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剩余原则,经济学术语,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团改的价格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之来自间的差异。在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360百科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永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检案防而刑任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产业的社会耐口沉军用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粒价动段语娘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我二品轮展总消费效用与生审富印吃远密连是声产成本之差。1977年a.k.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内在规模通经济引进一般均衡模型,推攻出了市场考虑最适度边际利润而社会考虑消费者剩余的结论。一般认为, 消费者剩余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密光急命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
- 中文名称 消费者剩余原则
- 外文名称 consumer surplus
- 别名 消费者的净收益
- 计算公式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 提出者 马歇尔
举例说明
思待免所 就举买电脑的例子吧。虽然都知道行声绿治界倒船温沙啊越蜀汉公司的电脑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谓南孙权富甲一方,愿意出9 000元的价格买天想电脑;张辽觉得关羽不会骗他,愿意出8 700元;周瑜愿意来自出8 300元;曹操只愿意出8 000元成交。假如蜀汉公司就只有1台电脑可卖,由友降秋拉委祖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孙权,当他以8 750元买到这台电脑360百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他愿意出的9 000元来,他还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假如有4台天想电脑出售,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南神欢所看倍阶就统一以8 0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曹操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列你油消费者剩余。其中动轻度协代达降京最多的当然是孙权,预他获得了1 000元的消费者剩余,张辽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剩余,停备华就连周瑜也获得了300元的消费者剩余。这样算来,4台天想电脑的排古即永环消费者剩余之和是2 000元。实际上曹操虽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因为他没有以高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去买。
影响因素
垄断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了临和技术上的低效率。好境来引穿能肥战工垄断使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转移。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必然造成较低产量和较高价格,使消费者剩余减少,并造成社快那接切老据苗注会性损失(即无谓损失)。哈伯格对垄断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进行了测度,提出了"哈伯格三角形"。塔洛克认为"哈伯格三角"没有全部包括垄断引起的福利损失,并提出了"塔洛克方块"。波斯纳对"塔洛克方块"进行了数学化处理和进行实证检验。
政府规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政府规制一般都有着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但是因为每一项规制措施续乙顶小对急出台的背后都有多种力量的博弈,在实际过程中却往往偏离这一目标。奥尔森提出了著名的"集团规模"理论。他认为,政府对某个产业的监设管从设计到实施都首先从被监管对象的利益出发,并非从公共利益出发。斯蒂格勒提出"监管市场"理论,认为所有的监管制度同样由需求和供北乎给来决定,政府对产业的监管调控进程往往被少数存在利益相关性着斯定案第能保苦科穿各的厂商所左右。佩兹曼认为,产业部门比盟认消费者更有积极性去影响政府决策。小的利益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它们能比大集团表现出就某项规制政策的更强烈的偏好。由此,规制将倾向于保护小的利益集团,而以牺牲大团体的利益为代价。
寻租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寻租与消费者剩余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冯分析了"对人为剩余的寻求",这种剩余包括两个部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Parente和Prescott研究发现,如果要素提供者共谋成为下游厂商的垄断供给者,使得均衡产出是应用较落后的技术来实现较低的效率,将使得穷国相对更穷,而消除垄断权力会使得相关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提高2倍以上。
税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不合理的税制会减少消费者剩余。超额负担问题是西方财政理论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Dupuit在1844年的著作中已经进行了论述。20世纪初,西方财税理论界开始用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来分析超额负担问题,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马歇尔式超额负担理论。其核心是以消费者剩余理论为基础,说明课税扭曲了被课税商品与其他商品的消费选择,并由此造成超额负担。哈伯格在《公司所得税的归宿》中提出了"三角形"超额负担理论,并进行数理推导,得出了在线性需求曲线条件下测定超额负担的计算公式。
国际贸易和关税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一个国家不一定能真正从贸易中受益。如果消费者从国外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中得到的利益大于国内生产者所遭受的损失,即国内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大于国内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那么进行国际贸易就是有利的。进口税变化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损益都有影响。 Brander和Spencer开创了战略性进口贸易政策的研究。他们假设生产完全替代品的一个本国企业与一个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进行古诺式竞争,则关税一般会提高本国福利。
注意问题
在理解消费者剩余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消费者剩来自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第二,生活必需品的威提输几沙帮为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物品的效此去达纸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此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