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生物地理学

2023-02-11 07:02:3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生物地理学(第二版)》是由殷秀琴主编,组刻安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来自类专业、环境科学专业360百科、生态学专业、生物科学主掌界专业、林学专业、农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中学地理、生物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生物地理学(第二版)》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群落的构成与基本特征、陆地千关生物群和水域生物群的特征与分布、岛屿生物的分布、生物分布区与生张间责且解相织活括物区系、人与生物共生等。

  • 书名 生物地理学(第二版)
  • 作者 殷秀琴
  • 类别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03日

研究祖判甲陆值首送快对象

  主要研究生物群及其组成成分在地球表层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以及形成、演变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学科分类

  生物地理学其分支学科主要有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此外,尚包括历史生物地来自理学:研究生物区系的起源、分类、扩展和灭绝;生态生物地理学:根据有机体与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来阐明生物分布的现状;古生态学:是上述两个分支学科的中间过渡;栽培生物地理学:研究栽培植物及驯养动物的起源、演化、分布及其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理论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群起源、分布、演变、发展的基本理论。

发展历史

  来自生物地理学于19世纪早期产生并迅速发展。达尔文关于物种形成和生物演化的理论促进了生物地理学的发展。洪堡被誉为植物地理学的创建人,华莱斯用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理论,综合了动钢据既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60百科提出了著名的"华莱斯线"。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新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突变"是生物种内遗无调呀传变异的基本来源,导区历出夫致形成亚种和新的物种,而且生理学和细胞学的差异与自然条件有关,说明了物种形成、系统发育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板块构造、海底扩张理论的兴起和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复活,促进了生物地理学的发展。麦克阿瑟和威尔逊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说明了岛屿生物群落的平衡点与拓殖和灭绝速度的关系。

研究方法

  (2008年6月分类)根据方法的理论基础差异及其产生的历史意义,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扩散生物地理学(Dispersalism);泛生物地理学(P美顺左anbiogeography);特有性简约性分析(Parsimony analysis of endemicity);分支生物地理学(Cladistic biogeography);基于事件的方法(Event-base袁国d methods);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Phylogeography);实验生物地理学(Experimental biogeography);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杂与GIS-based 触量足再胜观有量觉若methods)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