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癌症疫苗

2023-03-03 03:30:4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癌症疫苗,是来自通过利用肿瘤细胞相关抗毫秋今着表树原,来唤醒人体针对癌症的免疫系统。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一个顾问委员会全票通过了允许默沙东公司(Merck)宫颈癌疫苗上市的建议,这意味着人类抗癌战争即将进入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除了HPV外,还有不少疫苗进入款育候及于简积临床,有的虽然鉴于各国巨额的临床试验费用没有获得类似沿FDA的批准,360百科但依靠患者的古眼味好据接加神口碑相传已经县三成乎世明四清命存在市场上长达数朝哪年,例如日本的莲见疫苗(Has振缩言便飞溶末就umi Vaccine)。

  • 中文名 癌症疫苗
  • 外文名 Merck
  • 癌症疫苗 用肿瘤细胞相关抗原
  • 来唤醒人 人体针对癌症

疫苗介绍

  现等八车环引期若在最流行的癌症疫苗方案都需要先发现和确认肿瘤细胞相关抗原。这些抗原,现在有来自数百种之多。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中,差不多一半要涉及到一种或多种抗原。可惜,这些抗原只能激发起微弱的免疫系统反应。如果要产生大量针对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的T细胞,不仅仅需要合适的抗原,还需要多种刺激信号的配合;没有这些信号,就会发生T细胞的失活和外周耐受的现象。于是,新的抗原试验,都采用了各种免疫刺激分子,以加大免疫系统的反馈。

疫苗原理

360百科细胞介导

  通过细胞介导引入抗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利用的是抗原呈递液察治罗附还著永组式细胞,主要是树突细胞。目的抗原先导入这些细胞,然后把含有抗原的树安志领收厂突细胞导入癌症病人体内。随着更多更好的抗原呈递细胞被科学家发现,而且通过细胞因子(如GM-CSF)来激状传明浓历决成卷女活这些细胞,优化抗体表达的机理也越来越清楚。借助细胞介导,美国Dendreon公司的前列腺交吃统癌疫苗proven对衡府老远杀造米航介ges有望成为第一个获得FDA你混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候动底许可的癌症疫苗。他们在2008年10月公布的Ⅲ期临床数据中新示政选兰煤落序称,该疫苗可降低20%的死亡风险。

  也就是在五年前,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采境程左制题—在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活跃的免疫抑制。肿瘤细胞一直以来都被怀疑会通过不表达表面抗原等方式来逃避免疫检测。事实上,“逃避”并不是肿瘤细胞所拥有的全部能聚背纪取州力,它还能刺激调节T细胞或者“雇佣”来自骨髓的抑制性细胞,诱导产生免疫抑制员油石针活慢盾川右谈业。于是,事情变得更加麻烦,不得不想办法去中和这种免疫抑制,让疫苗真正的发挥作用。

病毒抗原

  有些肿瘤会表达病毒抗原,比如宫颈癌和某些黑色素瘤,免疫疗法可以采用经典的,类似对天花、骨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一样的预防性疫苗。在这种情况下,癌细胞会过度表达一种特定的内源性表面抗体,从而引发被动免疫,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主动免疫,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肿瘤组织上的抗原,可能是专一性的亮来大随课儿终确,也可能是非专一性的。免疫系统受到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抗原刺激,会产生响应,这就是主动免疫。通过两种方式可以实老皮现积极免疫——多肽/蛋白质疫苗和细胞疫苗。多肽/蛋白质疫苗又能分为两种:第一种利用在某种或者某类肿瘤中普遍存在的多肽/蛋白质抗体,这些蛋白质可以直接注射或者通过一些微生物媒介导入病灶引发免疫反应;第二种是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抗原,然后将改装后可以促发免疫系统的抗原重新导回病人体内。

  细胞疫苗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细胞疫苗,又叫“成品”疫苗,来自采集到的肿瘤样品,它指训基减极善错米准们往往含有可能的肿瘤抗原;内源性细胞疫苗,来自病人自身的肿瘤组织,经过体外改装后导回病人体内。和细胞疫苗相比,多肽/蛋白质疫苗和已有的为传染性疾病设计的疫苗更加类似。这一点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类疫苗体系已经在临床上运用数十年。癌症疫苗在所有商业研发的抗癌药物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概只有20%。在现代的癌症疫苗开始研发的20多年间,没有一个得到FDA的认可,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5个疫苗得到了俄罗斯、加拿大、欧洲、韩国和巴西的批准。迄今,已有超过7000人参加癌症免疫疗法的试验,但是所有的试验药剂,即使在早期试验中表现喜人,但都止步在Ⅲ期临床试验。

检测方法

  使用的抗原大多是相关性抗原,它们在肿瘤组织上强烈表达的在正常组织上也有表达,免疫系统对这些抗原已经“习以为常”。运气好的,可以找到一两个突来自变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但是这些抗原常常只对小于5%的某类肿瘤有效,而且效果难定,这让癌症科研人员十分苦恼。不仅如此,每种癌都有自己的特性,这也给研究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理论上,所有的癌症都是可以进行免疫治疗的,但是,只有少数几种如黑色素瘤受到了科学家360百科的关注,它是最早被计酸美去发现有特异性抗原的。后来发现这种抗原并不是特异性的,使用多肽/蛋白质疫苗的试验都失败了。

  晚期癌症患者是疫苗研发商业公司比较喜欢的试验对象,他们可以很快得到疗效数据。但是,数十年的癌症疫苗临床数据告诉我们,免疫疗法的效果,大多体现在早期癌症患者,或者低度恶性癌症患者,通过手术或者化疗已经有效地把病灶减低到显微水平上。有大概超过50%的癌任以洲发聚据里某症患者,病情可以减轻到微小残留病,这或许是癌症疫苗最能发挥作用的阶段。但是评估癌症疫苗对最小残留了前肿瘤的效果却是另一个难题。

  误表政科学家给病人带来一次又一宜逐知得次的希望,也给药品的试验级级思黄动甚设计和监管人员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噩梦。如何检测和评估他们的疗效,让他们绞尽脑汁差话。一个抗原,可能是特异性的,也可能只是强相关性的;特异性抗原,可能是普线所学肥转在轴菜体越遍专一性的,也可能只是某个病人特有的。更复杂的,已有的30多种积极癌症免疫疫苗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卷放生产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试验设计更是错综复杂,各自的病人对象有早期也有晚期,试验的设他烧发宁计终止时间也有前有后,根确相占觉据不同的诊断又有不同的采样时间,结果自然很难评估。

治疗方案

  Oleg Loran医生的日常工作就是对肾癌病人进行治疗。但是,在为这些癌症病人选择治于行仅疗方案上,他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如果肾癌被早期发现,那么病人存活5年时间么曾内的几率达到60%。但是,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人在被确诊时已经到了癌症晚期,病人5年存活的几率锐减至11%。 因此,当一个用来治疗肾癌的革新产品获得批准时,Loran医生如释重负。Oncophage是个癌症英爱小疫苗,防止癌症复发的时间或可长达两年,由美国创业企业Antigenics开发。但是美国人恐怕没有这么幸运。Loran在莫斯科行医,而俄罗斯目前是变满向言探脚世界上惟一一个批准Oncophage上市的国家。有关Oncophage的试验数据还没能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钟具供敌著烧振球迅胶药DA)信服。为此,Antigenics公司必须实施另外一项临床试验,这项试验将花费8~10年的时间和5亿美元的费用,而这远远超出了Antigenics公司所能。这个例子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抗癌药开发所面临的困境。

  自2005年以来,FDA批准了18个抗癌新药,其中许多新药属于突破性产品。但是,在制药公司正在研发的抗癌药物中,有数百种将永远进不了市场,因为企业开发者无法(或者不愿意)投入必要的财力和精力招募病人开展试验,以获取可以让监管部门接受的研究数据。塔夫茨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8%的实验性抗癌药物最终得到了FDA的批准,而治疗其他疾病的新药的这一比例高达20%。事实上,FDA也明白存在的问题。为此,FDA在2004年大张旗鼓地宣布了一项名为“关键路径计划”(The Critical Path Initiative,CPI)的行动,要让临床试验变得更加有成效。但是,这项行动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多少资金的支撑,后来干脆杳无音讯。在FDA外部,学术机构和制药行业的科研人员提出通过创新思路对药物开展常规评价,他们抱怨FDA过于保守,在采纳新方法上裹足不前。

  Kessler认为,FDA应该全面检讨自己在抗癌药物审批上的做法。上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FDA针对抗艾药物制定了快速审批程序,使得蛋白酶抑制剂和其他突破性抗艾药物纷纷走向市场,提高了病人获得救命药的几率。Kessler和其他人士希望对抗癌新药采取类似的促进办法,其中包括对人体试验进行重大改革。“比如用数学模型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定的目标数月就可达到;又如制药公司依据目标人群对药物试验结果进行分解,等等。”这些建议是否能够通过将取决于最终的权威部门——FDA的肿瘤学药品办公室,该办公室由医学领域里最强势的人物之一Richard Pazdur负责。通常,当临床试验产生的结果模棱两可时,肿瘤学药品办公室是不会对药物放行的。

期望值

  6月29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宣布美国计划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业已作出了推荐使用疫苗加德西尔?Gardasil?的决定。先前,加德西尔已经获得了美国FDA咨询委员会的推荐,并于6月8日得到FDA上市许可。这意味着全球第一个用于预防癌症的疫苗面向公众上市再无悬念。

  加德西尔是由美国默克研发,用于预防女性宫颈癌。WHO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有46.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23.3万名妇女死于该症。在危害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较之手术、放疗、化疗这些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癌症疫苗作为一种实质性预防手段的研发成功,其意义可想而知——是划时代的。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进入后研发阶段的癌症疫苗已经超过100个。尽管每个研发项目前途难卜,但可以想见的是,一方面,加德西尔的成功范例所提供的标杆作用和精神能量到达“后继者”那里,信心将会是无限放大的;另一方面,除了美国,加德西尔已经在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获准上市,并将在全球掀起上市热浪。庞大的患病人群定然将给予第一个癌症疫苗特别的关照,市场的期望值将被引爆。

  此时,另一场关于疫苗的拉锯战战才刚刚平息。

  去年8月,诺华公司收购世界第五大疫苗生产商凯龙公司的计划公诸于世,其时,诺华已经持有了后者约44%的股权,对凯龙最初的估价为每股40美元。是时,禽流感正在肆虐全球。诺华表示,尽快完成对凯龙的收购将使诺华可以进行必要的投资,尽快完全恢复并扩大凯龙的生产能力,生产更多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及病毒引起的流感疫苗。

  凯龙创建于1981年,提供主要以流感、脑膜炎球菌、儿童疫苗为主的30多种产品。2004年,凯龙的销售总收入是17亿美元,净利润1.52亿美元,其中疫苗业务收入为5.1亿美元。

  但拿下凯龙并不容易。或许凯龙已揣度出诺华的“诚意”,数度提高收购价格,使得这场收购案变数横生。40美元、45美元、48美元,自去年10月以来,诺华给予每一轮讨价还价以足够的耐心,这表明了其对于进军全球疫苗市场的迫切之情。

  研发突破,市场需求增加,曾经被认为低增长、低效益的疫苗市场开始受到追捧。据预测,到2009年,全球疫苗市场将成倍增长至200亿美元左右。

  这种趋势在中国亦很明显。特别是SARS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疾病预防系统的投入,2005年的投入达到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而随着国家免疫规划扩大,政府对第一类疫苗(政府买单)注射的覆盖率将在几年之内从目前60%基础上再提高15个百分点;另外,随着国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禽流感疫情的加重,第二类疫苗(受种者自行买单)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的需求也持续上升。

  年初,发改委公布了《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将“发展能有效保障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新型疫苗”列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头号工程,而且将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极大的优惠。去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市场长期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垄断销售的格局开始打破,疫苗市场被进一步激活。

  资本天生是逐利的,不会对于面临启动的市场无动于衷。

研究现状

  症问题日趋严峻,癌症的预防与控制面临巨大挑战。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为,未来癌症发病人数年均将会以3%~5%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2000万癌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将达1200万。从发病率来看,中低收入国家癌症发病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癌症呈明显高发态势,目前,城市中癌症已经占到死亡总数的25%,农村为21%。癌症患者年轻化趋势也比较明显。

  治疗癌症的花销巨大,对于众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这是巨大的灾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超过72%的癌症患者都会因罹患癌症而落入贫困境地,再加上其家属,每年癌症都会使全球超过1亿人口陷入或重返贫困。我国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约800亿元,约占卫生总支出的20%,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

  由于人们对于肿瘤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对肿瘤复杂的生物学行为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虽然世界对癌症投入很大,但一直进展缓慢。为此,在继续加大研究力度的同时,许多国家开始把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从战略、政策和财政上都对癌症预防加以支持。除去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外,癌症疫苗的出现为未来癌症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早年研制

  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布鲁塞尔路德维格肿瘤研究所生物学家ThierryBoon首次发现了肿瘤抗原,掀起了癌症疫苗的研究高潮。此后,一系列癌症疫苗开始面世。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批准上市的癌症疫苗就有膀胱癌疫苗、宫颈癌疫苗、结肠癌疫苗和黑色素癌疫苗等多种,2008年统计全球处于研发状态的癌症疫苗有63种。许多产品开始上市的争夺,如宫颈癌疫苗Gardasil于2006年6月获得FDA批准,脑癌疫苗DCVax-Brain于2007年7月通过瑞士批准,古巴于2008年6月宣布治疗肺癌的疫苗CimaVaxEGF上市。

  从研究重点来看,癌症疫苗的研制都是围绕如何提高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以及如何打破肿瘤免疫耐受这一关键问题而展开。另外,过去人们认为人类各种癌症差异性很大,绝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对特殊癌症或特殊病人的疫苗研究。但荷兰大学医学中心和美国加州门罗科技园戈戎公司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癌症细胞中都含有一种端粒酶,能否研制出针对基于端粒酶的“万能”疫苗为人类征服癌症描绘出一幅美好前景。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癌症疫苗产业距成熟期还有很长距离,目前整体上仍然还处于起步期。但由于看好癌症疫苗,世界很多大企业和公司都在投入巨资,积极支持癌症疫苗,发展态势很好。预计到2012年,美国FDA有可能通过8~10种新型疫苗,这将会使癌症疫苗总的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另有报告估计,未来5年癌症疫苗平均增长率将接近300%。虽然癌症疫苗发展很快,但相比其他免疫疗法,癌症疫苗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除技术因素,如特异性抗原选择困难、疫苗缺乏有效的抗原递呈、机体免疫耐受等需要突破外,癌症疫苗疗效评估标准的不确定也限制了癌症疫苗的发展。因为肿瘤缩小甚至消失作为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早已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式,但当被照搬到肿瘤疫苗评价时,人们却发现它并不能反映疫苗的真实疗效。因为有些肿瘤疫苗虽然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肿瘤体积却未必明显缩小。疗效指标的争论直接导致了不少很有希望的成果无法迅速造福于病人。

疫苗研制

  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癌症疫苗的出现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为癌症疫苗出现的年代较晚,全球约75%的癌症疫苗还都处于研发Ⅱ期之前。我国应把癌症疫苗纳入重点,全面启动癌症疫苗研制相关工作。

  首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准研发重点。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有其自身特点。例如,尽管我国女性吸烟率低但妇女肺癌发病率比欧美高,我国癌症病因的构成中感染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等。为此,我国应系统研究常见肿瘤和高发肿瘤,寻找其发病规律、发病根源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等,选择重点进行部署。

  其次,加强人才队伍和国家癌症疫苗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目前我国唯一研究肿瘤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由于疫苗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诸多难题,涉及到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到市场的所有环节,需要有一支稳定、精干的人才队伍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为此,建议组建国家癌症疫苗重点实验室,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该实验室开展工作。

  疫苗研制和其他新药研制一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开发癌症疫苗TroVax,赛诺菲公司在2007年就投入6.8亿美元。我国“十一五”“863”计划“疫苗与抗体工程”重大项目虽安排了2亿元国拨经费用于支持疫苗研究开发,但癌症疫苗也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远不够支持研制新的癌症疫苗。因此,加大投入是当务之急,为推进癌症疫苗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研制进展

  2017年7月7日,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Catherine Wu教授团队和德国缅因兹大学Ugur Sahin团队分别宣布了两项临床I期试验结果,针对不同肿瘤突变定制的个性化疫苗,在黑色素瘤患者治疗中大获成功。

  Catherine Wu教授团队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的6名黑色素瘤患者中,有4个人体内的肿瘤完全消失,并且在32个月内没有复发。另外2个人的肿瘤仍然存在,不过在接受了辅助治疗之后,他们体内的肿瘤也完全消失。

  Ugur Sahin团队的结果显示,在13位接种疫苗的患者中,有8个人体内的肿瘤完全消失,并且在23月内没有复发。另外5名患者由于接种疫苗时肿瘤已经扩散,有2个人出现肿瘤缩小,其中1个人接受辅助治疗后体内的肿瘤完全消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