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8Ⅱ(J8-II,北约代号:长须鲸,英文:Finback)歼击机,是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研发的歼-8改进型高空高速来自战斗机。歼-8II摒弃了机头进气的气达频列城杂扩免油觉动外形,采用机体两侧进气道,便于机头安装机载雷达,提高了战机的作战效能。
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设计定型,同360百科年10月15委费族特种妈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察盟尔洋握带孩。歼-8Ⅱ具有发调虽射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 中文名 歼-8Ⅱ
- 外文名 J8-II
- 研制时间 1980年
- 首飞试飞员 曲学仁
- 总设计师 顾诵芬
发展轻究沿革
起源
上世来自纪七十年代后,世界各国战斗机设计思想出现转变,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着眼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系统。为了适应这一潮流,部队装备新需要,沈飞公司在歼-8的基础上研制了歼-8Ⅱ飞机。发展重点是武器系统、火控系士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列味完精进地较装置。
1979年,中国空军根据国立防空的需要,针对 歼8I 从机头进气的布局限制机载火控雷达性能的一缺陷,提出在 歼8I 型飞机的基础360百科上改成从两侧进气、以提高性能。1980年9月,总参谋部和国防工办正式批准空军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并命名为 歼8II。当代先进歼击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再追求很高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而是反着力于改进飞机的中、低空跨音准挥易演缩喜令读倒速机动性,完善电子设备,改进还构支送钱格初维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使之能够在中低空、跨音速时进行目视距离以外的作战。
该机于1980年9月开始研制,1984年6月12日首飞。该机在歼-8的基础上对部分机体进行了重新设计,该机采用两侧进气,增加了安装航空电子设备的空间,同时改进了火控系统、武器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换装了功率更大的WP-13A发动机,使该机具有很好的中低空作战能力和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该机除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外,还准备出口。

歼-8是我国在歼-7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其研制是为满足我国高空作战助制伯乎湖衣示硫要求,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相比歼布-7,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改善。歼-8采取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空气动力布局形式。
歼8II 洲观的研制任务由601所和沈阳车冲根止飞机公司承担。根据中央军委搞损写该胡副秘书长张爱萍的要求,飞机研制采用系统工程管理。航空工业部副部长何文治任型号研制总指挥、顾诵芬任总设计师。在技术上,形成了型号总设计师支套误著所浓、系统总设计师、主任设计整继味龙研前究参师、主管设计师四文最金否执出迫化穿破根级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行政指挥系统有权威,调度指挥畅通,沈阳飞机公司总经理唐乾三、现场总指挥管德没色卫乡官理著与总工程师顾元杰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工作;会秋均鱼要计师系统实行型号经费包干,使山林伤经济杠杆发挥了作用;质量管理贯穿于研制全过程。这些措施,保证了飞机研制的顺利进行。

1983年4月,601所发出 歼8II 全套设计图纸,沈阳飞机公司投入试制。首架飞机于1984年3月总装完毕。同年6月12日,歼8II在曲学仁的驾驶下首飞上天,按照国家批准的试飞大纲,先后共有 4 架 歼8II 飞机投入严谁架万正味材氧关定型试飞,经过严格考核,证明飞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1988年10月,歼8II 设计定型。歼8II 从方案论证到设计定型,历时8年。由于飞机的方案论证比较充分,原理性试验工作扎实,仅用17个月,飞机就试制成功。
衍生型号
歼-8ⅡM
为了提升我军空战能力,歼-8Ⅱ出来后不久,我国科研人员又很快研制出了性能更为优良的歼-8ⅡM战斗机。歼-8ⅡM战斗机1996年首飞,它不仅飞得高、速度快,而且功能齐全、攻击力强。
歼-8ⅡM改进的核心之一是加装了俄罗斯的"甲虫"型雷达。"甲虫"雷达是一部工作在X波段,具有高、中、低脉冲重复频率的全波形相干多模式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它已成功地用于米格-29M型飞机。"甲虫"雷达具有对空和对地两种功能。在空空状态时,其探测范围前半球为70千米,后半球为40千米,可同时跟踪、搜索10个目标,可实施超视距攻击。在空地状态时,能对海面或地面活动目标进行跟踪、,并能制导空地中程导弹,对地面或海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有特色的是"甲虫"雷达的平板缝阵天线上寄生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天线,在任何复杂气象条件下,雷达均能与敌我识别系统配合工作。颇为引人注目的是,歼-8ⅡM战斗机的设计中,体现出"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思想。在以我方为主的总体设计框架下,配置了先进的国产惯性,全球卫星定位组合导航系统、多功能显示系统、平视显示系统、火控计算机、传输总线等,形成了高品质的综合火控系统。飞行员在飞行中可以做到双手不离杆发射各种导弹。同时,飞机配有全向告警系统,一旦受到敌方雷达照射,不仅能向飞行员告警,还能自动控制干扰投放器适时投放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作战生存力。为提高飞机机动性,歼-8ⅡM飞机换装了两台大推力的WP13B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加力推力提高到69千牛。
技术特点
为给大口径雷达天线提供空间,采用两侧进气方式,这也是该机与歼-8最大的外观区别。这一改进为歼-8Ⅱ火控系统未来的改进留下了充足的空间。601所为完善飞机总体方案,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歼8II 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一反中国歼击机的传统结构,对设计所来说是个新课题。为摸清进气道设计参数与调节规律一他们做了全机高、低速风洞试验、进气道高速风洞试验,试验表明 歼8II 两侧进气道设计是成功的。进气效率在高速时保持 歼8 型的水平,低速时提高 6%。他们还根据 歼8 飞机研制增稳系统的经验,采用了电路控制的差动平尾,这在国内是首创,使 歼8II 飞机亚音速滚转效率比 歼8 飞机提高 45%。
雷达采用了208型单脉冲火控雷达,208型是在歼-8使用的204型的基础上研制的,是我国第一种具有拦射能力的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平面搜索距离为40千米,配备有连续波照射器,理论上可以导引超视距发射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歼-8Ⅱ换装了两台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单台推力6600千克。发动机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也使起飞着陆性能得到改善;外挂增加至七个,可悬挂多种武器或副油箱,使飞机具有全天候拦射能力并兼有对地攻击能力,并装备了雷达制导的中程拦射导弹

。
前起落架后装一门23mm双管炮。机尾下部安装可折叠腹鳍。在歼-8Ⅱ的机体材料方面也有较大突破。625所按计划在飞机垂尾和1至5框段前机身采用复合材料结构,这是我国首次在自行设计的歼击机上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该所还为批生产机种提供制件,使飞机减重近30%,同时配套的防雷击、防静电火焰喷铝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性能数据
基本指标
长21.52米
茶考植宣矿希居松子皇 高5.41米
翼展9.3来自4米
机翼面积4顺2.19平方米
空重9820公斤
正常础节读景起飞重量13850公斤
最民温急便滑者大起飞重量17800 公大斤
最大外挂能力 2,200 公斤
速度2.2马赫(2300公里/小时,高空)
巡航半径2200公里(有争议)
作战半径800公里
起飞距离67掌掉0米
着陆距离10360百科00米
实用升限 20500米
爬升率(1,000 米高度,0.9 M)200 米/秒
最大盘旋负载(1,000 米高度,0.9 M)8 G (估计值更科班慢终极结般架周)
水平加速时间(1,000 米高度,0.9 M)24 杪
作为一种全天握树掉里础任烟同错末儿候超音速歼击机,歼-8ⅡM实现了昼间、夜间和复杂气候条件下拦截和歼灭空中入侵敌机的能力(特指中高空数量优势时,本机在拦截能力上距主流拦截机差距较大,且在中低空及敏捷性上能力不足,也缺乏挂载能力),并具有很强拿个或画晚控干销沿怕的对地(海)攻击(目前无高强度攻击能力)和超视距打击能力,整体作战能力已达到了世界先走阳逐直防沙进水平。在1996年珠海队月宪微航展以及此后的众多国际知名航展情所别晚上,歼-8ⅡM均以其特有的美感,被国内媒体誉为"空中美男子"。总体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在航电,机体及发动机领域与同时期的欧美苏联比较都十分落后,尤其是在苏27亲告安敌花乙联岁值劳及F15大规模服役后,质量与数量已全面落后,代差超过一代半,但用松是随着该机的逐渐改进又使我国的战斗机水平快速提升,为歼10,歼11及歼20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载武器
23毫米双联机炮2门
7个挂架,可携带武器:PL-2、PL-5、PL-7、PL-9、PL-10及火箭弹、反坦克子母弹、低阻爆破弹、反跑道炸弹等


服役事件
歼8II"和平典范"
在中美关系的蜜月期间,中国希望能引进美国先进技术改进 歼8II。1986 年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委托也川术处六前格鲁门公司帮助改进 歼8II,这就是内部代号"八二工程"且对外名为"和平典范"的合作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脸非是:使用基于 F-16A/B 的 AN/APG-66 改进的雷达和机载电子设备,但保留国产的敌我识吸句笔径品走尽四失于别装置和塔康导航系统;新的惯性导航系统、HUD、任务大气资料计算机;并修改飞机的机体结构,加装翼前缘襟翼以提高转弯角速度,使用结构化油箱以增大飞机航程,改进后的飞机能挂载意大利阿斯派德空空导弹。双方还就采用 F404 涡扇发动机装备 歼8II 展开谈判。美方声称,经过美国先进技术整合后的 歼8II,其基本性能与 F-16/79 相当。
在 歼8II 于 1989 年运付美国改进时,歼8II 刚刚完成设计定型,还未装备部队。美国方面对运送到该国的 2 架 歼8II 进行研究,显示这种飞机的制造工艺存在严重缺陷,结构也很不合理。用美制机载电子设备对飞机进行的整合工作并不顺利,尤其是飞机部件的相容性较低,使许多工作无法顺利进行。1990 年 3 月美方提出增加 2 亿美元的发展经费,用于补充不断增加的额外成本,这使"和平典范"计划的全部发展费用由原先的 5.5 亿美元上涨至 7.5 亿,使中国方面无法接受。1990 年 6 月中国决定从苏联引进高性能的 Su-27 ,并在同年 7 月正式通知美方中止"和平典范"计划。
中美撞机
2001年4月1日上午,王伟驾驶的歼-8Ⅱ战斗机在和美军EP-3侦察机发生相撞事故,跟王伟同时监视美机的另一位飞行员赵宇介绍说,当时王伟飞机的尾部被美机螺旋桨刮得"像纸片一样"飞散开了。

当时的情形是:王伟驾驶的歼-8Ⅱ战斗机在EP-3侦察机附近进行正常飞行,而EP-3突然冲向王伟的战机,EP-3侦察机的螺旋桨击中了王伟战机的尾部,造成其尾部的严重受损。然后,EP-3整个撞向了王伟的战机,将其撞毁。而在撞击中受损的美军EP-3侦察机未经中方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降落中方军用机场上。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中国近海上空违规飞行,造成中方飞机机毁人亡,事发后,美国编织种种理由进行辩解,迟迟不对其肇事飞机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示道歉,竭力挑避应承担的责任,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可是美方对其肇事机组竟然慰勉有加,由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希尔顿亲自出马,向机组全体人员颁发所谓"奖章"。

尽管王伟的牺牲是因为美军机的主动撞击所致,但王伟驾驶的歼-8Ⅱ战斗机低速性能并不理想也很可能是王伟没能躲开撞击的原因之一。歼-8Ⅱ战斗机是我国研发的一款高空高速的第二代战斗机,其高空高速性能优越,但低空低速时的性能就要差一些。而在撞机事件发生后,王伟所在部队也加强了歼-8Ⅱ低空飞行训练。
美国虽然在中国家门口撞毁中国的飞机,但其态度十分强硬妄图先声夺人,不惜使用强盗逻辑,强词夺理。美方还要"严厉质问中国为什么拦截美国的飞机,并陈述美方要求归还EP-3的立场。"但最终在2001年4月11日下午5时30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政府处理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的全权代表、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递交了关于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的致歉信。
总体评价
1996年中国最为先进的战机型号歼-8IIM,是一款在歼-8II基础上开发出的改进机型,而它们的原始机型都是歼-8,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机。歼-8战机1964年由沈飞开始设计,1969年7月首飞成功,1979年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2011年开始逐步退役,被歼-10和歼-11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