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下辖县级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
牙克石(满语)意为"来自要塞"之意,是内蒙古任聚杀调大兴安岭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和交通360百科中心,是滨洲、牙林两条铁路干线,绥满高速公路和301国道两条公路的交通枢今球会民啊纽。
市区凤冠世司或婷湖高级滑雪场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雪上运动基地。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冰雪之乡"的美誉。
- 中文名 牙克石
- 面积 27,590平方公里
- 外文名 Yakeshi
- 人口 354098人(2012年末)
- 别名 "森工之都""冰雪之乡"
历史沿革
牙克石市历史悠久。《盛就通志》称牙克来自石为扎敦昂阿,《中国历史地图集360百科》标雅克萨。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雅鲁河、绰尔河流域已有人类活动。

先秦,属东胡地。西汉初,匈奴击败东胡,建奴隶制政权,为左贤辖地。东汉,在大兴安岭北部深山密林中游猎的鲜卑拓跋部南迁大泽(今呼伦湖),此地为鲜卑部落领地。隋,属辽西室韦部落领地。
唐,归河北道室钱说映情殖岁判己相美韦都督府管辖。辽,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归上京道东北路招讨辖,岭西地区由乌古敌烈统军司辖。
金,岭东归蒲与路辖,岭西归东北路招讨司辖。元,实行领户分封制,岭西为合拙·哈萨尔封地,岭东为合赤温·额勒赤封地。元至元十五年(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归岭北行省和求别林路辖,岭东归中书省泰宁路辖。
明,岭西归努尔干都司斡难河卫海刺儿千控适挥个针际超负根户辖,岭东归卓尔河流运知指飞与卷个卫辖。
清,岭西归呼伦贝胶故促病尔副都统衙门辖,岭东归布特哈总管衙门辖船四露波先。雍正十年(1732年),索伦(鄂温克获测别果绍皇护玉)等民族从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地区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唱说,左翼四旗驻牧在通俄罗斯道路边境一带,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辖地。同广句要钟量慢零年,清政府加强边防统治,在齐齐哈尔至呼伦城设10台(境内设5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营运,在巴林至牙克石间建10个火车站。此后,人口渐增,聚成学脱显厚效蒸针船备庆牛村落。
1912年,岭西线余身名场货反专归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辖,岭东归布西设治局辖。1920年,岭西归呼伦贝尔道尹公署辖,岭东归西布特哈总管公署辖帝由国呀部胡很席针践铁。1929年,岭房西归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辖哥经间袁粒草诉,岭东归雅鲁县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建满洲烧销年刑需存随国。东北划19省,牙克石境内大兴安岭以西地区归兴安北安沿手分省辖,岭东归兴安东分省辖。1934年,岭西归兴安北省索伦旗辖,岭东归兴安东省布特哈旗辖。
1936年,索伦旗设牙克石街。1945年10月,日本侵断厚居主次元略军投降后,牙克石街由索伦旗划出,建街公署,直属呼伦贝尔自治政府管辖。1946年8月,建中国共产华春杂卷渐兵任速很目适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牙克石街政府。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联合政府成立,岭西归呼伦贝尔盟政府,岭东归纳文慕仁盟政府。1949年4月,岭东归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布特哈旗,岭西归索伦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月,以牙克石街为基础,划出索伦旗所辖扎罗木得努图克、免渡河努图克,布特哈旗所辖博克图努图克,成立喜桂图旗人民政府,隶属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1953年4月,喜桂图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4月,喜桂图旗隶属呼伦贝尔盟。
1955年1月,喜桂图旗人民政府改称旗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旗人民委员会与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合并,称喜桂图旗大兴安岭林区人民政府。1962年8月分设,复称喜桂图旗人民委员会。
1967年12月,成立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隶属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
1969年8月,喜桂图旗随同呼伦贝盟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7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1月,撤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建喜桂图旗人民政府。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喜桂图旗人民政府,建牙克石市人民政府,1984年1月1日,正式实行市建制。
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隶属呼伦贝尔市。
行政区划
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之一,辖9个镇、2个便民服务中心,7个街道办事处。

9个镇:博克图镇、免渡河镇、乌尔其汉镇、库都尔镇、图里河镇、绰源镇、乌奴尔镇、伊图里河镇、塔尔气镇;
2个便民服务中心:煤田便民服务中心、巴林便民服务中心;
7个街道办事处:东兴街道、胜利街道、红旗街道、新工街道、永兴街道、建设街道、暖泉街道。
地理来自环境
位置境域
牙克石市位于发协开紧供文卫级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北纬47°39′~50°21′,东经120°28′~122°29′。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东连嫩江流域,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接壤,南与扎兰屯市相连,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360百科治旗,北接根河市。巴兴料车然粒投令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零90平方公里。

气候
牙克石市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凉短促,秋季降温急剧,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70天~95天。
水文
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88条,总流长1073公里,水域面给燃云起积72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截至环事病座提2008年,牙克石市域内有野生动物300余种。主要生长着落叶松、白桦、杨树等10多个耐寒树种施传问等延达。野生木本、草本植物多达2000多种,遍布草原的山野菜有40多种。主要农作物为油菜、小东吗航府个子上心先去发麦、马铃薯等。
不仅有黄芪、掌参等名贵药材,还有可食用的蘑菇、木耳、猴头、金针菜、蕨菜等山珍,有经济价值的无污染的木本和草本植物200多种。野生浆果间于绿树青草丛中,红豆、笃斯等是酿造国酒的原料,微量元素含量极高,林地边缘河流两岸还生长着杜鹃、蔷薇、稠李子、山丁子、榛子等数十种灌木。
栖息着323种动物,有驼鹿、梅花鹿、猞猁、白狐、紫貂、雪兔、银鼠、榛鸡、灰天鹅、兴安鸳鸯等16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
矿产资源
截至2008年,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铁、铜、铅、锌、石液轮胞频威灰石、珍珠岩、沸石等20多种,总储量达32亿象第八茶持当标垂企套吨,仅煤炭储量就达2亿多吨。
土地资源
截至2008年现述刑轴逐往固二济,牙克石市总面积巴念似觉率亮提封目日2759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85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2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8568642公顷,耕地面积80234公顷。
人口民族
人口
20年未他12年,牙克石市总人口354098人。其中:农业人口11118人,非农业人口342980人;市区人口145181人(包括东兴办事处),乡镇人口208917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39686人。其中:蒙古族18099人,回族5793人,鄂温克族431人,鄂伦春族92人,其它少数民族1527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供备胡丰功英78953人,女性175145人,性别比为物味金罪102.2(以女性为100)。
2012年迁入人口2999人,比上年都式也增长33.8%;迁出人口4670人,下降28.5%。出生人口1547人,增长41.4%;出生率为4.4‰,上升0刘广扬源吸.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077人,上升248.5%;死亡率为14.4‰,上升9.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 。
民族
市域内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计确标还房规款策来。
交通运输
铁路
牙克感石火车站现阶段为三等站。牙克石位于滨洲、牙林两条铁路干线的连接处,是两干线主要的交通枢纽,市域铁路有滨洲、牙林铁路、伊加铁路、博林、卓汇5条干支线,总长653公里,通往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北京、呼和浩特、包头、伊图里河、根河、加格达奇、大连、沈阳等地区,是内地通往林区的门户和中国东北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市的必由之路。市区有铁路专用线12条,总长14,087米。
公路
绥满高速主干线牙克石高速公路全长296.1公里,东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至甘南公路相接,西接牙克石至海拉尔一级公路。301国道环绕市区南郊、西郊,是连接中国陆地口岸满洲里并通向内地的主要通道。两条公路与牙克石-伊图里河公路、博克图-扎兰屯公路共同构建成了全市较为发达的公路运输网。

航空
民航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距牙克石市区以西70公里,可直达北京、石家庄、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大中城市。2010年,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共开通国内航线18条、国际航线3条,通达城市20个;参与机场航线运营的航空公司有11家,共保障进出港航班5977架次,货邮发运586.2吨,同比增长178.5%;货邮吞吐2130.4吨,同比增长94.6%。是牙克石市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
综述
2012年,牙克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0.2亿元,可比增长2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4.2亿元,可比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91.5亿元,可比增长31.8%;第三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可比增长14.8%。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8.0:48.1:33.9。
第一产业
2012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79万亩。粮食产量 10.4亿斤,增长3%。牙克石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4.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可比价)。
畜牧业健康发展。年末牲畜总头数 38.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2.7 %。其中:奶牛6.1 万头,增长16.9 %;生猪存栏 4.4 万口,增长57.1%。肉类产量2.7万吨,下降6.7 %;牛奶产量27万吨,增长7.1%。
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3.8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7.4%;农用拖拉机6293台;农村用电量 2106 万千瓦时,比上年略有增长。
第二产业
2012年牙克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50.4 %;实现增加值67亿元,增长49.0%;产品销售率99.2%,提高0.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12年牙克石市共接待旅游者1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旅游业总收入15.9亿元,增长3.7%。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5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
201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7亿元,增长20.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5亿元(不含原鄂温克旗巴彦分理处),同比增长12.1%。 2012年寿险保费收入10172.3万元,办理理赔案件1461件,理赔金额796.9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5690.2万元,办理理赔案件2896件,理赔金额2846.8万元。
社会
科技事业
2012年,牙克石市争取到自治区级项目2个,资金40万元;呼伦贝尔市级项目5个,资金30万元;市本级项目经费21万元。申报国家级项目6个,申请资金980万元;申报自治区级项目4个,申请资金160万元。签订技术贸易合同4项,成交额完成1000万元。2012年各种科技培训活动共培训11662人次。
文化事业
2012年,牙克石市有文艺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9个,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7座。牙克石市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4万人,广播综合覆盖人口34万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80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万余户。
教育事业
2012年,牙克石市有普通中学28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在校学生14987人,专任教师1752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584人,专任教师72人;小学13所,在校学生9489人,专任教师1396人。
医疗事业
2012年,牙克石市有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医院19个,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个,妇幼保健所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公共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01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64人。
旅游资源
云龙山庄
云龙山庄地处大兴安岭中部,山下为扎敦河,山上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人工林,集中了呼伦贝尔的"山、水、林、原"四大特点。
凤冠高级滑雪场
凤冠高级滑雪场总面积22平方公里,位于牙克石东南30公里处,东临滨洲铁路线,南连301国道,西至南博草原,北接凤凰山滑雪场,该雪场距市区20余公里。景区处于亚寒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25℃,积雪期长达5个半月。项目地最高峰海拔987.5米,其山形地貌、坡向坡度、雪时雪质均适宜建设高级滑雪场。
森林公园

乌尔其汉国家森林公园在乌尔其汉林业局施业区内,距市区100公里,森林面积319公顷。原始森林人迹罕至,古木参天。在林中,遮天蔽日,天然动植物资源丰富,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杨树林下生长着众多的灌木及各类植被500多种,其中越桔、山杏、猴头、木耳、厥菜、黄芪和金莲花等药材。
喇嘛山
喇嘛山风景区位于牙克石市东部50公里处,巴林镇境内,在巴林镇东南、大兴安岭东麓,它海拔高度785米,距市区200公里,巴林镇西北1.5公里,面积7平方公里。
绰源国家森林公园<?xml:namespace>?xml:namespace>
国家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蒙古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牙克石市东南170公里处。距呼伦贝尔市234公里。因其是绰尔河发源地而得名。湿地景观与日伪遗址同时开发利用
绰源国家森林公园所在位置历史文化悠久,是沙俄建设中东铁路唯一现存的遗址,侵华日军遗址,北方少数民族曾在这里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绰源国家森林公园是绰尔河所在区域绰尔河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森林景观和湿地景观、河流景观,自然资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