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琉球诸岛

2023-01-24 08:37:3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琉球群岛,它是西眼身示领值太平洋一系列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呈东北-西南向,琉球群岛从北到南,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统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来自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放伟缩船毫苗协销鱼,多低山,亚热带气候,为常夏岛,甘蔗和菠萝是两大特产,还产甘薯。猪、牛亦多,近海渔业发达,主要城市有那霸、名濑等。旅游业甚盛。

  • 中文名称 琉球诸岛
  • 外文名称 Ryukyu-Shoto
  • 面积 1400平方公里
  • 定义 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岛屿
  • 位置 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

概述

琉球诸来自

  琉球群岛,Ryukyu-Shoto,位奄美诸360百科岛和先岛诸岛之间,由主岛冲集获物衣施听理号研子取绳及伊平屋、伊江校卫氧沿吸、粟国、久米、庆良间等70多个岛屿组成。为冲绳县的主要部分,面积1400平方公里,冲绳本岛居日本西南诸岛的核心位置,岛上有那霸市妒适怎盟错控般爱、宜野湾市等城市。气候湿热义板应李企积,多台风,农户多筑石垣呀温或造林围屋等防台风破坏。农业以种植甘蔗、菠萝为主,工业多为食品、轻工业,近年发展了海岛旅游业。

历史起源

  1、冲绳,原不叫“冲绳”而叫“琉球”,“冲绳”不过是日本人百余年前替它取的名字。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就在一百年前这个王国还有着自己的语言。中国明朝时曾封琉球岛统治者为琉球王。因着水路之便,是邻近国家的贸易枢纽。

  2、1609年遭日本侵略。到了19世纪末年,琉球国开始被鹿儿岛的萨摩藩侵略,并进而被逐步吞并。明治维新之后的1879年,琉球国被并入日本版图,同年设冲绳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占领。1953年美动须认背动注纸乎县议国将萨南诸岛归还日本,197普机初慢刘秋候2年亦将琉球诸岛归还。琉球群岛也被鹿儿岛县与冲绳县一分为二:北部数个岛屿被并入鹿儿岛县,而余下的则自行成立新的冲绳县。

历史发展

琉球诸岛

来自  12世纪----琉球群岛出现南山、中山、北360百科山三国,分别在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给琉球的中山王察度下达诏谕后,琉球的北山、中山、南山三王遂开始向明政府朝贡。从此琉球成为我国的藩属。

  1392年----明太祖粉抓轴父毛管东均地有见于琉球对于来华素半节使节海上航行的困难,特赐闽人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三十六姓人家演提械湖顾且万大老移居琉球。这一点是后来促进琉球对海外贸源法究右油于挥易的关键。闽人三十六姓中包括『知书者,授大夫长史,以为朝贡之他意要考司;习航海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可知他们不仅是善于操舟者,且担任通译和其他与朝贡有关的事务。他们在琉球定居以后,便成为代表明王朝长期协助琉球,增进中原王朝和琉球关系的一群优秀人员。他们子孙繁衍,为琉球人尽过许多劳积。

  1毛雨金听束何同采416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南山,形成统非运浓值含一的琉球王国(第一尚氏王朝),每一代国王都需要由明王朝政府册封任命。明王朝不风终静对却条工立煤干预琉球王国内部事务。

  1470年----第一尚氏王朝灭亡,尚丹建立第二尚氏王朝。国王依吃验笑名兵随价久然由中央政府册封。

  1400年~1550年----琉球王国的黄金时代,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内地、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日本狼子野心开始显露,大量倭寇海盗骚扰我国沿海(包括琉球群岛)。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德川家康继承丰臣秀吉对外扩张振清的野心,他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岛津家九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派兵监督琉球内政四十五年。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长崎代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村山等安奉德川家康之命,由他所六固终各女诗回测的儿子村山秋安率船十外了片将侵回精福三艘,动员二、三千人侵略台湾,这是小日本首次大规模的对台用兵。但是他的行动被琉球王尚宁侦知,特别派遣通事蔡廛前章沙赴明廷报告。《明实录》说:显察此简严交田“琉球国王中山尚甯遣蔡每显类报诉向他房单代廛来言,迩间倭寇各岛造战船五百余只,欲取鸡笼眼白纪映肉升扬行山,恐其流突中国,危害闽海,故特移谘奏报”,可见琉球国王仍然效忠于中央政府。(鸡笼山指现在的台湾省基隆市)。

  1654年----琉球王终于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当时的大清顺治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

  1854年3月----Perry与日本签订《神奈川条约》,Perry误以为琉球是日本的领土,所以要求日本开放包括琉球那霸在内的五个港口,日本的谈判代表向Perry承认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本天皇和政府无权决定它的港口开放权。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MatthewC.Perry(佩里)的舰队到达琉球。

  1854年7月11日----Perry与小日本谈判结束后,赶回琉球与琉球王国政府谈判,最后以中、英两种文字正式签订条约开放那霸港口。1866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71年11月----牡丹社事件。一艘琉球渔船遇飓风,飘到台湾南部高山族聚居的牡丹社地方,一些水手因同台湾高山族居民发生冲突而被杀,其余由清政府送回琉球。1872年----日本公然单方面宣布琉球王国属于日本的「内藩」,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破坏了自1372年起中国为琉球王国的宗主国地位,正式侵占琉球。并拖延与中国谈判琉球问题。

琉球诸岛

  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藉口,荒诞地声称“杀害琉球人就是杀日本人”,出兵侵略我国台湾。1875年日军武力占领琉球群岛,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日本明治年号。虽然大清软弱无能,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始终坚持其为中国所有,没有让步。

  1875年7月24日----日本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中央政府朝贡。1879年4月4日----日本强迫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流放到东京。把琉球改为冲绳县。并开始实行残暴的同化、奴化和殖民政策。1879年----中日就琉球问题开始谈判,中方提出把琉球群岛分成三部分:挨近日本方向的庵美大岛作为日本领土;而琉球本岛及其附近岛屿作为一个独立的琉球王国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日本方面建议把琉球划分成2部分:琉球本岛及其北方岛屿作为是日本的领土,而南部的先岛群岛则作为中国的领土。(在谈判中没有包括钓鱼岛,可见钓鱼岛在琉球群岛以外)。

  1880年9月迫于日本的压力,按日本的二分法(而非清廷的三分法)草签分界条约,包括宫古、石横、八重山群岛在内的先岛群岛属于中国。但清庭拒不签此约,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拥有南琉球的主权,而且仍然拥有琉球北部的主权----此后,日本干脆装聋作哑,即不再提归还先岛群岛,也不再提条约签署一事,继续窃居着中国领土至今,1880年9月中方最后妥协,签署了不平等条约,条约以日本提出的方式把琉球划分成两部分。然而清朝皇帝拒绝同意这一不平等条约,并且指示了中方代表与日本继续协商。日本方面然后离开,协商破裂。

  1882年ShinichiroTakezoe(日本人名)在天津作为领事就职后,与清政府恢复谈判琉球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定。琉球问题一直拖延至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作为战败国割让台湾、辽东,在琉球群岛问题就更没有发言权。从此琉球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这一事实开始被人遗忘。1898年日本强迫琉球人服兵役。1901年侵华大魔头裕仁降世。

  1901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去世。1916年伪全冲绳教师大会要求教师用极其污辱的手段惩罚在学校说琉球语的学生。1945年二次大战后期,美国进攻琉球本岛(冲绳岛战役),日本兵强迫琉球人跳崖自杀,或干脆被打死以减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压力,又或因为说琉球语而被认为是间谍惨遭杀害。战争使琉球人口减少四分之一。

  1945~1972年美国占领时期,美国在琉球实行异化政策,1947年4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属于中国的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交给美国“托管”。1970年美日背着中国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拿中国的领土作交易,私相授受,把琉球连同钓鱼台的“施政权”转给日本。但这遭到土地的主人琉球人的群起反对,他们“聚哭于闹市”。

  1972年5月15日~至今日本重新恢复对琉球群岛的殖民统治,继续实行同化政策。琉球群岛现在仍然是日本中最落后的地方,可见日本仍然视琉球人为异已。

地理环境

  1、琉球群岛,亦称南西诸岛,(Nansei-Shoto,日语作Nansei-Shoto),也叫琉球冲绳(RyukyuanOkinawa),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岛往西南延伸约1100公里(700哩)到台湾东北,是东海(西)与菲律宾海(东)的分界线。陆地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1,193平方哩),包括大小岛屿55个,分为3个较大岛群:北部为奄美岛链,中部为冲绳诸岛,南部为先岛诸岛。在行政上琉球群岛为日本的一部分,奄美诸岛是九州鹿儿岛县的南部加长部分,而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则组成冲绳县。其中两个最大的岛屿是冲绳岛(1,204平方公里〔465平方哩〕)和奄美大岛(712平方公里〔275平方哩〕)。这些较大的岛屿原先都是火山岛,且有山地;而较小的岛屿则大都为珊瑚岛,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每年都有台风侵袭。

  2、据说岛民是史前时期就移居岛上的日本人和东南亚人的後代。琉球语与日语属同一语系,有3个方言族群,大体上和岛群的分布一致。不过这些方言与日语以及各方言之间,都不能互通。大多数琉球人讲日语,但也讲该地方言。在文化上,琉球人兼受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影响。然而他们发展了本土的音乐特色,在冲绳还有本土的纺织工艺。琉球群岛在古代是一个独立王国。

  3、琉球群岛基本上为农村。以农为主,主要作物为甘薯和稻米。糖和罐头凤梨是主要出口产品。金枪鱼的捕捞日益重要。传统工业有漆器和陶器制作;新兴企业生产各种工业化合物。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重要部门。冲绳岛上设有冲绳大学、国际大学和琉球大学。

历史概况

  王国

  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就在一百年前这个王国还有着自己的语言。中国明朝时曾封琉球岛统治者为琉球王。因着水路之便是邻近国家的贸易枢纽,1609年遭日本侵略[3]。1693年,萨摩藩逼迫割让北部的奄美群岛给予日本,从此日本展开了逐步吞并琉球国的计划。1879年3月30日(光绪五年三月初八日)被日本灭亡, 1879年,琉球国被并入日本版图,同年设冲绳县。1945年日本战败,《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但当时鉴于国共内战无暇顾及琉球,由美国暂行托管。1970年美日背着中国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连同钓鱼岛的管理权转给日本,这是非法的。

  琉球王国的都城为首里,在今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东郊。历代琉球国王及王族居住和处理政务的首里城和其它琉球文化遗迹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大陆东方(中国台湾岛的东北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求传》。据1650年成书的该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这就是说,中国隋朝时(581~617),该国始被称为琉虬。《隋书》改为“琉求”。此后,《元史》又写作“琉求”,有的书中又称“留仇”,总之都是谐音,琉球一词的原来发音来源于隋唐【或更早】时期的官方语言,即当今的客家话,意指在一张平面上大小不一的不均匀的分布着 一些东西,比如一张蚕种里琉琉球球分布着蚕卵,当时的朝代即于此来描述分布于大海之中的岛屿,因此而得名。

  到明代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据《殊域周咨录》载,该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见1725年琉球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二部正史《中山世谱》)继中山王后,琉球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中国皇帝称臣入贡。当时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战。明太祖知悉后,又去诏云:“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堪悯怜。”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后三王果然罢战息兵。足见此时中国皇帝在琉球享有高度政治权威,当时的琉球实是中国的藩属国。

  据琉球国史及各种史料记载,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即使是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发生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入侵琉球,琉球国在受到萨摩制约的情况下,也始终未变。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4]。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请赐明人归化。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与此同时,琉球王还经常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

  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直至清光绪五年(1879),日本强行“废琉置县”为止)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连它的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琉球人也与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国册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宽永通宝(日币),改穿唐服。琉球还配合中国抗倭,《明史》就有记载,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先是,倭寇自浙江败还,抵琉球境。世子尚元遣兵邀击,大歼之,获中国被掠者六人,至是送还。”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亡何,而琉球贡使至,称数月前有飘舟坠此岸,出其人视之,则皆琉球也。众咸谓公(袁可立)神明。”

拟将申遗

琉球诸岛

  1、日本环境省正商讨以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本岛北部(山原地区)、西表岛等四处岛屿为中心,将“奄美及琉球诸岛”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根据规定,申报地均需首先被确立为国立公园,环境省将着手准备以确保申遗成功。

  2、奄美及琉球诸岛经多次与大陆及日本列岛分离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生物体系,栖息有琉球兔、山原水鸡等珍稀物种。本次入选申报地的四座岛屿均有当地特有物种及珍稀物种生存繁育,并保留着一定规模的良好自然环境,符合环境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选拔标准。

  3、世界自然遗产候选地需为受法律保护的地区,依照日本自然公园法规定则需为国立公园。然而,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本岛北部及西表岛的部分地区尚未被确立为国立公园。今后需在获得当地同意的基础上推动各项手续使其成为国立公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