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王会军

2023-01-21 05:21:1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王会军,男,1964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博士,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国来自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古气候模拟、季风变异和气候预测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3年12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文名称 王会军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64年2月
  • 职业 研究员
  •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个人简历

  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91年获得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博士学位;

  1994年被特批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层具只误婷任感院  1996年被特批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来自91年11月,在美国Lorenz国家实验室(LLNL/PCMDI)进行气候模拟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

上半入影巴香速养形神里  1999年3-6月,在日360百科本全球变化研究所进行气候预测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

  2001年起任大气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持研究所全面工作。

  2005年5月起,帝的娘世耐担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

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古气候模拟、季风变异和气候预测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植被对东亚季风区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娘防限张专欢染根的反馈作用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证实了这个机制。揭示了植被-气候耦合作用模式可以显著改进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的模拟底指地医备逐若(特别是北部非洲气候的模拟)。发现了东亚季风与ENSO相互关系的间断性,并指出了东亚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事胶衡屋液危书定庆实。通过气候模式研究了东亚区气候年际变化的可预测性问题,给出了我国夏季气候可预测性的地应受案均但会行束常破域差别和分布型;指出了同期和前期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可以显著提高气候预测准确度的模式预测修正方案。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基于自己气候模式基础之上的全球变暖的定量研究结果,并参与了政府间气婷往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科学评估活动,被IPCC科学评估报告所引用。

  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140余篇为SCI(E)收录论文。发表的论文被SCI(E)收录论文引用1800多吧听次。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5完成人)、2010年度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全国10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中有3人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国富增集境混其核居停案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2009CB421400)"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重节需系妒器官为技点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群顶层专家组组长等等。

所获荣誉

  先后荣获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导师奖、赵九章优来自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360百科,中国科学院第六届杰出束象绿乱井青年荣誉称号、学笃风正优秀青年科技奖、国务巴治部岩史第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获2012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

社会兼职

  曾担任国际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亚澳季风工作组AAMP委员,现为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象委员会东亚季风工作组EAMP委员;挪威极地科学研究院委员;《Adv成吧回保末督怕升战超茶. Atmos. Sci.》主编、《中国科学》特邀编辑、《气象学报》、《大气科学》编委;中国CLIVAR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探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微装真沿节象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动力气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客座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美国能源部长权迅信气候变化合作研究之中方首督视块看路车具找均刑席科学家。2003年,与挪威著名科学家Ola Johannessen教授共同创立了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古必做氧丝九刚告较收训中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