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圈保了异苏款洋顶怎不生护区(Biosphere Reserves),是联合国教科来自文组织在其"人与生360百科物圈计划"(MAB)中提出的一项概念,指受到保护的陆地、海岸带或海洋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区域。截至2007年,该组织已经认定了109个国家的527个地互束答外区为生物圈保护区表粒友收化吃。
- 中文名 生物圈保护区
- 外文名 Biosphere Reserves
- 申 报 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目的
- 定 义 生物多样性
基本简介
生物收状球门客音雷点圈保护区是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并纳入世界网络的保护区,通过这一保护网,地球上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压采切速革片原杆气、重要的陆地、沿海或海域的生物地理区域都将受到底保护。它旨在促进及示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生物圈保护区由各国政府提名,必须满足最起码的标准和基本条件,然续后才可能得到批准并纳入世界网络。每个生物圈保护区都要力图实现三个方面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基本功能。

-----保护功能-确保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变异得到保护;
-----开发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保持文化、社会备鱼顺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后勤功能-提供有关当地、国家及全球范围的保护和发展的研究、监测、教育来自及信息交流的支持。
主要结构
生物圈保护区被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
核心区
在实际中,这种分区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以适应地理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可以采取的合360百科法保护措施以及当地的限制因素等。这种灵活性可以创造性地应用,这本身也是生物圈保护区概念地最为强室害调地观点之一。
缓冲验抓体区
其建立需要法律保证,对景观、生态系统和包含地物种给予长期地保护。它应该足够大,以满足保护的目标。因为大自然很少整齐划一,而且在世界许多地方,历史上土地利用存在着诸多限制,所以在同一个生物圈保护区内可能会有多个核心区,以确保将镶嵌分布说旧城握外在搞态生量月的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都覆盖到。通常,除了研究和监测,以及某些情况下当地社区传统采集利用或适当的娱乐活动外,核心区内是不允许有人类活动的。

过渡区
清楚地圈定并环绕核心区,或与核心区相邻。在这里组织活动不应该妨碍核心区的保护目标,而应该有助于保护核心区。因此有缓冲的含义。它可区器后波从以作为实验研究的区域,例如找出管理天然植被、农田。森林或者渔场的方法,在尽最大可能保存包括土壤资源在内的自然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促进高质量生产础千农显办鲁土。与之相似,在缓冲区可以开展实验以探索如何恢复退化的区域。它可以容纳教育、培训、旅游和娱乐设施。
设置目的
生物圈保护区的目的是解决世界所面临最富有挑损刘紧教水室家春生善战性的一个课题:我金歌们如何能够保存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的多样性,正是来自它们组成了我们生活的‘生物圈',并维持者完整的生360百科态系统;与此同时,细六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物质需求与期望,并能走节验失够使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其持续利用协调一致?
申报过程
若想成为生物圈保护区,某个地区必须在各国政府主管部门推荐下,由本国人质景序止创胜太鱼先长防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审议后,得到批准确认。全球各个生物圈保护区自动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员,以达到国际形酒技英被且员研缺路间的合作与交流、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目的。
发展历程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革阻灯火局半贵听开的生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会议写困仅落地国坚大。会议提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开展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生物圈保护区很快便成为一个关键概念,它倡导在保护多样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维护相关的文化价值这些明显的目标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从而实现MAB目标。生物圈保护区被构想成检验包号巴诉未单、完善、示范和实社快浓言深延己诉慢秋制施这一目标的场所。70年代初,人与生物圈计光重用总封织座然主许战划正式使用“生物圈保护区”的名称,来认定这些特殊的实验场所。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这些问题引起全球领袖们的关注。会议形成了投间千收指庆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指出了一条今日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中包括关注环境,以不过渡消费自然财富的态度来生活,确定更广泛的社会公正,尊重农村社区和他们所积累的智慧等。国际社会需要一些实例,把里约会议的思想集中体现出来。只有那些能反映社会、文化和经济需求,并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的实例,才真正有用。
1995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国际生物圈保护大会确认了生行胡根物圈保护区应该提供这样的实例。因此,生物圈保护区假白红液朝在全球范围内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生活和工作在其中及圆周边地区的人们达非到与自然界一种平衡关系的手段,它们还应该探索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并通向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道路。
1定甲散设明立倍越976年建立了第一个生物圈的比达施排够节子动保护区以来,生物圈保护区的指导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2006年10月已有102个国家建立了507个生物圈保护区,成为MAB计划的核心部分和对全球环境与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
受益人群
农民,林业工人,渔民等
生物圈保护区为他们提供了参加可替代性土地利用及管理战略的培训,示范项目的机会,例如保持土壤肥力及水质等自然价值,使现有人力和财力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科学家
生物圈保护区鼓励研究,例如开展有关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他们为建立新的假说及开展实验提供新的扩展的数据库。此外,生物圈保护区为永久样地和监测活动提供长期持久的安全,这些样地及监测用来确定贯穿于短期变动中的长期趋势,而短期变动可以由气候或者水体的变化所引起。生物圈保护区还允许交叉学科研究、比较研究及信息交流。因此,他们能够促进国内或者国际的研究资金的投入。
当地社区
从当地土著社区到乡村社会,包括村民,均属于这一范围。对这些人们,有许多潜在的利益,例如:基本土地和水资源得到保护,经济基础更加稳定和更加多样化,政府对当地产品有稳定物价的措施,就业增加,在土地利用决策中更具有影响力,与保护区行政管理机构及不同的利益群体冲突减少,有机会继续维持现存传统及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对当地社区及其后代更为健康有利等。
政府决策者及机构
生物圈保护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自然资源信息,并提高其以可持续方式管理自然资源的技能和机构的能力。通过实际利益的示范,有助于取得公众对自然保护更大的支持。生物圈保护区可以作为实际的样板,探索如何在当地及区域范围内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以及需要哪些机构体制及立法机制。因此,生物圈保护区可以作为工具,使各国能够履行一些国际公约,如生物多样性公约和防止荒漠化公约,以及承担21世纪议程所规定地任务。
国际社会
通过教育及交流活动,生物圈保护区向公众及国际社会展示解决土地利用冲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地实际途径。它们为在当地、全国及国际范围内开展教育、娱乐及旅游提供了机会,有助于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创造一种可持续地管理生物圈地团结意识。
参与人群
在保护区层次:
生物圈保护区可将许多科学家、当地官员、各种各样国家机构的代表及当地居民汇聚到一起。
在国家层次:
生物圈保护区应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生物多样性计划的一个不可缺的部分,可将参与自然保护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构汇聚到一起。
在国际层次:
许多国际上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与这个世界网络的运作以及生物圈保护区概念的实施应用,都是有关联的。因此,有许多在生物圈保护区内开展的促进保护和适当发展的项目是由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自然保护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资助的。由双边协议或者私有企业赞助的项目日益增加,表明他们对环境的强烈的关注。从国际互联网可获得生物圈保护区的联系地址和简要介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保护监测中心(WCMC)也也可以获得生物圈保护区的信息。
中国保护区
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县境内,面积196,46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珍惜动、植物。1979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卧龙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面积200,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物种和山地森林生态系统。1979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面积1,15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宗教文化历史。1979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苗族自治县境内,面积41,647公顷,海拔500-2570.5米,主要保护对象为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和中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1986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建阳市、光泽县交界处,面积56,527公顷,海拔200-2158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1987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境内,面积1,078,600公顷,海拔950-1500米,主要保护对象为草原生态系统及野生濒危动、植物。1987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县境内,面积70,000公顷,海拔398-3105.4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1990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面积217,000公顷,海拔440-5445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国温带内陆干旱区典型荒漠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1990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盐城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县境内,面积453,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及其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1992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勐腊、勐海县境内,面积241,77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始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亚洲大象等珍稀物种。1994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临安市,面积4284公顷,海拔250-1506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观。1996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茂兰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荔波县,面积21,285公顷,海拔414-1071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1996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丰林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面积18,165.4公顷,海拔283-688米,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松等珍稀物种及温带森林生态系统。1997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南坪县,面积72,000公顷,海拔2000-4528米,主要保护对象为地质、地貌、自然景观及大熊猫等珍稀物种。1997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面积20106公顷,平均海拔约70~80m,最高峰海拔229.1m;主要保护对象为贝藻类。1998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山口红树林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天然红树林自然生态系统;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
白水江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白水江生物圈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文县、武都两县境内,总面积210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大熊猫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2000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高黎贡山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西部泸水、腾冲、保山3县,总面积124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接近原始状态的高原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高原动物。2000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黄龙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松潘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岷山山脉南段,贡嘎岭的东侧,总面积5.5万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自然景观和珍稀动植物。2000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宝天曼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南阳境内伏牛山腹地的内乡县、南召县交界一带,总面积540平方公里;主要是保护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长江、黄河、淮河流域生物多样性。2000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总面积约16.3万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锡林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性保护区。
达赉湖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南阳境内伏牛山腹地的内乡县、南召县交界一带,总面积73931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禽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2002年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转换地带,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火山遗迹。200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为五大连池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亚丁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约5.6万公顷;主要是以雪山、冰川、森林、湿地、草甸等自然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一个自然生态类的自然保护区。2003年7月正式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佛坪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陕西佛坪县境内,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总面积约为35000公顷,最高海拔2904米,最低海拔980米;主要保护对象为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2005年3月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珠穆琅玛峰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总面积约3381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独特的生物地理特征、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构成的重要的旅游资源。2005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东部,为中俄界湖,面积4380.0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东北亚最大的鸟类迁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三江平原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2008年兴凯湖正式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员。
车八岭生物圈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始兴县东南部,总面积754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动植物,有“物种宝阵,南岭明珠”之称。1995年9月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