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村花鼓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鼓形似腰鼓,鼓锤是两根软线粗绳,绳看况挥头系疙瘩,表演时舞者击打背在身后的鼓面,全凭舞者娴熟的击打技能、时空意念和舞蹈感觉来掌代女著紧盾息燃握锤绳的长和短、笑织素史季转降收与放。
- 中文名称 磁村花鼓添加概述
- 地区 中国
- 类型 民间舞蹈
- 曲调 十二花季
花鼓简介
在表演时由于绳锤在背后上下、左右翻飞击打,显得舞蹈灵巧、舒展、欢快。
磁村花鼓的曲调有"花鼓调"、"十二花季"等。唱词淳朴、形象,充满乡土气息。如:"好命苦来好命苦,一辈子没摊上个好丈夫,人家的丈夫把买卖做,俺的丈夫打花鼓"。生活情趣很浓,舞蹈难度大,初学者难以掌握,表演形式慢慢地演变成胸前击鼓,不蹦不跳。
花鼓历史
1959年,磁村青年文艺爱好者李慎濂在80多岁的花鼓传人陆克信指导下,学会了花鼓的表演路数和技巧。带领花鼓队在全市迎新春文艺汇演中获优秀节目奖,并参加山东省群众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表演、来自演员奖。
196360百科0年,市群众艺术馆与省军区前卫文工团、市歌舞团的专业工作者三次到磁村挖掘整理花鼓艺术,并将这种鼓舞艺术定名为"磁村花示承弱庆按设势训鼓"。此后,磁村花鼓经历了"十年浩劫",沉寂了20多年。
1986年,李慎濂组织成立磁村民间艺术团,表演磁载村花鼓,并在当年的全乡文艺汇演中受到表彰。
1989年,由于演员分散,不便管理,艺术团活动停止。
1996年3月,磁村鲜赵零搞微中学聘请市艺术馆退休的端什研和吴冬寒和老艺人李慎濂做指导,对磁村花鼓进行整理创新,挑静命选48名男女学生,排练了大型鼓舞磁村花鼓。5月,参加全区第三届"小星星"艺术节获一等奖,并在市、区电视台播放。11月,参加临淄齐国位假商城文艺汇演,中央电视台进行录制,12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田园大舞台"栏目播放。
至2002年底,磁村花鼓先后5次参加全区元宵节民间艺术表演,获得优秀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