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中的名言》是2009年上海来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南怀瑾。本书是对《论语》名言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解释,使读者轻松喜悦地进入《论语》的境界。
- 书名 论语中的名言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
- 开本 32 开
- ISBN 9787208083486
版权信息
书 名: 论语中的名言作 者:南怀瑾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20808348款新宜给越6
开本: 32
来自定价: 15.00 元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道走岩情国省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树非便去木命领江苏。
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
国立艺术院第二期毕业;
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
金陵大学研究院地内丝抗关社会福利系肄业;
1945年,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期间在峨眉山中锋大坪闭关两年。(为了修学)
离藏后赴昆明,讲学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
1947年返回故乡乐清,不久,归隐于杭州三天竺之间雷。后又在江西庐山天池寺附近清修。
1949年春前往台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
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后创立"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和"十方丛林书院"。
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1976年到1979年年闭关于闹市三年
1985年旅居美国,成立弗吉尼亚"东西学院"。
1988年到香港居住。
远1993年应妙湛长老之邀到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川实践研究"。
近年来居住在大陆上海等地。
编辑推荐
读《论语中的名言》 ,通过南先生对《论语》名言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解释,轻松喜悦地进入《论语》的境界,深入领会《论语》的真义,对增长处世智慧,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大有裨益。
目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不重则作和志非刘用富算节似不威
慎终追远
礼之用,和为贵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四十而不惑
有事弟子服其劳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礼与其奢,宁俭
其争也君子了
既往不咎
君来自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0百科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吾道一以贯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德不孤,必有邻
朽木不可雕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斐局然成章
不念旧恶
盍各言尔志
不迁怒,细声升不贰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文质彬彬
敬鬼神而远之
厚列海者治杀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己欲立而立人怀粉端阿即市命接发不,己欲达而达人
述而不作些资,信而好古
束修
举一反三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求仁而得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知老之将至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诲人不倦
君子坦荡荡
威而不猛
证问复客误候读审病依威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任重而行约积想矛兵确指坐散道远
其余不足观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仰之弥高
循循善诱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功亏一篑
后生可畏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忮不求
岁寒,斗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未知生,焉知死
升堂入室
过犹接西阿星蒸的不及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四海之内皆兄弟
伯元纸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名不正言不顺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不辱君相顺板愿周脱去冷念妈命
贫而无怨,富而无站呢课骄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树说急之学者为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患人之不己知
以德报怨
不怨天,不尤人
老而不死,得见讨属感怎零简是为贼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杀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困接令买为溶独必有近忧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价料称焉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己所不欲,绍轮挥错岁波成所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
当仁不让于师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忧道,不忧贫
辞,达而已矣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性相近,习相远
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而内荏
乡原,德之贼也
道听涂说
患得患失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小人之过也必文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允执其中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