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球狐蝠(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蝙蝠的一种,是大型食果蝠,为台湾产翼手类中特有的唯一的食果蝠,属脊椎动物,哺乳纲,翼手目,狐蝠科,CITES附录Ⅰ级保护。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来自为濒危EN。
- 中文名 琉球狐蝠
- 拉丁学名 Pteropus dasymallus
- 二名法 Pteropus dasymallu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大型食果蝠,在台湾的翼手类中,属体形最大者。前臂长12.1-13.8 cm,体长约20cm。无尾,股间膜狭小。暗褐色的毛被,有一黄白色的颈环。头似犬来自,眼大,耳壳卵圆形,无耳屏。 分布 本种仅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南部等地,以及我国的台湾。台湾的亚种 P. d. formosus 为台湾特有,且为360百科台湾产翼手类中唯一的食果蝠。树栖,清晨及黄昏为其活动高峰时间。分布记录包括台湾的花莲、台东、高雄、兰屿和绿岛,据报道,现仅见于绿岛、花莲及宜兰(林良恭等掉,1997)。

生活习性
翼手目属于哺乳激松刘动物纲,是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包括大约花于所烟卫1000个物种。翼手目分为小蝙蝠亚目和大蝙蝠亚目,小蝙蝠亚目的成员俗称蝙蝠,使用回声定位,主要捕食昆虫;大蝙蝠亚目只有告师等独张念议深烈一个科--狐蝠科,包察田此鱼的妈计损夫非道括42属173种,都不使用回声定位,主要吃水果,故被称作果蝠。狐蝠周燃皇爱科的42个属中又专有推武一个狐蝠属,包括59种,被称作狐蝠或飞狐。
分布范围
果蝠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西来自起印度洋西部诸岛(马达360百科加斯加、毛里求斯、科摩罗群岛)、喜玛拉雅南部的巴基斯坦、印度,穿过东南亚、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以及太平洋东南部诸岛,东到澳大利亚,都有它们的分布。一些种类的果蝠只分布于岛屿,另外一些则分布较广八子参完财获次儿。果蝠形态多样、大小不等,体重从300克到1公斤多,翼展范围6厘米至1.7米,是蝙蝠中个体最大的类群。果蝠还以植物的花和花粉为食,栖息于树上或洞中。果蝠可进行长距离的飞行,据报道,印度大狐蝠的飞行距离可达2000公里。一些种类的果蝠由于取食的需要而不断改变栖息地,所以种群数量难以估计。
亮脱来皇断 迄今为止,我国共纪录有11种果蝠(其中4种属于狐蝠属),它们分别是:棕果蝠、抱尾果蝠、琉球狐蝠、泰国狐蝠、马来大狐蝠、印度大狐蝠、犬蝠、短耳犬蝠、球杨果蝠,大长舌果蝠和安氏长舌果蝠。
保护级别
CIT员哪宽够住氧说多色收ES附录Ⅱ级保护。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濒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