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来自C2H4O,是一种有毒的致癌差活农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360百科剂。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在化工相关产业可作为清洁剂的起始剂。
- 中文名 环氧乙烷
- 化学式 C2H4O
- CAS登录号 75-21-8
- 熔 点 -112.2℃
- 外 观 无色气体
基本介绍
环氧乙烷(EO)为一种最简单的环醚,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源厂常片热石化产品。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的蒸汽压高,30℃时可达141kPa,这种高蒸汽压决逐犯带敌线觉线态突放计定了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时穿透力较天念巴局预原史另维乱强。

CAS登录号
7来自5-21-8
SMILES:O1CC1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湖设蛋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

熔点(℃):-360百科112.2
相对密度(水=1):0.8711
折射率:1.3614(4℃) 沸点(℃):10.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见格言秋养吸类充球静在):1.52
分子式:C2H4O
InChI: InChI=1/C月袁从除假例稳铁优主2H4O/c1-2-3-1/h1-2H2
重历输杆谁负木烈位华哪分子量:44.05九只承脱去班2
职业接触限值:师华半记阈限值 1ppm(时间加权平均值);A2(可疑人类致癌物)(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2004年)。
饱和蒸气压(kPa):145.91(20℃)
燃烧热(kJ/mol):1262每使.8
临界温度(℃):195.8
临界压力(MPa):7.1严笑怕好研何复身9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0
闪点(℃):<-17.8(O.C)
爆炸极限%(V/V):3~100
引燃温度(℃):429
自燃点(℃):571
溶解性:与水吃副条客阳待分许可以任何比例混溶,能溶于醇、醚名刘触冷元坐。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开环加成反应。 环氧乙烷能还原硝酸银。受热后易聚合,在有金属盐类或氧的存在够及如胜稳法固非营下能分解。
市场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环氧乙烷行业呈现七大特点:
1、原料路线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石油—乙烯—环氧乙烷原料路线之外,还有煤制甲醇制烯烃路线和生物法乙醇制环氧乙烷路宁例么线。这些新原料路线的出现,将为来自国内环氧乙烷装置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时也会对石油路线生产环氧乙烷形成竞争威胁,尤其是在高油价时代,乙醇和煤工艺路线在一定时期将具有成本优势。
2、生产国子田间突技术仍以进口为主。目前我国环氧乙烷的生产技术仍以进口技术360百科为主,其中采用SD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297万吨/年都行笑抓片作赵,占总生产能力的58.96%;他早装官乐采用壳牌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123.1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24.44%;采用陶氏化学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8和德早医重干武3.6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16.6%。
3、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几年,由于外混资及民营资本的介入六设胶办受和假功,目前形成了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体,民营等合资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生产主体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民营企业在环氧乙烷行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4、商品环氧乙烷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由于受到原料乙烯资源供应的影响,以前我国环氧乙烷生产厂家主要是环氧乙烷联产乙二醇装置,且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近年来,一些弱买地企业纷纷扩增商品环氧乙烷生产能力,使得商品环氧乙烷的生产能力大幅增长。浙江嘉静贵景兴三江化工是目前国内最大商品环氧乙烷生产商,生产能力为43万吨/年,占商品环氧乙烷总生产能力的16.95%。
5段济、产能分布区域性特点显着。我国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占58.65%,东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局还套世今销距王行金占14.29%,华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10.64%,华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7.72%,华中地区的生产能力占7.94%,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0.75%。
6、环氧乙烷高利润时代结束。环氧乙烷价格从2002年开始突破1万元/吨,持续了近10年的高利润,被称为化工市场的常青树。目前国内环氧乙烷产业已进入调整期,生产能力的扩张,下游对进口的替代,环保物流一赵则的制约,都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使得全行业高价位众各初受县盾类义阳延格局被逐步打破,价格将回归宽林松雷室纪少站省理性。
7、产业链设称模赶地以卷氧计日趋合理,下游利用开发日益加强。除了生产乙二醇之外,许多企业纷纷开发其他下游产品,如扬巴公司建成投产的乙二经试史井军农生醇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乙醇胺装置,阿克苏诺贝尔在宁波建成的7万吨环氧乙烷及衍生精细化学品装触体轴置,德纳化工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乙二醇丁醚项目及配套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项目,河南商丘年产12万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等。
制备信息
氯醇法
分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将乙烯和氯气通入水中,生成2-氯乙醇。第二步是用碱(通常为石灰乳)与2-氯乙醇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乙烯经次氯酸化生成氯乙醇,然后与氢要居么社往之异井氧化钙皂化生成环氧乙烷粗产品,再经分馏,制得环氧乙烷。反应式和工艺流程如下。


我国最早以传统的乙醇为原料经氯醇法生产EO。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以生产聚酯原料乙二醇为目的的产物环氧乙烷/乙二醇联产装置。
氧化法
可分为空气法和氧气法两种。前者以空气为氧化剂,后者用浓度大于95%(体积)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此外也有用富氧空气为氧化剂的。氧化法的工业生产流程分为反应、环氧乙烷回收及环氧乙烷精制三个部分。

目前,世界上EO工业化生产装置几乎全部采用以银为催化剂的乙烯直接氧化法。全球EO生产技术主要被Shell公司(英荷合资)、美国SD(科学设计公司)、美国UCC三家公司所垄断。此外拥有EO生产技术的还有日本触媒公司、美国DOW化学公司、德国赫斯公司等。
作用用途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在化工相关产业可作为清洁剂的起始剂。
环氧乙烷可杀灭细菌(及其内孢子)、霉菌及真菌,因此可用于消毒一些不能耐受高温消毒的物品。美国化学家Lloyd Hall在1938年取得以环氧乙烷消毒法保存香料的专利,该方法直到今天仍有人使用。环氧乙烷也被广泛用于消毒医疗用品诸如绷带、缝线及手术器具。
环氧乙烷有杀菌作用,对金属不腐蚀,无残留气味,因此可用材料的气体杀菌剂。
通常采用环氧乙烷-二氧化碳(两者之比为90:10)或环氧乙烷-二氯二氟甲烷的混合物,主要用于医院和精密仪器的消毒。环氧乙烷用熏蒸剂常用于粮食、食物的保藏。例如,干蛋粉的贮藏中常因受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用环氧乙烷熏蒸处理,可防止变质,而蛋粉的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等都不受影响。
环氧乙烷易与酸作用,因此可作为抗酸剂添加于某些物质中,从而降低这些物质的酸度或者使用其长期不产生酸性。例如,在生产氯化丁基橡胶时,异丁烯与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溶液在氯化前如果加入环氧乙烷,则成品即可完全不用碱洗和水洗。
由于环氧乙烷易燃及在空气中有广阔的爆炸浓度范围,它有时被用作燃料气化爆弹的燃料成份。
环氧乙烷自动分解时能产生巨大能量,可以作为火箭和喷气推进器的动力,一般是采用硝基甲烷和环氧乙烷的混合物(60:40-95:5)。这种混合燃料燃烧性能好,凝固点低,性质比较稳定,不易引爆。总的来说,环氧乙烷的上述这灯直接用途消费量很少,环氧乙烷作为乙烯工业衍生物仅次于聚乙烯,为第二位的重要产品。其重要性主要是以其为原料生产的系列产品。由环氧乙烷衍生的下游产品的种类远比各种乙烯衍生物多。环氧乙烷的毒性为乙二醇的27倍,与氨的毒性相仿。在体内形成甲醛、乙二醇和乙二酸,对中枢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对细包原浆有毒害作用。
大部分的环氧乙烷被用于制造其它化学品,主要是乙二醇。乙二醇主要的最终用途是生产聚酯聚合物,也被用作汽车冷冻剂及防冻剂。其次用于生产乙氧基化合物、乙醇胺、乙二醇醚、亚乙基胺、二甘醇、三甘醇、多甘醇、羟乙基纤维素、氯化胆碱、乙二醛、乙烯碳酸酯等下游产品。
环氧乙烷主要用于制造乙二醇(制涤纶纤维原料)、合成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抗冻剂、乳化剂以及缩乙二醇类产品,也用于生产增塑剂、润滑剂、橡胶和塑料等。广泛应用于洗染、电子、医药、农药、纺织、造纸、汽车、石油开采与炼制等众多领域。
.主要用于制造其他各种溶剂(如溶纤剂等),稀释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抗冻剂、消毒剂、增韧剂和增塑剂等。与纤维素发生羟乙基化可合成得水溶性树脂(其环氧乙烷含量约75%)。还可用作熏蒸剂、涂料增稠剂、乳化剂、胶黏剂和纸张上浆剂等。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刺激剂和原浆毒物。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流泪、呛咳、胸闷、呼吸困难;重者全身肌肉颤动、言语障碍、共济失调、出汗、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还可见心肌损害和肝功能异常。抢救恢复后可有短暂精神失常,迟发性功能性失音或中枢性偏瘫。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后起泡,反复接触可致敏。液体溅入眼内,可致角膜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有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剂如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及铁和铝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热,并可能引起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禁止撞击和震荡。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安全检测仪器
环氧乙烷检测仪,是一款用来检测环氧乙烷有毒性的便携式手持仪,使用全进口电化学传感器,防水、防尘外壳,具有检测精度高、稳定性能强、使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环氧乙烷检测仪,采用先进的微机处理技术,大液晶显示屏,浓度显示直观,可设置低、高报两级报警点,具有声、光、振三级报警,可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煤矿等存储、使用与贮藏环氧乙烷气体的危化场所。
环氧乙烷检测仪产品特点:
1、6000条报警记录查询功能;
2、采用先进技术的超低功耗微控元件;
3、超高亮LCD显示、液晶中文显示读数;
4、超小的体积、精巧的设计;
5、超高度防水设计;
6、传感器故障自检、自动校准功能、减小测量误差;
7、提供可更换的直插式模块传感器;
8、两级三重报警(声、光、振动);
9、声光报警可清晰辨认;
10、壳体采用工程塑胶精铸而成防滑、防水、防尘、防爆;
11、手感好,小巧,便于携带。
环氧乙烷检测仪技术参数:
●测量气体:环氧乙烷 ●检测范围:0-20/0-50/0-100PPM ●报 警 点:两级报警点,低报可调
●显示误差:±5%F.S ●响应时间:小于20s ●指示方式:LCD显示实时浓度 ●报警指示:发光、声音、振动
●检测方式:自然扩散 ●工作环境:温度-40℃~70℃;湿度<95%RH无结露 ●工作电压:3.7v1700ma可充锂电
●工作时间:可燃气体8小时左右 ●防护等级:IP67 ●重 量:约132g(含电池含附件)
●外观尺寸:100mm*58mm*30mm ●执行标准:GB15322-2003;GB13468-2EC
包装贮运
用专用钢瓶包装,压力为1MPa。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易燃压缩气体”标志。易燃气体,危规号32022.贮存于低温通风的库房内,小心轻放,避免和其他化学物品共混贮运。远离火源、热源,不宜长期贮存。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酸类、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安全信息
符号: | GHS02, GHS06 |
信号词: | Danger |
危险声明: | H224,H301,H319,H330 |
警示性声明: | P210,P260,P284,P301+P310,P305+P351+P338,P310 |
危害码: | F+,T |
风险声明: | R12;R23;R45;R46;R36/37/38 |
安全声明: | S45;S53 |
UN代码: | 2037 |
WGK德国: | 2 |
闪点: | <-17.8℃ |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 类易燃气体;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GB 11721-89),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