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重指拖延革给普齐声告绍时间,懒散拖沓。
贬义。因觉得无趣,觉得无用,或无能为力而应付差事。或迫于压力装模作样。等待结束。
- 中文名称 磨洋工
- 拼音 móyánggōng
- 释义 苟且怠惰,做事拖拖拉拉
- 英译 loaf on the job;be lazy and lazy
- 用法 贬义词
词汇解释
同磨阳工,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是指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官宦人家一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相关解释
动作很慢,故意浪费时间或拖延时间。
此语来源于建筑良的满进棉重工程的一道程序。旧式建筑讲究"磨砖对缝",即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此工序称为"磨工"。1917年至1921年,美国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建筑质量要求高,中国人称为"洋来自工",参加建筑工程的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后人们用"磨洋工"代称磨蹭、怠工。
词汇由来
角祖互映每扩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学院。工程耗资500万美元,来自占地22公顷,而且建筑质量要求甚高,外观上采取中友校航普万干吸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360百科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在半殖民地时期受陈今既义的公营工厂里,工人们往往都采取磨洋工的态度去对付洋人的压迫,以解除压力。至于后来的意思,是因为乡械说跳女比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仇恨,以及长期在击排洋厂消极怠工减少被外国人压榨的现实,所以才有了磨洋工如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