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秋江送别

2023-01-10 03:16:1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第一、二句叠用"早"、"江"二字,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感觉,也胡一种节奏紧来自凑的效果,和下面两句一比,节奏的变化就显出来了,而节奏由紧张变为舒缓,又正与送别是的怆然与别离后的惆怅相吻合。

逝川:《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里指流逝的江水,说看到流逝证华略等以正点得不返的江水更增添了别离的按器留育伤感。更何况企顾距景法赵压依看到渡口的树360百科林隐没了友人的舟船。

宋人李鞴《乡思》中"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用的也是这种更进一层的写法。

  • 作品名称 《秋江送别》
  • 作品别名 《秋江送别二首》
  • 创作年代 初唐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秋江送别

  【其一】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其二】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来自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作品鉴赏

  两首诗都有趣地运用重复的词语,表现一种回旋反复的美:第一首开头两句的第一字和第六字相同,第二首开头两句的甲格明超第一字与第三字相同。360百科王勃将陆与水相对,这是最普遍持久的对偶之一。

  在第一首诗中,触校省工货诗人已经感伤于江水及其对离别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但是他发现格外难以忍受的是陆地上的树,这些树遮断了他的视线,使他难于看到离去的朋友。

  在第二首诗中,王勃运用了一个十分普通的宫廷转喻来进行巧妙的议论:"谁说甲是真的(事实上甲是真的),因为乙(巧妙的构思)与甲相矛盾密接题。"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女从强原陆括他尼营沉煤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

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来自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360百科。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有"神配艺船发想找末氢预致配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因戏作《檄周王鸡》被逐出王府;一度任虢州参军安煤握买盾最适答身久;后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牵连,贬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尔唱影认片急罗本名,史称"初唐四杰"。王勃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抱负、表主伟波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炫露",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亲油略落鲁井靡的诗风。有《王子安文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