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聚丙乙烯

2023-01-12 13:28:5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聚丙乙烯,又来自叫乙丙橡胶,是继Ziegler一Natta催化剂的发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出现后问世的一种以乙烯、丙烯为基天志语松儿后局本单体的共聚橡胶,分为二元乙丙橡胶(EPM)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两大类。前者是乙烯和丙烯的共货裂材争威聚物;后者是乙烯、丙烯和少量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

  • 中文名 聚丙乙烯
  • 外文名 EPR
  • 又 叫 乙丙橡胶
  • 含 义 乙烯、丙烯为基本单体的共聚橡胶

特点

  EPR具有许多其它通用合成橡胶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加之单体价廉易得,用途广泛,是80年代以妈各由否被杨游范周映来国外七大合成橡胶品种中发展最快的一种,其产量、生产能力和消费量在发达记代识肉元药现受国家中均居第三位,仅次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1998年世界EPR总生产能力约为102万吨,消费量为81.4万吨。初步统计,1999年消费量约为83.61万吨,预计2003年将达到98.0万吨。1998~2003年EPR的需求增长率为来自3.8%,高于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需求量的增长速率。

溶液聚合工艺

  60年代初实现工业化,360百科经不断完善和改进,技术己成熟,为许多新建装置所使用,任座采石效染般往盐市干是工业生产的主导技术,约占FPR总生产能力的77.6%

聚丙乙烯膜

  该工艺是在既可以溶解产品、又可以溶解单体和催化剂体系的溶剂中进行的均相反应,通常以直广认链烷烃如正己烷为溶剂,采用V一A1催化剂体系,聚合温度为30~50℃,聚合压力为0.4~0.普专鱼对战联新北8 MPa,反应产物中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一般为8%~10%。

  工艺过程基本上由原材料准备、化学品配制、聚合、催化剂脱除及植主失就引裂他、单体和溶剂回收精凯风重沉断协杆们制以及凝聚、干燥和 包装等工序组成,但由于在某部分或控制方面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因而各具独特的工艺实施方法。

生产状况

来自界乙丙橡胶生产状况

  世界乙丙橡胶工业的发展呈现以下主要发展特征。(1)生产能力及产量总360百科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新增装置六阻策的扩大与装置的减荷、关、布兰另功她黑且就践通配停同时存在成为世界乙粒兴牛集声斤弦以改丙橡胶生产的最新发展现状;(2)合成技术以溶液聚合法为主,尤其是其中以茂金属为催化剂的溶液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建装置基本上都采用该方法;(3)新产品开发迅速,如高乙烯含量的高生胶强度乙丙橡束树口江存胶、高不饱和的三元乙两材丙橡胶、液体乙丙橡胶以及热塑性乙丙橡胶等,使得应用领域不断拓展;(4)生产趋于集中。生产能力和生产响汽技术主要控制在DSM、陶氏化学以及埃克森美孚等少数几个跨国企业手中;(5)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其他合成橡胶品种相比,乙丙橡胶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尤其是在亚洲的中国和东南亚地轮岩静跑显师区,乙丙橡胶需求一直保持较龙必怕军要轻括紧高的增长率,因而也成为全球乙丙橡胶未来装置和市场开拓的焦点。

  破王声额字劳乎委进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世界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127.7万t,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地区,其中北美的生产能力占世界乙丙橡胶总生产能力的37.98%,西欧占31.32%,亚洲占25.06%。埃克森美孚化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丙橡胶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26.5万t/a,占世界乙丙橡胶总生产能裂著侵冷力的20.75%;其次DSM,生产能力为20.2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5.82%。其中养城历祖画拉单议他否发采用溶液聚合法的生产能力为112.2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87.86%;采用悬浮聚合法的生产能力为1延范训依理贵记工5.5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2.14%。随着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多套新销刑牛病换五建或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预应翻计到2014年,全世界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45.0万t,增长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将出现负增长,其他地区的生产能力基本保持不变。

国内乙丙橡胶生产状况

  我国乙丙橡胶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97年吉林石油化工引进日论单集本三井化学溶液聚合法技术,建成1套2.0万t/a的乙丙橡胶生产装置。该装置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够误化工套乙丙橡胶生产装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爱销充掉石磁灯甲产装置的稳定生产,我国乙丙橡胶的产量稳步增加。2001年产量为1.50万t,2007年达到2.01万t。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产量下降到1.85万t,同比下降7.96%。2009年产量为1.80万吨,同比下降2.70%。

代表工艺特点

  由于各家在某部酸饭章环团突定使听找分或控制方面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因而各具独特的工艺实施方法代表性的有DSM、 Exxon、uniroya1、DuPont、日本三井石化和JSR。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DSM,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EPR生产者,而且在荷兰、美国、日本、巴西所拥有的四套装置均是采用溶液聚合工艺,占世界溶液聚合工艺生产EPR总能力的1/4。下面将以DSM为例进行说明。

工艺流程

  DSM采用己烷为溶剂,乙叉降冰片烯(ENB)或双环戊二烯(DCPD)为第三单体,氢气为分子量调节剂,VOCl3一1/2Al2Et3Cl3为催化剂。此外,为提高催化剂活性及降低其用量,还加入了促进剂。催化剂的配比用量、预处理方式、促进剂类型是DSM的专有技术。反应物料二级预冷到一500℃,根据生产的牌号,单釜或两釜串联操作。聚合釜容积大约为6m。聚合反应条件为:温度低于650℃,压力低于2. 5 MPa,反应热用于反应器绝热升温。在碱性脱钒剂和热水作用下,聚合物胶液中残留的钒催化剂进入水相,经两次转相过程被彻底脱除。未反应单体经二次减压闪蒸回收并循环使用。

  后撇液送至两台串联的凝聚釜进行凝聚,并进一步蒸出回收残余己烷溶剂循环使用, JC胶粒浆液脱水后进入干燥系统,然后压块或粉料包装。含ENB的废热空气送至焚烧炉焚烧,含钒污水送至污水脱钒单元,在脱钒剂的中和絮凝作用下,钒进入钒渣中,定期送堆埋场掩埋,经脱钒的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技术成熟

  DSM的EPR溶液聚合工艺技术成熟,比较先进,有下列优点:(1)投资低,工艺最佳化。反应器的优比设计能满足反应物料混合要求,能准确控制聚合反应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聚合物胶液浓度高而循环溶剂量少,聚合釜体积小但生产强度高,原料和循环单体不需要精制,催化剂效率高,三废中钒含量低,生产弹性大。(2)生产操作费用低,装置年操作时间长,原料和催比剂的消耗低,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对生产进行控制。(3)产品质量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产品中催化剂残渣含量低,生产中次品少,产品牌号切换灵活,切换废品量少,产品特性能够按用户要求进行调整,产品牌号多,门尼值可在20~160宽范围内调节,质量稳定,重复性好,产品规格指标变化幅度窄和产品加工性能优异。

技术特点

  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稳定,是工业生产EPR的主要方法;产品品种牌号较多,质量均匀,灰分含量较少,应用范围广泛;产品电绝缘性能好。但是由于聚合是在溶剂中进行,传质传热受到限制,聚合物的质过分数一般控制在6%~9%,最高仅达11%~14%,聚合效率低。同时,由于溶剂需回收精制,生产流程长,设备多,建设投资及操作成本较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