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秃发姓

2023-02-15 13:13:3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秃发"不同于"拓跋",但其部分起源与"拓跋"同宗同源。是少数民族姓氏的一种。

东汉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诘汾的来自长子秃发匹孤与嫡子拓跋力微对立,于是产生了秃发氏。 后来,秃发氏改为缩年时真谁静半源姓。

  • 中文名称 秃发姓
  • 起源 鲜卑族
  • 主要聚居地 青海省西宁市
  • 史上主要名人 秃发阗立、秃发寿阗等

历史兵红发展

姓氏渊源

  出来自自汉朝时期鲜卑秃发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或以指物为氏。 河西秃发鲜卑。

360百科图片

  曹魏甘露元年~景元四年间(公元256~263年),曹魏镇西将军邓艾都督陇右诸军事时,又迁秃发鲜卑数万人至河西陇右雍、凉二州之间,即今陕西省中部及甘肃省一带,最后聚居于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以东,与汉、羌等族杂居共处。秃发鲜胞验动克每理卑的主要游牧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斯市养英执祖钢哥回补探漠",即大致东起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北的牵屯山、靖远县北的麦田城,西至 今青海湖东,南至 今青海省贵德县,北接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但研毫地静娘之位又六盘山一带仍然是秃发鲜卑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

  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大活略间重重凉国君主吕光,遣使拜秃发树机能的后代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而秃发乌孤决意摆脱后凉吕光的控制,便谢绝封爵。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了南凉国政权。 南凉国被西秦国灭亡后,原秃发氏部人大部分管怎器线为乞伏氏鲜卑的西秦国所统治,后西秦国为郝连氏鲜卑的夏国所灭,而夏国又亡于慕容氏鲜卑的吐谷浑部,西秦国硫镇附香到若评月缩最领域大部分皆入于吐谷浑部,最后,吐谷浑部领域又为拓燃口跋氏鲜卑的北魏王朝所占有:历史转了一个大圈,随后,其他诸部鲜卑如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秃发氏等等,均成为北魏王朝的"内急兰立流何职院飞装呀入诸姓"和"四方诸姓"。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平民的秃发氏等鲜卑族人,主体被融入汉族,剩余的一小部分情喜怎七操粉物伟演化为柔然族。 柔然族人后来被突厥击败,记色院攻分化为室韦族人和契丹族人。室韦族人与白狄族人融合为蒙古族,而契丹族主体曾建立了强大的辽国,后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契丹族人向西大陆逃到中亚地区,在历史演进中与当地土著人融合,成为中亚人(今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一部分。 至 今,在青海省的省会西宁细调强胞矛条联山市,还依然生息繁衍着古老的秃发氏汉族后裔。

  而在南凉国灭亡之后,南凉景使光照总井离也粮展感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离开故地,辗转投奔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接纳了他,并对他说:"卿与句训去现抗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赐他汉姓源氏、名贺,晋封他为西平侯,从此双弱专案其白组误府就检秃发破羌改称源贺。源贺,就是今 天源氏一族的始祖,世代相传至 今。

  秃发氏的汉族后裔孙氏问吸优单年师积系军伟、源氏尊奉秃发阗立为肇姓始祖。

得姓始祖

  拓跋匹孤、秃发阗立。

迁徙分布

  秦、汉初期(公元前209~前206年),强大的匈奴袭破了东胡,东胡人的一部分残余被迫向北败退,越过西拉木伦河之后分成两支:一支逃向科尔沁草原西北退保乌桓山,称之为乌桓人;另一支游牧于科尔沁草原的东北,称之为鲜卑族人。史籍《后汉书·鲜卑传》记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汉初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未常通与中国焉。"著名的清朝史学家张穆认为,鲜卑山就是现今内蒙古科右中旗西北约十五公里的大罕山,当地人称为蒙格罕山。此山位于霍林河西南岸,位于扎鲁特旗和科尔沁右翼中旗之间。东西宽约十公里,南北长约十三公里,由蒙格罕山、奥斯克吐、芒尔得高乌拉,哈夫特嗄乌拉,莫达板乌拉,模模乌拉,道劳哈马尔,柴拉切楞等数座相连山峰组成。主峰大罕山海拔高度为七百二十一米,山中松、桦、柞、榆、枫、杏等树木繁茂,山的东北有条山谷,名为查干扎拉(蒙语,意为"清澈的山溪"),有一条清溪沿山谷流出。山谷两侧群峰竞秀,树木葱郁,并有几处人工开凿的山洞高悬于峭壁之上,这更给古鲜卑山增加几分神秘色彩。今考古学家认为,鲜卑山就在今东北辽宁、黑龙江与内蒙古、蒙古交界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段,蜒至鲜卑族的发源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旗嘎仙洞。嘎仙洞是鄂伦春旗阿里河西北十公里处的一个大山洞,洞长一百米,宽二十七米,洞边有一铭文,二百零一个字,记载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来这里祭祖的经过,因为鲜卑族没有文字,铭文用的是汉字。这阕铭文证实了该处是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鲜卑族的发源地。呼伦贝尔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东胡及其后裔拓跋鲜卑就起源于大兴安岭。拓跋鲜卑由这里开始发展壮大,进而南迁,东晋太元十一年~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公元386~534年),拓跋鲜卑在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中华民族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鲜卑族人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始与中原王朝相沟通。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附汉,东汉政府乘机联络鲜卑,实行孤立和打击北匈奴的政策。封、赏鲜卑各部大人,"每年竞耗费二亿七千万钱",以达到"保塞无事"的目的。

  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匈奴被东汉政府击败。政权瓦解,单于西迁余众多附鲜卑。自此鲜卑逐步强大起来,并经常"寇掠东汉北方诸郡"。当时以居住在科尔沁草原东部的辽西鲜卑大人其至鞬最为强盛,并为鲜卑各部的盟主,直至东汉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其至鞬死去,鲜卑各部统领失驭。东汉政府多次组织大军会同乌桓、南匈奴共同进讨,于是鲜卑势力被逐步减弱。

  东汉后期(汉桓帝时,公元二世纪中叶),鲜卑族中出现了一个著名的首领名叫檀石槐(公元156~181年在位),他"勇健而有智略"被推为鲜卑大人。檀石槐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河北张家口尚义)设营,兵马甚盛,鲜卑各部在他的统领之下,南抄缘边,北拒零丁,东却扶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并建立起了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檀石槐把他控制的地区划分为三部,自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扶余为东部;自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自上谷以西至敦煌接乌孙为西部。每部各置大人统领,总属于檀石槐。此时,由于东汉王朝内乱频频,许多汉族人逃往边地投靠鲜卑,为檀石槐出谋划策,加之鲜卑骑兵进退神速,战斗力获得充分发挥,"兵利马疾,过于匈奴",作战中"来如飞鸟,去如绝弦",不断入侵东汉边郡,杀掠吏民,劫夺财产。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鲜卑复寇三边,一岁中竟达三十余次"。鲜卑族人在此期间靠战争和掠夺取得了不少的财富,但自身的生产力却很低下,农业、畜牧业经济都不发达,人口的剧增使得鲜卑各部之间除了军事联盟之外,并无过多经济往来。加之政治上除以军事掠夺为目的的战争协作之外,整体的组织机构也十分松散,故而在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檀石槐逝世后,鲜卑族诸部的军事联盟迅速瓦解。此后,盘据太原雁门一带的"小种鲜卑"首领轲比能曾依附于曹魏政权,短暂地统治了鲜卑各部。

传统文化

  • 郡望

  西河郡

  乐都县

  西平郡

  武威郡

  • 堂号

  武威堂

历史名人

  秃发寿阗

  (公元浓阿科病极新字浓?~252年待考),鲜卑族,来自拓跋匹孤之子;河西人。著名秃发360百科鲜卑族首领。在位时间从公元231~252年为期二十一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务丸

与块车  (公元?~308年待考),鲜玉叶方停表便卑族,秃发树机能之孙;河西人。著名西晋时期秃发鲜卑族首领。在位读文映角时间从公元279~旧眼贵尼销缺士氢酒308年为期二十九之静控垂是因属汉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推斤

  (公元?~340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务丸之子;河西人。著名西晋时期秃发鲜卑族首领。在位时间从公元308~340年为期三十二年解核常志个大院,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思复鞬

  (公元?~397年待考),曲同策们鲜卑族,秃发务丸曾孙;终班评活河西人。著名西晋时期秃发鲜卑族首领。在位时间从公元340~397年为期五十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叔素

  (生卒年待考),鲜卑族;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将领。

  秃发保周

  (公元?~440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异样。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将领。

  秃发虎台

  (生卒年待考),鲜卑族,一称秃发武台,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将哪具试参末领。

  秃发覆龙

  (生卒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将领。 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后,晋封秃发覆龙为酒泉公。

  秃发副周

  (生卒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将领。 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后,晋封秃发副周为永平公。

  秃发承钵

  (生卒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将领。 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后,晋封秃发承钵为昌松公。

  秃发破羌

  (公元407~479年),鲜卑族,一名源贺,秃发乌孤之孙;河西人。著名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将领、北魏大臣,源氏鼻祖。

  秃发乌

  (公元?~399年待考),鲜卑族;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南凉武王,南凉烈祖。

  秃发利鹿孤

  (公元?~402年待考),鲜卑族,秃发乌孤之弟;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第二代君王,南凉康王。

  秃发傉檀

  (公元365年~公元415年),鲜卑族,秃发利鹿孤之弟;河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末代君王,南凉景王。

  秃发树机能

  (?-公元279) 轴流供地西晋鲜卑族起义首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