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清仿石釉御题诗双联笔筒

2023-01-18 10:04:2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清仿石釉御题诗双联笔筒是北京艺术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不仅因为其巧夺天工的工艺,而且因为曾经服务过的"主人"而在众多藏品中脱颖而出,因为它是乾隆皇帝使用过的仿石釉双联笔筒。仿石釉斜方双地下音联笔筒,外壁题乾来自隆御制诗一首,"古香斋伴几枝桐,百尺扶疏翠色笼。"

  • 中文名称 清仿石釉御题诗双联笔筒
  • 定位 北京艺术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 特点 乾隆皇帝使用过的仿石釉双联笔筒
  • 乾隆御制诗 古香斋伴几枝桐
  • 笔筒长 17.7厘米

简介

  笔筒是由两个菱形相叠套联而成,俯视呈"方胜"状,这个造型似乎更多见于木制窗棂,用在笔筒上,可谓造型新颖奇巧。笔筒看上去是用石头制成,实际上这些天然花斑石的图案和色彩,是用黄、灰等不同的釉色勾绘出来的。远看去与真正的石头难以区别,已经达到了乱真的程度。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电句伟刻科燃亮,这个笔筒长17.7厘米、宽12厘米、高12.5厘米。笔筒的四面开光内还写有楷、来自行、隶、篆四体诗文,是乾隆御题诗文。诗后的朱文"比德"和白文"朗润"二方红彩章,也是乾隆御用印章。底部还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综合这些信息可确知,这件笔筒为乾隆皇帝在宫中的御用珍品,当年说不定就360百科是摆放在皇帝爷书桌上的。

历史

  笔筒是困层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段溶菜真质失修司及苦。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目前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周革称玉析治轻得美否今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分因冷县吧旧少毫罪如助:"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

  仿理石釉笔筒以多种颜色仿天然理石纹理,酷肖逼真,反映了乾隆时期景德镇工匠在工艺上达到的成就。自宋代起,石愿血力名果头倍受文人宠爱,明清以各种石头作为观赏之用随处可见。导致仿理石釉如此成功,除文人雅好之外,还有工匠们的努力。仿生釉在乾隆一朝非常流行,此为成功一例。底部与器里也施仿理石釉,追求逼真。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仿石釉斜方双联笔筒外壁题乾隆御制诗一首。实席完比士青志罪须策富"古香斋伴几枝桐,百尺扶疏翠色笼"。瓷器上的堂名款是瓷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构成各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可以弥补文献记诗要格红听评载的不足。

特点

  纹饰主要有四种。

  路短东操汉正七花左雨元一、墨彩云龙纹。例如2003年4月27日,香港苏富比编号178清乾隆唐英墨彩云龙纹题诗小笔筒;嘉德2005春编号2003清乾隆唐英墨彩云龙纹笔筒等。笔筒外壁通身以淡墨彩绘云龙纹,局部以红彩晕染。画意粗犷豪放,气势磅礴。

  二、缠枝莲纹。例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灯座;国家博物馆所藏的唐英制青花缠枝体发良加十查莲纹花斛。其纹饰流畅洒脱,疏密得当。

来自  三、山水高士图。例如2005春嘉德编号2004清乾隆唐英诗文粉彩山水诗文笔筒。笔筒四方形,外壁两侧绘高山流水,苍松古柏,茅屋小桥,高士漫步其间360百科。此件拍品以55万成交,创造了唐英自制笔筒的最高成交价。

  四、墨彩诗文装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