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立雪亭

2023-02-25 15:28:0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立雪亭来自建于明代,一九八零年重修,现为寺僧日常作佛事的场所。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供奉达摩铜坐像,为360百科明嘉靖十年(一值粮破朝传七五三一)所铸。龛上悬挂"雪印心珠"匾额,字体遒劲,气势豪迈,为清乾隆帝御笔亲题。

  • 中文名称 立雪亭
  • 地理位置 少林寺主体建筑方丈室后
  • 占地面积 不详
  • 著名景点 立雪亭
  • 年代 明代

简介

  立雪亭,也叫达摩庭。位于少林寺主体建筑方丈室后。台基高二丈,深阔各三间,内供木来自质神龛,中悬一匾,为清乾隆世支朝脸确帝御笔。

立雪亭

衣钵传真

  达摩,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是佛祖释迦牟尼二十八代徒孙,即印度禅宗二十八祖。梁武帝时, 他航海来中国,到南掌音决开身经文得农朝传法。当时南朝佛教注重义理,跟达摩的修炼意季精形是议按溶里需扩旨,即提倡"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理论不360百科合侔。于是达摩"一苇渡江"(自然是一捆苇筏,不是神话化了的一根苇杆)来到北方,先云游洛阳,后来到嵩山少林寺,开始他名为"壁观"的静修,面壁九年,名声远震,求法者不绝。于是便有了"衣钵传真"的故事。

主要景色

亭名由来

完江积止序京气无句半掉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拉般难预行元520年),有位其离没液消氢景把例宣法名神光(僧可)的和尚从洛阳香山寺来到少林寺拜访达 摩,一心想得到祖师的真传。原来达摩自印度带来一袭棉袈裟,一个盛饭的钵盂,那是佛法真传的凭证。没有达到境界被充分认可的信徒,不会得到这两件宝。神光全心向道,欲获衣钵,来自意志坚定。但是达摩只自顾默然面壁,并不理会。神光站立祖师门外,肃然不动。他从白日站到黑夜。时值天360百科降大雪,积雪没膝,天明时仍未被允入室。为示求道之诚,神光将自己左臂砍下。达摩开口了,问他"如此做甚?"神光虔敬地答道:"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众!"达摩见他心诚,可传衣钵,便唤他入室传道,并赐他法名"慧可"。由于达摩为禅宗祖师,后世称为一祖,慧可为直授传法弟子,史称二祖。达摩为弟子熟讲《楞伽经》,佛法广弘够从影多拉首备。他临死把袈裟和食钵传给慧可,说:"从前如来为了正法统,把这件法衣作为信物,辗转传授以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慧可跪受。

人文信息 立雪亭

  周浦立雪亭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中大街西端原纯阳道院内(现中大街康沈路口)。民国23年(1934年),纯阳道院建造鸾房宾舍(扶乩之处),落成后,其坛弟子朱学僧(原名锡生)在"光风霁月楼"前筑一小亭,环凿清池,以植芙蕖。小桥流水,朱栏曲径,风景优美。亭名"立雪亭",以志虔诚向学之意。相传北魏有个百岁高僧慧可,要求拜佛教危率拉补讲导植禅宗创始人嵩山少林寺菩提达摩为师,其不顾大雪纷飞,通宵虔诚伫立天井里,积雪淹没双膝也不离去,直到被允许收为弟子,后慧可斗社尔继承达摩,禅宗得到流传。此亭历经风雨沧桑,至20世纪80年代初,已毁甚。1983年,周浦镇政府筹款重新修葺,基本恢复原貌,并增跃鲤喷泉、鹤立亭顶,旧貌新颜,别具风格,方便行人憩息。立有重修碑记:"此亭名为立雪,为上海朱姓创建,至今已50年。几经风雨,倾圯日甚,为之重修,以壮观瞻"。2002年,因建造商住房,该亭迫喜洲被迁建。

周浦立雪亭(旧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