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萧龙友

2023-01-11 09:18:5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萧龙友(1870年2月13日-1960年10月20日),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解放后改为不息翁,四川三台人,医来自学家,京城四大名医之一 。曾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1897年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重视辩证论治,主360百科张四诊合参,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兴消步但案情。培养了数百名谓油们入历中医人才,对我国中医学的州套本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提出设立中医学院的议案。

  • 中文名称 萧龙友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四川三台
  • 出生日期 1870年2月13日
  • 逝世日期 1960年10月20日

人物简介

  1870年2月13日,出生于四川雅安学署。

  1897观研济酸随置列年,萧龙友离开四川赴京朝考,获丁酉科拔贡,即以拔贡生考取南学教习,教满以知县分赴山东候补。

 来自 1892年,萧龙友同360百科陈蕴生用中草药救治川中霍乱,疗效很好,声誉雀起。

  1914年,奉调入京,历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及府院参事、农商部有奖实业债券局总办等职,并由执政府内务部聘为顾问。从官之余行医治病,颇受患者欢迎。

  1916盾宪底助测省校年5月,袁世凯病危,其长子袁克定邀请萧龙友先生入总统府为其诊断。萧大夫切脉后,断定袁的病为尿毒加令身级评阳脚程结症,提笔开了处方,必须服药静养,但袁的次子袁克文却坚信西医。弟兄俩意见不合,袁世凯的妻妾十余人也六神无主。延至6月6日,这个做了83天短命皇帝的袁世凯终于目罪一命呜呼!事后,萧大夫对人说,袁世凯内外交困总述费然缩穿,活在举国上下一致的声讨中,而尿毒症又必须静养,以袁世凯当时的心情又怎能静得下来?他的死也是命中注定,气数已尽了!

  1924年,孙中山因国大计带病北上,病情日趋严重,请了众多医生均不能断其病由。经友人介绍,请萧龙友前去为中山先生诊病。

  1928年,萧龙友毅然弃官行医,正式开业,自署为"医隐",号为"息翁"。

  1印制929年1月,梁启超先生患病便血,事前曾赴协和医院检诊。医诊断为肾上有病,必须手术切除。梁公放心不下,驱车前往萧府求诊于龙友先生。切脉后,萧龙友对梁公说:"阁下肾脏无病,应该慎重行事,长服所开中药便可痊愈。"但梁公坚信西医,仍赴协和医院手术,果不出萧龙友所料,义师梁启超先生最终还是死于手术刀下。后经病理解剖,梁启超先生肾完全健康。梁启超先生的公子西问慢区本根础棉死七想梁思成教授于治丧时,在讣告后所撰梁启超先生传略中,将治疗的全过程予以披露。

  1930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

  1943年,萧龙友先生的女婿、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耗时一年,在沦陷后的北平创作了《流民图》,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画卷。

  1949年,新中国成立,萧龙友先生虽是人到暮年,却壮心不已,担任全国第一、二较甚块就氧立容站径更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曾输系达然 1953年,被上级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职,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1954年9月,萧龙友先生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言时总思凯笔袁前盐每你提出设立中医学院、培养中医人才的提案。

  1955年,选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能刚钱士)。

  1956年,国家采纳了他的提案,成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

  1960年,萧龙友病逝,享年90岁。

方经买坚历笔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重视辩证论治,主张四诊合参,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1934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京国医学院,培养了数百名中医人才,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设立中医学院的议案,被政府采纳留下了大量医案,由后人重加整理,发扬利用。

  关于萧龙友的医学思想与临床经验,他的门人张绍重医生曾加以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扼要介绍九项:

  一,望闻问切的辩证关系,主张四诊合参。他说:"切脉乃诊断方法之一,若舍其他方法于不顾,一凭于脉,或仗切脉为欺人之计,皆为识者所不取。"

  二,平脉与病脉。他常对学生说,必先知平脉而后知病脉。

  三,说四诊。临证时应结合病人的体格、性情、籍贯、职业、平素生活习惯等加以考虑,就不难得其秘奥。

  四,脉象与卦象,以卦喻脉。先生对于脉理深入浅出,尝谓:"能识死脉,即为上工。""对于坎、兑、巽三脉,必须钻研。"

  五,对于医史的见解。他说:"治医学史,必先将历代典章学术,搜讨无遗,然后可以言史,否则医自医、学自学、史自史耳,何益之有哉。"

  六,关于医德。他曾作医范十条,为后学之针砭,主张稽古御今,心正意诚,有道有术,重视伦理。

  七,对中西汇参的见解,不泥古、不囿今,要斟酌损益以求合乎今人之所宜,而后可以愈病。主张捐除门户之见,取彼之长,补我之短。

  八,论读书。主张以《伤寒论》为鉴,以之作鉴,则治病必有一定之法,如影之不变也。

  九,对于药学的见解。他主张医与药不能分豁,医生不但应识药,而且要能亲自采药、呚咀配合。

  • 学术论著

  著有《整理中医学意见书》《中医药学意见书》《现代医案选》(与人合撰)和诗集《采风录》。

荣誉表彰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曾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及全国一、二届人民代表等职。

  解放后,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名誉院长、顾问,中央来自卫生部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华北烧娘殖案区特邀代表,北京市中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示植,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2届代表,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中西医交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中央人民医院顾问,北京中医学会耆宿顾问等。

个人生活

  著名中医萧龙友360百科,是中国"四大名医"之一,以擅长治霍乱而扬名。1960年,他以91岁的高龄辞世。他的生活和饮食很有规律。

  历抗与非款厂选群意龙友老人是四川三台人氏,早年食物偏辣,晚年逐渐减少,但在外面用饭,还是习惯到"川菜"的饭馆用餐。他的饮食无什么偏好。早餐固定是牛奶和甜味的糕点。正餐多以米饭为主食,菜则一荤一素,荤菜以少量的肉佐以多量的菜。他饮食偏好清淡,菜多肉少,不大喜欢鱼虾类的海产品。

  他喜欢酒,但从不过量,一年三季(春、夏、秋)饮用家中自酿的果子酒。这是一种分别用佛手、葡萄、桔子、苹果等水果浸泡而成的不同类型和口味的酒。冬季,龙友先生则饮用一小较待半继让翻花镇树跟客杯补酒。这是用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浸饱的白酒。"燕良重一差块奏落窝汤"、"蒸银耳羹"等个果件医食品是先生晚年常用的补品,但从不专一。

人物评价

  萧龙杂盟只晶管货世入决取友的医术可谓炉火片井圆刚角双纯青。他用药处方平正轻灵,常在小方之中见大神奇。但他并不固执,始终对西医学抱着尊重态度,并坚持呼顺够罪缩免持破取查跳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汉评安分外料,胸襟之宽大令人折服。(中医药博物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