四百多亩,亩产两千斤左右,近年每斤卖至六元多。远销潮州、澄海、汕头、香港、东南亚。

小庄黄皮果

  黄皮果三月开白花,七月成熟,呈蛋形鸡心状,果多鲜吃,其腌制品有消署、消气、去腻之功能。磷溪小庄近20年来,发展名为"乌皮鸡心"的黄皮果品种。

  一百六十多年以前,小庄一农户便植有一棵"乌皮鸡心"的母树,后来小庄的家家户户,都用嫁接的方法种植"乌皮果"。现在福建、留隍以及潮汕地区内所有的"乌皮果"种都是从小庄取种而繁植的。

  现小庄黄皮高峰盛产期日产七千斤左右。由于小庄水土得天独厚,使"乌皮果"具有多种优良特性:

  A:"乌皮果"皮呈黑色,外地"乌皮果"黑而不明亮。收成一天便于工作光泽消退。而小庄的"乌皮果"的光泽发亮度可持续保持三天时间。

  B:遇雨天不易爆裂。果实成熟期,由开天气干燥或降雨其它品种黄皮果会七、八成爆裂,而小庄的"乌皮鸡心"果只裂一成左右。

  C、果肉味道好,有胶质。剥果不会流汁,其肉有一定的韧性,酸甜适中。

  D、可延长收获期。黄皮果有三个花期,早熟迟熟参差不迟,给果皮的收成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小庄"乌皮果"则不然,它可延长收获期而果更加黑发高,雅称"黑珍珠",且迟熟的三花果一般是无核的。

磨刀石

  古云:"宝剑锋从磨砺出"。磷溪镇的小庄西南方不足千米处有座刀石山,其优良结构的石料经人工千锤万凿,便成磨刀石,距该村只有2公里的赤竹坑村,出产一种石质细腻的粉石刁凿出来的刀石更是光滑细致。由于磨石的水磨,使金属用具锋利而无沟状,更能保持用具的优良特性,是家用、厂用的物品。解放前后几十年,潮汕地区的磨刀石大都出自此地。

磷溪名人

  李梨英(1888-1961):磷溪镇西坑村人,革命母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