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2023-02-24 13:32:4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是清代画家陈枚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

  • 中文名称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 作者 陈枚
  • 创作年代 清代
  • 规格 纵37cm,横31.8cm
  • 材质 绢本

品介绍

  《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通过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描绘了宫女们随其女主人在庭院内外的游赏活动,主仆之间的关系颇为亲近,主不骄横,仆不卑微,主仆之形大体相近,破除来自了前人的造型桎梏。嫔妃们的活动内容,在民间生活中均及停心习以为常,只不过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而令这些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更加富贵、繁琐及典360百科制化的特点。

  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学措儿要乡好治几永和朔臣梁诗正敬题", 戊午为乾隆三年(1738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作品赏析

  在人物创作的审美取向上有别于唐代张萱、周眆笔下体态丰腴的嫔妃形象,而以明代唐寅、仇英笔下的仕女画为审美标准,追求秀润飘逸的情致。画家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倚风娇无力"之貌。在技法上,商创富台大早各的轮交此图所绘人物造型生动准确,笔致工细严谨,源于宋代院体画风。图中的楼台房些效收的载命室建筑则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绘成,根据图中透目扩视线斜度的变化,可以准确地推求出灭点的具体位置,从而加补后强了平面画幅的立体、纵深效果,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

作者来自简介

  陈枚(约360百科1694-1745),清雍正组两要、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号载东,晚年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雍正时由画家陈善推荐,进入宫廷任职,曾任内务府员外郎,师法郎世宁,工画人物、山水、花鸟,其画法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其主要活动在雍正时期,约于乾隆五年(1740年)因眼伤离开宫廷南归。乾隆十年去世。

古车掌图据苦额鸡品内容

  一月 踏雪寻诗:

  腊月中,天寒地冻,贵妇们聚于温暖的厅堂中省司立乱慢优汽府管级再,一边烹茶,一边观雪,吟诗作乐,时有女伴裘衣貂帽南针问,踏雪携友 ,前来助兴。

  二月 寒夜寻梅:

  正月里,上元之夜,华灯溢彩,银月似盘,梅花绽放,宫中贵妇们结

  三月 闲亭对弈:

  两三伙伴厅下摆棋,观者不言。

  四月 曲池荡千:

  春天来了,仕女们走出闺房,在芳草地赏相伴欢嬉,杨柳舞于春风,杏花映于春水,秋千架上,仕女的身姿轻盈如燕

  五月 庭院观花:

  韵华斗丽 蓉春时节,姹紫嫣红,芬芳密信构滑争图只训同步风满园。

  六月 池亭赏鱼:

  仲夏时节,天气炎热。池边竹林飒飒作响,应和着习习凉风,宫中仕女聚在池亭内赏鱼以渡充曲常迅盟代河级休闲时光。

  七月 菏塘采莲:

  柔风掠湖,菏香阵阵,宫中佳人泛舟采集聚会,为刻板的宫廷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八月 桐荫乞巧:

  这是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九月 琼台赏月:歌十在叫振绘中秋之夜,贵妇们聚集高台,吟诗赏月的情景

  十月 深秋赏菊:

  描绘了金秋十月宫中贵妇赏菊的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是高贵、高洁的象征,又赋予吉祥、组帝其但长寿的涵义。

  十一月 文阁刺绣:

  初冬时分,在和煦的阳光下,宫中贵妇们精心玉位绣制和欣赏自己喜爱的图案。

  十二月 围炉博古:

  时入仲冬,天气愈寒。这幅画描绘的是华屋中,暖炉旁,家中贵妇们闲聚在一起,欣赏古院和书房的情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