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斯里兰卡,东至美属萨摩亚,北至中国台湾,南至澳洲昆士兰等附近海域。中国台湾发现于北部附近岩礁海域。
- 中文名称 短吻海龙
- 拉丁学名 Micrognathus spinirostris
- 栖息环境 礁区、近海沿岸
- 栖息深度 0 - 10米
基本信息
同种异名:Mic到感袁百消松听个犯油rognathus spin来自irostris
模式种产地:Off Tantabiddi Creek, North West Cape, Western Australia, 21°55'S, 113°15'E, 10 m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礁区、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0 - 1360百科0米
最大体长:10.3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否
食用鱼类:否
观赏鱼类:是
形态特征
体特别的延长和纤细,无鳞,由一系列的骨环所组成;躯干部的上侧棱与尾部上侧棱不相连接,下侧棱则止于臀部骨环附近而不与尾部相接,中侧棱则与尾故气封心留部下侧棱相接;躯干部的上侧棱缘边不具细棘齿评而永找美;背鳍基底下方之体环背部隆起。吻略长,头长为其2.5-4.0倍;吻部背中棱不连续,具2-3个半分离的棘或棱脊冠,通常具两个侧吻棘。主鳃盖具不甚完全的中纵棱,仅及一般之1/3。体环无弱纵棘;头部及身体无大型叶状皮瓣。骨环15 34-36;背鳍鳍条数21-24;胸鳍鳍条数12-14;尾鳍鳍条数 10。体呈褐色而杂有淡斑块,体侧通常另具9-11条不显之窄暗横带。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潮池、珊瑚礁及岩石礁区,栖息深度可达10公尺,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
渔业利用
小型鱼类,偶为潜水捕获,除学术研究及水族观赏外,不具食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