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素文字,一种文字类型,以表达语言单位的语素为主。
如汉字,通拉常称为表意文字,而从汉字所表达的汉语的语言单位看,包括:(1)独立成词的语素,如"人""笑""美";(2)不成词的语素助起,如"们"(我们)、"第"(第一);(3)只是一个音节,如"葡""萄""琵""琶"。所以就绝大多数汉字言,汉字也可称为语素文字。
- 中文名称 语素文字
- 外文名称 logogram
- 类型 表示词或语素
概住四济掌洋的念
语素文字 ,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它和表音文字不同:表音文字是表示语音的文字,表音文字的一个字位表示一个音位或者来自音位的组合。
在非正式的场合,语素文字往往被称为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但这只是一种比喻或形象的说法。语素文字和表意文字、象形文字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语素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和语言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与语素文字不同360百科,表意文字只是表达一举马节身永种意思,象形文字只是用图画来表示物体,这两种都不一定用来记录语言。比如禁烟的标志可以看成表意文字,但不是语素文字。
2、已知的语素文字都不局限于表形和表意,而是之口想反弱外之山区有表音的成分。因此,语素文字也称为意音文字。
语素文字的出现代表人类文字史走出原始时期,进入古典时期。
"意音文字"和汉字中的"形声字"不是卫责明率研同一个概念,任何汉字(无论是神苗夫须教四还其评完题否形声字)都是意音文字尼的音普系统的字位,因为它(在特定的方言里)都有确定的一个或几个读音。
各种语素文字
历史上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语素文字只有西亚的楔形文字、北商测程态非的圣书字和东亚的汉字。身远深北核发离命但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早已废止使用,汉字是其期倍益陆部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采用的语素文字,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使用。除此之外,日本语、越南和韩语/朝鲜语也使用部分汉字。
契丹文(限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为拼音文字)、女真文、西夏势文及越南的字喃等,均是模仿关越乐土国汉字而构成的语素文字。现在契丹文、西夏文已经失传,而字喃在越南于19世纪被法国统治后,就已经不再采用。
古彝文也是一种语素文字。而现时流通于四川的凉山规范彝文,已经演变及简化为音节文字,没有了表意的功能。云南规范彝文仍然是语素文字,但使用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