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葵紫斑病主要为害落葵叶片部位。来自叶斑近圆形,直更染击径2~6毫米不等,边缘紫褐色,分界明晰,斑中部黄白色至黄褐色,稍下陷,质薄,有的易成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不堪食用。
- 中文名称 落葵紫斑病
- 别名 Malabar spinach Ramularic leaf spot
- 病原中文名 柱隔孢菌
- 病原拉丁学名 Ramularia sp.
- 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
形态特征
菌丝分枝,无色,具隔;分生孢子梗无色,常成簇地从落葵气孔伸出,较简单,个别具分枝;分生孢子卵形或圆柱状,无色,单胞或双胞,壁薄。
发病传播
南方菜区该病终年存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水滴溅射辗转传播,不存在越冬问题;北方则以菌丝体和分来自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表越吸带素汉方后冬。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当宗半促明当鸡律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又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再侵染。湿度是该360百科病发生扩展的决定性因素,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反季节栽培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2、适当密植,避免浇水过量,定期喷施增产菌,每667m2 30~50毫升或植宝素7500倍液,促使植株早生快发。
3、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西差量六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从四速速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此外还可用27%高脂膜乳留确剂80~100倍液或来自武夷菌素(Bo一10)及往航杆蛋切以古手乡学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