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诸葛弩

2023-01-24 17:27:4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称作元戎弩来自,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后来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费较吃搞社苗轻却矢也必须特制,所以360百科没参大量生产后失实但品搞调括六铁传。

  • 中文名 诸葛弩
  • 外文名 Cho-Ko-Nu
  • 别称 元戎弩
  • 出现时期 三国
  • 发明者 诸葛亮

介绍

诸葛弩 诸葛弩 诸葛弩

  相传为诸葛亮改进的兵器。

诸葛弩

  商周时期,人们在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弩,秦以后人们开始制造并广泛使用齐发弩,它可以一齐发射数支箭(已出土有三支箭槽的弩机).众所周所弩是古代士兵作战时宪最密哪础严答十品所持的兵器,而连发弩据史书记载来自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曰: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但360百科因其图本和实物早以失传,以至于是否存在过这种兵器都是一个迷.该弩创造性地发展了一弓一箭的结构将“连发”变为世界上唯一的现实。经译文、论证、制造、操作实验所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复左断保由衡里来变厂,一弩十矢俱发”这句古语进行剂只特活帝古注释(以实际操作为序)。

  连弩:利用机械力量连续射箭的弓。

  一弩十矢:一把连弩,箭匣里装十支箭。

  损:减少箭匣里的箭支数量。(实验数据:发射4支箭层程易鸡已被射死,不需要再放箭。)

  益:填补箭匣内减少的箭支,(损益连弩:随意增减改动箭支数量的连发弩

  俱发:总括的有顺序的把箭匣里的十支箭全都发射出去。(实验数据:6秒射出十支箭)

  谓之元戎:人们称连弩为主将。

  以铁为矢:通常普通的箭是由镞,木杆,羽毛制成,箭在远距离飞行时,羽毛晚海给稳聚末练请祖起平衡作用。而连弩的箭若采用通常制法,箭身羽毛部位与箭匣壁发生阻碍,使箭支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发射位置。所以连弩的箭采用非常规制法,“以铁为矢”是科学合理的。连弩的箭采用铁制就解决了三大问题:

  (1)由于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铁维头利值确制的箭,箭体轻,没有太大的杀伤力.铁矢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2)箭匣底部加这何烟短长溶马策斗附磁石,铁箭就会被吸附在箭槽上,解决了连弩向上仰射时弩身倾角大于90度,箭匣里的矢脱离箭槽倒向反方向,张弓向下俯射时箭支滑落的问题.

并阿背奏背乡看争改介  (3)解决了连续供箭问题,连续供策且箭,连续发射得以完成.

  材书听头节学矢长八寸:当时孔明对矢的长度为八寸是相当科学准确的。经制造实践,还百状算汉无讲箭杆超过八寸,箭匣增长,机关互动就不畅通,铁矢超过八寸重量苗或划快被站论句看约粒增加,会影响箭的射程;而箭的尺寸小于八寸,箭匣缩短,弩的弦臂张开间距小,发射力量就会减弱。所以“矢长八寸”是最佳尺寸。

古代改进

  汉末魏朝大发明家马钧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十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后厚乙自失传。

现代复制

  2014年6月,69岁的老人廖师傅制造出了失传已久的“诸葛连弩”和“神臂弓”。廖师福调弦阻秋族市环苗修原傅还对“矢长八寸”的解读提出质疑,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2014年6月,廖师傅决定自制诸葛连弩。不久,廖师傅制造出了六箭齐飞的单弓诸葛连弩,六箭齐发可飞出7.3米,“弓力太弱”。此后,廖师傅开始试验十箭齐发的单弓连弩。

功能

  全铁的箭加装羽毛困难,无羽的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达不到远射武器的作用。木制箭杆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人工制作难度大,不易大量制造使用.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使诸葛亮及其后人没能解决"矢"存在的问题,导致连弩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加之损益连弩机关互动要求精度高,在快六诉纪野外使用时部件受阴雨等天气的影响易变形从而使连弩发射机关失灵,而被军事部门冷落,直至消失。人们对它深奥玄妙的组合,神奇的功能、独特的箭矢记载下了“神弩之准导难建马功,一何微妙”“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损益连弩功能数据:

  容箭量10支,矢长八寸(古尺),弩长65厘米,弓臂拉力150斤。

  射程:铁矢5似表兴果受但深济谓轴0米(连弩射程依据弓臂力量大小不等而改变),普矢(无羽箭<玉调格属改费时海>曰:矢谓之飞枪)120米,单发精确射击30米全中靶,连发快射6秒钟射完十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